五轮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 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颉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五轮学说是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 1、肉轮 部位在胞睑,包括眼睑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和睑结膜。眼睑分上、下两部分,司眼之开合,有保护眼珠的作用。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脾与胃相表里,所以胞睑病变常与脾、胃有关。 2、血轮 部位在内、外两眦,包括内、外眦的皮肤、结膜、血管及內眦的泪阜、半月皱襞和上下泪点、泪器。两眦在脏属心,心主血,故称血轮。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两眦病变常与心、小肠有关。 3、气轮 部位在白睛,包括球结膜、球筋膜和前部巩膜。其表层五色,薄而透明;里层色白,质地坚韧,具有保护眼珠内部组织的作用。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称气轮。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白睛病变常与肺、大肠有关。 4、风轮 部位在黑睛,即角膜;位于眼珠前部的正中央,质地坚韧而清澈透明,是光线进入眼内的必经之路,有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黑睛在脏属肝,肝主风,故称风轮,肝与胆相表里,所以黑睛疾病常与肝、胆有关。 5、水轮 部位在瞳神,狭义概念指瞳子,即瞳孔;广义概念包括黄仁、神水、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即眼球壁的中层与内层,以及眼球内容物。水轮是眼能明视万物的主要部分。瞳神在脏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水轮病变常与肾、膀胱有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