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懷瑾大師講《道德經》之一

 雪峰读书 2017-05-12
道可道非常道。。。

1、《道德經》之一章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邉臃▌t,但又不是一種恒定不變的抽象邉右幝伞8鶕事物的特性來冠以名稱,是事物面貌的反映,但這種面貌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名稱是天地形成的本源;有名稱是區別萬物的基礎。因此,人類常常假借抽象的無來達到瞭解萬物的奧妙,通過具象之有來達到認識微妙的道。這兩方面是同時產生的,然而名稱又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玄妙的學說,這種神秘而深邃的理論,是各種學說的基礎。

  ——“常有,欲以觀其徼”,說明“道”屬於形而上的學問。“有”為原始之“有”,“無”在此基礎上得以認識。萬物之有是新的物質形式之有,要認識這個“有”,得以整體之道為依據。

 

  2、《道德經》之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稱道的,這是由於有醜惡的區分和存在;都明瞭善良是最珍貴的,這是由於有邪惡的區分和存在。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等,這些對立關係正是自然法則的再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是永恆的真理。因此,聖人為了實現有為的理想,採取無為的方式來看待當前的事業,推行一些道的教育。萬物生長不會逆向發展,生長過程總是不斷變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總是不會停留在已有的功勞上。只有不甘於已有的功勞,才會有新的成就。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對立的邉有问健_@裡的“無為”是覺得眼下無為,屬於君子自強不息的心態。只有這樣,才有新的成就。

 

  3、《道德經》之三章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

  對國家的統治而言,要讓國家安定,就得讓民心純樸,要使民心純樸,就得讓民眾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會使民眾不至於形成爭強好勝之心。也不要讓民眾嚮往珍物稀寶,社會上才不會出現偷扒現象。更不要讓民眾產生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亂。因此,聖人治理國家的方針就是:讓國民思想空虛而能填飽肚子,淡化民眾的理想而又能使身體強壯。總之,經常讓民眾保持既無知識又無欲望的狀態,而讓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又不敢不替國家效力,這樣的話,國家就一定會治理好。

  ——從國家的穩定認識,要一切聽從我的意志,才好治理,於是後來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將這種認識擴大了,沒有注意領域的區分。

 

  4、《道德經》之四章原文: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對立形式產生作用的,它混沌的充滿天體萬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會過剩。它深奧莫測,最難領會把握。然而,它好像是萬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緩和銳氣,解決紛爭,調和明暗,容納污垢。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靜的。它有時好像又有客觀的實在,我不知道她是從何而來,它的形成好像還在“帝”的前面。

  ——有天體的邉樱陀小暗馈钡牡拇嬖冢F在稱之為環境對局部事物的影響,老子將環境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認識,這也是一切科學研究所哂玫姆椒ā2贿^,他對這種認識還比較朦朧。至於“挫其銳,解其紛”,屬於“德”的範疇,屬於邉又械淖匀徽{節。

 

  5、《道德經》之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本無仁慈可言,僅僅是將萬物視為一個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慧的聖人也無仁慈可言,僅僅將如何管理百姓視為第一要務,對人民的痛癢也不聞不問。天地之間就如同一個容器,裡面越空虛,所盛東西就越不會出來(屈與出相呼應) ,若是經常去搬弄它,即便沒有多少東西,也很容易讓其中東西掉出來。百姓一旦見多識廣,君主對付的辦法就會越來越少,不如讓百姓安守現狀,君主也安守現狀,就能使國家太平。

  ——自然界無所謂感情,你這能順應自然,聖人所操勞的是天下大事,對百姓的個別事務沒有精力去關注,聖人追求的是大仁大義。第二層意思與“烹小鮮”的意思是相同的。這一章實際是告訴人們君主的治國方略,不要顧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勞,用一個比喻,形象地表明瞭這個意思。

 

  6、《道德經》之六章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淵深的神道,它與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問題,這即是所謂玄妙的陰道咝小_@些道學理論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綿綿不絕,似有似無。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來還是不能嫺熟。

  ——神與道事密切相連,都屬於抽象的邉有问剑^變化莫測之謂神,表明同屬一種抽象的邉印?梢妶D像對神的描述

  7、《道德經》之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於世,就在於它不顧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於大智慧的聖人也能做到這一點,對自身顧及得少,反而有利於自己,考慮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達到長久。正因為他們具備無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觀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類比,就像石頭不能與昆蟲比一樣。其實,人的價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於他們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8、《道德經》之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級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養萬物,而不會同萬物相抗爭。流水總是處於低窪之處,與眾人積極向上、智蟀l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們的厭惡。水所處地位就如同無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個優良的環境居住,要善於去研究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善於講求仁道,當政要善於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發揮你的能力,辦大事要善於選擇好的時機。但不要與人相爭,才不會有錯。

  ——眾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平時善於注重信譽,注重團結他人,不入俗氣,生活中,“讓”的概率是較大的。但他們善於把握最佳的時機來發展事業,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味地強調“不爭”,也是錯誤的。“爭”需要協調,沒有協調的爭,就會國將不國。

  9、《道德經》之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當一旦得到的東西已經很豐富了,就不要貪得無厭,不如停下來,你所佔有的金錢地位多了,別人就會眼紅,終究是不能“長保” 的。人一旦發富發貴,往往會驕傲自大,這樣反給自己栽下禍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則。

  ——平時所說“樹大招風”就是這個道理。這其實是安全與名望的對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為他的安全係數差。老子強調的是知足,這有一個對自身能力的理智認識問題,超越了能力範圍,才是“盈”,這時,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選擇。

  10、《道德經》之十章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修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人類的行為和思想總是承載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後天的精神相連),二者又可能分離,這是因為現實行為與思維有時總是會背道而馳。一味崇尚陰柔,也不可像嬰兒一樣軟弱。即便人類的理論成果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但現實中還是可能出現問題。愛民與治國的關係要處理好需要智慧。自然之理就在於一開一合的對立之中,不能光強調“陰”的一個方面。要深諳這些道理,就需要知識與智慧。要根據這些道理生髮出應對方略,不斷地積累經驗,所生髮出的應對方略不是照搬前人和別人現成的經驗。一旦成為經驗,它可以長久應用,但也不能一成不變。這就是與自然相呼應的深奧的智慧學問。

  11、《道德經》之十一章原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根輻條共同圍繞一個輪軸,光看一個車輪,它亳無用處,一旦組合成車,它又有極大用途。一堆粘土孤立看來,毫無價值,但燒製成器皿,又能顯現它的價值。就是擺在一邊的門和窗,不將它們用於房屋建造,也是廢物一堆。因此,客觀物質總有其利用價值,就是看起來毫無用處的事物,也可以化無用為有用。

 

  12、《道德經》之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繽紛的色彩能使人眼花繚亂,變幻的音樂能使人沉迷,美味佳餚能使人對食物越來越挑剔,馳騁狩獵等娛樂活動能使人放蕩不羈,讓世人追求奢華,就會妨礙正常的管理。總之,有得必有失。因此,聖人重在心靈的感悟,不去追求表面的奢華。所以,為人處世要懂得取與舍的關係,得到這一方面,必然失去另一方面。

  13、《道德經》之十三章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得寵和受辱都好象會讓你震驚,對待遭受患難的態度,貴在對你自身範疇的理解。什麼叫做“寵辱若驚”呢?寵總是在你原有地位較為低下的情況下得到的,得到提升自然會驚喜,當遭受貶斥、地位降低又會驚慌失措。這即是寵辱若驚的含義。什麼叫“貴大患若身”呢?我們之所以遭受大的災禍,就在於我們存在自身的觀念,如若達到忘我的程度,就無所謂災難可言。因此,最高的境界是將自身融於天下之中,也好像可以將自身寄託於天下,總之,要懂得超越自我,關愛自我,就得以天下為本,自身也好像可以寄託於天下。

  14、《道德經》之十四章原文:視之不見,名曰微;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這個東西,你好象看得到,又好象看不到,這就稱之為“微” ,你好象聽得到,又好象聽不到,這就稱之為“希” ,你好象抓得到,又好象看抓不到,這就稱之為">

  15、《道德經》之十五章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淩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代那些善於研究自然法則的聖人,能夠從一般現象的微妙處領悟到深奧的道理,更能深入到一段人不可認識的境界。正由於難以認識,因而要有不畏困難的精神:有時像冬天涉水過河,猶豫不決;有時像擔心四鄰起禍,畏首畏尾;有時相當拘謹,好象做客一樣;有時過分執著,好象一名純樸而不能開竅之人;有時認識太空泛,如同山谷一般空蕩;有時糊塗茫然,如同渾濁的污水一樣。哪一個先賢能因為糊塗就停止研究的呢?他們總是能安靜下來化濁為清。誰又能保證這種理論認識長久立於世、不會產生更深入的認識呢?他們總是能以一種動態的、變化的發展觀,逐步進入新的領域研究。只有不斷追求新的目標的人,才能逐漸得到知識的昇華。只有保持這種永不自滿的心態,就能化糊塗為明白,不斷進入新的境界。

 

  16、《道德經》之十六章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要實現抽象的道理研究,使之達到高層境界,就得從事物的靜態方面去探討。我總是通過觀察萬物的過去,來總結出生長繁衍規律,紛繁萬物各自的生長規律,均可以追索到它的最初階段。而這一研究本源的過程,則是用靜態方法研究的過程。回復到當初的靜,也就是回到對萬物生長邉莸难芯浚氐綄θf物生長邉莸难芯浚瑒t是一種常理(自然界的總法則) 的研究,懂得了常理,也就使人明智了。若不明常理,愚蠢蠻幹,就會自嘗惡果。一旦明白了常理,就可將常理容納於各類事物之中,而這一過程又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推演過程。這種普遍的法則又正是治天下的王道法則,而這些王道法則又是自然界的法則,這種自然界的法則就是道。道的理論是永恆的,即便人的軀體不復存在,所總結出的道理是會流傳於世的,它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17、《道德經》之十七章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對高深的理論研究有幾種態度:最高的境界是,不要認為它是客觀存在的,它只過是一種抽象的理論罷了;其次是對它頂禮膜拜;再其次是畏懼它;第四類是不相信他,甚至侮辱它。還有的是相信這一說法,但依據又不足,有的人則是完全不信那一套。有的人認為這裡面藴含著深奧的、極有價值的理論。總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一個人事業上有所成就時,連一般百姓都認為這是我自然而然的奮鬥結果,與這高深的道理毫無關係。

 

  18、《道德經》之十八章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能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有失必有得也是自然界的對立法則:廢棄了自然法則的研究,就會有仁義的產生;一旦弘揚了人類的智慧,虛偽狡詐也會隨之產生;正由於存在六親之間關係不融洽的現象,才產生了尊老愛幼的孝道,才崇尚其慈悲心;正是因為有國家的混亂,才產生了忠貞守節之臣。

 

  19、《道德經》之十九章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贌o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滅絕了聖人拋卻了智慧,對於民眾而言則大有裨益,這是因為由聖人所出的對策都是為君主之治服務的;聖人滅絕了仁義,百姓自然會恢復仁慈之心,這是因為管理得越死,民眾中就不敢有爾虞我詐的現象;禁絕了機巧製作,拋棄了貪圖思念,就不會出現盜竊現象。僅僅有這三個方面制度條文還不行,還得要有以下條件:要讓民眾所觸及的現實是原始的,讓他們固守一種樸實心理,削弱他們的貪欲之心,禁止他們求學,避免他們因不能滿足欲望而帶來的憂慮。

 

  20、《道德經》之二十章原文: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淡兮,其若海,望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一味順從與相互抵觸,其間的差距又有多大呢?美好與醜惡又相差多大的距離呢?只要眾人回避的,你也就不得不懼怕。大千世界這種現象總不會終止。紛繁複雜的芸芸眾生中,有的一生像蹲在牢圈中的畜生一樣,不思考任何理論問題,還自鳴得意,有的則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而我呢,還是孤獨地等待未來的邭猓@種好呶疫非常茫然,就像嬰兒尚未成長為孩童一樣。現在研究自然法則已經使我精疲力竭,儘管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認可,但似乎沒有君王來器重我,讓我找到一個好歸宿。一般人總是心滿意足,而我卻茫然若失。我真是太蠢了!太糊塗了!一般人都明智,我卻圍繞著這些學術不能自拔,一般人能看破紅塵,我卻為此而悶悶不樂。一般人都有所依靠,我卻像頑石一般,好象還顯幾份鄙俗之氣。其實,我的心靈就像大海一樣遼闊、明淨、沸騰,任憑多大的風浪,我也決不退縮。我就是有別於他人,將研究天地之道作為我最佳的精神食糧。

 

  21、《道德經》之二十一章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聰明所表現出的與自然相呼應的悟性和理智得歸結於順從"道"這一自然規律。道產生萬物總讓人琢磨不透。琢磨不透的原因就在於它既有由陰陽構成的大象,又存在有形的物質。深奧中包含著客觀性,客觀中又包含著人類對它的追求。從古到今,儘管存在不同認識的若干學說,但“道”這一名稱始終未變。我正是憑藉這諸多資料來分辨先師們的理論。我為什麼能瞭解先師們的理論誰是誰非呢?就憑他們留傳下來的學說和我前面所提到的對自然界的觀察與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