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的上古时期,纹样可能与某些类似祭祀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使器物具有一种神秘的功能,但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萌动和发展,为了审美和寄托情感、观念的纹样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如金银器在中国发展到唐代,器形的种类和装饰纹样的丰富繁多,均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既是实用器,也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工艺品。由于日本银器大量接受唐朝风俗,因此在银器上也接收不少中国纹饰的特色,另较为特别的是日本本土银器也有不少数量是以素面所表现的,就某方面而言日本更喜欢纯粹的造型美。 在纹饰方面,日本银器可以分为四大类的纹饰。首先是植物类是纹饰,第一种是唐草纹。唐草纹为中国的传统图案之一,后传到日本。而唐草这个名称大约出现在日本平安时代。唐草纹中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也有石榴、菊花等花草,经过处理后作“s”形的波浪曲线排列。由于日本的唐草纹是从中国继承的,故更为接近中国式样,在日本,它可分为葡萄唐草、菊唐草、牡丹唐草等。 第二种则是宝相花,这种纹饰创于中国晚唐时期,后传至日本。纹饰的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通常是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他花叶组成。 第三种是莲纹,其随佛教传入日本。随着佛教的到来,佛教艺术随之兴起。莲花作为佛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是佛教偶像崇拜和佛教艺术中常见的图案。 第四种则是菊纹,菊纹是皇家的徽章。最初这是因为日本的鸟羽天皇酷爱菊花,常以菊花纹饰来装饰器皿,或饰于衣物佩剑之上,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皇室的徽章,也因此受到了日本民众的欢迎。 第二类则是幻想动物纹,首先是龙纹,龙在中国是皇权与祥瑞的形象。而日本龙的具体意义可以分为两类,首先是跟佛教有关,另外则是与水稻文化有关。水稻文化是将龙视为水神,而佛教中的龙则是权力的象征。龙会成为权力的象征是因为经营国家有权力的人最初引进佛教后,不仅对于人们的宗教信仰有所影响,在其他各方面的文化事务也受到佛教制度的影响而产生很多变革,例如在行政制度上,当时的佛教制度对于改善体制有很大的助力,因此掌权者广修佛寺,龙纹就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日本。 第三类则是人物纹饰,首先是飞天,同时是伴随佛教传入日本的纹饰,是佛教中乾达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达婆是天歌神而紧那罗则是天乐神。这原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没有羽翼翅膀,全凭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飞翔。其次是狩猎人物纹,狩猎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军事训练和演戏的意义,但也是一项娱乐活动的内容。与此同时,日本本土的神、仙也常见于银器之上,最著名的当属七福神,以及其手持的道具,如布袋,木锤之类。 最后则是动物纹饰,首先是龟纹,在中国,龟可以代表高官厚禄之意,因此在中国汉制二千石以上的官印均为龟钮,到唐朝时也以龟钮为官印,武则天则将鱼符改为龟符。此外,龟还是长寿的象征。另外鹤纹、狮子纹、鹿纹,同样是日本习用的纹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