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与郭子仪互救辨

 风云际会2009 2017-05-12
        《今古奇观》第六卷有《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一回,说贺知章推荐李白解读渤海可毒“番书”,草诏答复,敉平战祸。“从此时时赐宴,留宿于金銮殿中,访以政事,恩幸日隆。”一日李白乘马游长安街,偶遇押赴东市处斩的并州解到失机将官郭子仪,立即求见天子,讨了赦敕救出子仪,许他带罪立功。后来李白被永王璘拘留于幕府,永王兵败,李白脱逃被擒。大元帅郭子仪连夜修本,为之辨冤,李白因而得赦。 
        这个生死互救“施恩而得报也。”的故事展示了真诚的友谊,真是今古奇观!因此也就在注重五常的人们中长期广泛传诵,而且由这个故事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 

一、从对联诗歌说起 
       当涂李白墓有联曰: 
               气吞高力士  
               眼识郭汾阳 
      此联摘自元人舒逊的《李谪仙》: 
                召对金銮殿,荣膺白玉堂。  
                气吞高力士,眼识郭汾阳。 
                醉骨生疑蜕,诗名死更香。 
                何由见颜色,月落照空梁。  
        按,清人王錫《過李白廟》诗曰:  
                谁道谪仙狂?豪情托举觞。  
               目无高力士,心识郭汾阳。 
        语意相仿佛,但文字更为精炼,而“心”字尤有意味。 
        又,清人李榕题联曰: 
                真赏难逢,千古几人如贺监 
               大恩不市,平生无语及汾阳  
        按,贺监(去声)指唐代诗人贺知章。汾阳(王)即唐代大将郭子仪。与此说相关涉的还有明人严震直《过李白祠》:  
                采石江边太白祠,行人长说旧题诗。 
                 汾阳别后无消息,落月空梁入梦思。 
        尾联(与舒逊诗尾联构思相近)用杜甫与李白的友谊故事(杜甫《梦李白》诗之一中有“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句)写李白与郭子仪的友谊。 
       马鞍山太白楼佚名题联: 
                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啸傲 
                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消遥 
        相对应的有清人韩韫玉《读唐书李白传》云: 
                汾阳微日无人识,独有青莲赏最真。 
                再造唐家缘救免,可知卓见出诗人。 
        直说郭子仪没有显达时,只有李白赏识他。郭子仪能在安史之乱后为重新建立唐朝起中坚作用,又是因为在他犯了法的时候施救,免其死罪。可见李白具有远见卓识。 
上引诗联都说李白与郭子仪是好朋友,李白救过郭子仪,并且推荐过他;郭子仪后来又以救援回报李白。 
二、依文献资料考证 
        但是唐人颜真卿所撰《郭公庙碑铭并序》及《新唐书·郭子仪传》均未载有以上李郭互救的故事。 
        《旧唐书·李白传》仅载:“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其中“脱靴”故事,与一般传说迥异;而且绝无只字提及李郭互救之事。 
        其后编撰的《新唐书·李白传》内容则有增添:“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徙醉于市。帝坐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来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颖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情一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栝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阻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是寻际,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军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位,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两下比较,可知《新唐书·李白传》增添许多情节(帝赐食,亲为调羹;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故事讲得更为热闹,李白的表现也更加惊人,特别是新加李郭互救的情节;显然另有所本。 
        唐人裴敬于会昌三年(843)所撰《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始云:“(白)尝有知鉴,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为免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此时距李白在世(701~762)已近80年,据郭子仪在世(692~781)也近60年了。似乎又走向史书特有的“积薪”现象——后来居上,沉淀淤积,掩盖其本来面目。宋人乐史《李翰林别集序》及《新唐书》本传均采纳此说,因而广为流传,信之不疑。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載:“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明、清以来的读书人写诗题联所述李郭互救的故事,最大可能取自《新唐书·李白传》,因为一般人都相信这是正史记载的史实。 
        然而清人赵翼以史学家的观点分析研究之后,对此提出异议:“《新唐书》本传亦载之。然青莲集中无一字与子仪往来者。当其系狱时,以诗上崔涣、宋若思求雪。如果有德於子仪,岂无一字乞援?即或道远不相及,而子仪救释之後,何又无一字述其恩、记其事?则此事之有无,未可信也。集中有《赠郭将军》一首,云:'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此又非子仪履历,当另是一人。”(《瓯北诗话》卷一《李青莲诗》) 
        反观李榕联中提及“大恩不市,平生无语及汾阳”,显然是针对赵翼《瓯北诗话》提出疑问的答辩。仔细想想,这种认识仍然以《新唐书》和裴、乐诸说为准,却缺少具体论据,难以订为确证。 
         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13页曰:“开元二十三年乙亥(735)白三十五岁,客东都……五月赴太原。”  
        同书第16页“附考”曰:“子仪卒于建中二年,享年八十有五。上推至弱冠应举,当在开元四年(716)左右,时太白尚未出夔门耳。 
       “至其历任官爵具列于《郭(敬之)家庙碑》阴(见王昶《金石萃编》卷九十二)…… 
“就其官爵考之,天宝以前子仪实未尝任职并州。又自开元顷至天宝八载,其间子仪凡升迁十三次,设平均以二年半升迁一次计之。则开元二十三年当为左威郎中将或安西副都护,官爵如是之高,岂得尚谓之居行伍间耶!岂尚劳太白重奖之耶!犯法后又岂容一客居文人如李白者所可脱其刑责者耶! 
       “即使子仪特为晚达,则是时至低亦当为城皋府别将,亦不得谓之居行伍中也。  
       “可知太白解救汾阳之说,纯属伪托。” 
       “至于汾阳之以官爵赎翰林,确否虽未可必,然其决非'报德’明矣。” 
三、据稗官小说探索 
        《隋唐演义》第八十三回“施青目学士识英雄信赤心番人作藩镇”开讲有“采桑子”说李白解救郭子仪事,词曰: 
                英雄遭祸身几殒,幸遇才人,留得奇人,好作他年定乱人。 
                巧言能动君王听,轻信奸臣,误遣藩臣,眼见将来大不臣。 
        小说比《今古奇观》情节复杂,描写详细。演说李白行至并州,解救郭子仪(时任偏将,因失火烧粮拟斩),且敦属哥舒翰青目郭子仪。自此子仪得以军功,渐为显官(原文略)。 
许多人都认为汪小蕴《论邺侯李泌》诗“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己属青莲。勋参郭令才原大,迹似留侯术更淳。”其首联正好引作李郭互救的结论。 
        《学圃藼苏》(明人陈耀文辑)引宋人乐史《李白集序》曰:“郭子仪初在行伍间,李白客并州,于哥舒翰坐中见之,曰:'此壮士目光如火照人,不十年当拥节旄。’屡脱其刑责。翰因署为牙门将。后子仪戡定安史之乱,历诸道节度。及永王璘反,事干李白;子仪以官爵赎翰林,上许之,因而免诛。”虽未言及罪拟斩决,押赴刑场,但“屡脱其刑责”一语则更有所扩展。《隋唐演义》小说或据此生发,危言耸听。  
        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有精辟论断:“按,太白初游并州之年,子仪已三十九岁,既非'初在行伍’,亦不得谓之'壮士’。 
“哥舒翰之显达,自天宝五载始,且终其身未尝镇并州,亦断无署子仪为牙门将之理。 
“王琦谓'此盖诸家稗说,而此书误以为乐史序耳。’信然! 
“李郭互救事,后世小说每有传者,至《警世通言》(后采入《今古奇观》)则谓太白游长安于街肆中见郭子仪犯法将绑赴刑场云云,则辗转流传愈失其真矣。 
        总之,李郭互救是一个人们喜闻乐听的美好故事,它使人珍惜人才,珍惜友谊。但是传说只是传说,绝对不能以之代替史实。 
        李白和郭子仪到底有没有交情? 
        郭子仪(697---781)是唐朝中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他有着“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崇高声望和美誉,史书上称赞他说:“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缺焉。”李白(701---762)也是中唐时期人,是唐朝第一文化巨匠,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着“诗仙”之美誉,杜甫赞美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么两个时代的弄潮儿,据说有着很深的私人感情,那就是他们之间有着互相救命之恩。 
         一首咏史的唐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咏叹郭子仪:“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己属青莲”,字面意思就是说,李光弼尽管和郭子仪同属于中唐时期再造帝国的元勋,但郭子仪的名望远远超过李光弼,而郭子仪的真正知己是大诗人李白。此二位一武一文,一位久居军旅,戎马一生,功名盖世;一位以酒为友,忘情山水,豪情冲天。一位一生小心谨慎,忠君爱国;一位豪放潇洒,蔑视权贵。他们本没有相同的人生哲学,注定他们的行状也没有相同的交集,那二人的感情渊源到底处于何处? 
        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安禄山反,(李白)转辗宿松,匡庐间,永王辟为幕府僚佐。(永王)起兵,败。白逃还彭泽,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求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裴敬在所撰《翰林学士李公墓碑文》中也记述了一段类似的逸事:“(李白)尝有知鉴。客并州(太原),识郭汾阳(子仪)于行伍间,为脱免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宋人乐史《李翰林别集序》亦主此说:“白尝有知鉴。客并州,识汾阳王郭子仪于行伍间,为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及翰林坐永王之事,汾阳功成,请以官爵赎翰林,上许之,因而免诛。翰林之知人如此,汾阳之报德如彼。”乐史此说与裴敬之说如出一辙。但据《旧唐书》载:“子仪以上元三年(760)封汾阳王,去李白贬夜郎已四年矣”。又《学圃萱苏》引乐史李白序曰:“郭子仪初在行伍,李白客并州,于哥舒翰帐中见之曰:'此壮士也,目光如火炯人,不十年当拥节旄,屡脱其刑责。’翰因署为牙门将。后子仪定安史乱,历诸道节度,及永王璘败,事干李白,子仪请以官赎翰林,上许之,因而免诛。”这些就是史书上关于郭子仪和李白交往的零星记载,尽管记载形式不尽相同,但内容基本大同小异:那就是行伍出身的郭子仪,年轻时在军中因某事犯法当斩,恰巧被李白发现,李白懂得面相学,一看郭子仪仪表不凡,感觉他定非凡人,于是出面在长官面前为其斡旋,最后救了郭子仪一命。后来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复兴大唐王朝最重要的一棵稻草,而此时的李白却因为参与肃宗弟弟李璘的反叛而被擒拿,他尽管不是主谋,但其附逆的罪名也足至罪不容诛了,用其好友杜甫的话说是“世人皆欲杀”,可李白最终逃脱了这一劫,而是被流放到了贵州的夜郎地区,原因就是此事被郭子仪听说,他甘愿用自己所有的官爵来赎买李白的罪行。平心而问在当时就是郭子仪不用其官爵来赎买李白的罪行,但凭借着他当时在朝廷的重大作用,我想皇帝也会给他这个面子的。所以后人以欣羡的目光称赞他们的友情说“翰林之知人如此,汾阳之报德如彼。” 
        郭子仪和李白的这段生死交情,曾一度成为千古美谈而被民间广为传颂,但在传颂的同时也引发许多人的质疑,他们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查阅二人的史料以及其生平事迹,甚至从李白的诗歌中寻找信息,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其实历史上的许多东西在史料上未必有可靠的依据,相反民间的野史传说往往包含了更大的真实性,更何况一个人在发迹之前几乎是无档案记录的,即使有真实性也未必可靠,正像我们现在一些人的档案,他敢拍着良心说是真的吗?而成名之后,追溯往事肯定要隐丑扬美,郭子仪和李白两人互相救命的事都属于他们人生轨迹上的污点,所以两人在此事上都心照不宣,闭口不谈也是合情合理的了。自己不谈不等于别人不知情,你也说我也说,于是这些真实的历史也就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延续下来,但我们一贯相信“说在纸上”的道理,于是纸上假的也被人们误认为真的,口上相传的真事也被人们误认为假的了。 
        其实作一下推想,对此事我还是相信其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而非杜撰。因为在唐朝举国上下的人们都很崇拜文化,尤其那些官员本身很多就是文人,在惺惺相惜之故的推动下,就为满腹才华豪气冲天想不通过科举考试而一下子“由布衣而卿相”的李白满世界“作秀”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李白凭借着自己的才情到处结识社会名流,交往达官贵人,难免会在某地的军中遇见还没有成名的郭子仪,军中的长官也未免不是他的好朋友,当他发觉了日后定会建立大功业的郭子仪被押往刑场时,凭他的性格定会出手相救。至于时间地点我觉得都不值得参考,因为我们短短的几年有时候还记不清我们干了事情的时间地点,硬来苛求古人就更没道理了。 

高适与李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