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伟天英 2017-05-13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杨慎《临江仙》一词的前世今生

一、首先说说杨慎这个人

在明代,杨慎、解缙、徐渭,通称为“明代三才子”,杨慎居首,为什么这么排名呢?因为杨慎是状元第,他童年、少年时候就名气很大,有神童之誉,以至于他考科举的时候,人们皆以为如果状元不是他,那么一定是考官出问题了。解缙也是一时的神童,名气也相当的大,是进士第。而徐渭是则秀才,后屡试不第。明代又有著名的“江南四才子”,又称“吴中四才子”,是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通称。江南四才子差不多同时期,而明代三才子中,与江南四才子基本算得上同期的,就杨慎一个。以唐寅为参照,杨慎只比唐寅约小18岁。而解缙比唐寅早100余年,徐渭比唐寅晚50余年。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当然,状元不一定以诗词留名,史上不被人记住的状元多了去了。杨慎也险些成为不被人记住的状元,即使有人记得,可能也仅限于跟他那些诸如《升庵诗话》、《艺林伐山》等学术专著有关的学术界的人。虽说他一直勤奋作诗填词,现存诗词2300余首,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清朝时的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明朝的词,前不比两宋,甚至不逮金元,后不敌清词,何况杨慎还不能算是明朝顶尖的词人,因此他的绝大部分诗词作品都不为后人所重视。最终让他得以诗词留名的,是他的诗词作品中最为知名的,也是在他留名的过程中,最给力的、贡献最大的这首《临江仙》。这人其余的事情就不说了,否则会拖长文章。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二、再来说说这首《临江仙》

杨慎为官时,因一事件得罪明武宗,于正德十五年(1521年)被流放到云南永昌卫。其流放期间写了有不少诗词,其中就有这首《临江仙》,它是杨慎创作的《二十一史弹词》中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虽说《二十一史弹词》被后世推为“弹词之祖”,但如果你看过全篇,会发现全十段,各段的意思都差不多,有些词或句,在各段之间来回地用。而文采最好、结构最严谨的就是《临江仙.说秦汉》。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三国演义》成书时间比杨慎早一百多年,《临江仙》能成为其开篇词,得益于清代初的一对父子文学批评家毛纶、毛宗岗。父子二人在评刻《三国演义》时,无意中得到了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对第三段《说秦汉》的开篇词十分欣赏,认为这首词能对《三国演义》的评说起到统领全书基调的作用,于是乎便将其作为毛宗岗评刻本《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终于为世人所熟知。到了现代,央视拍的老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将主题曲的歌词定为《临江仙》,并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强强联手,使得这首歌曲雄浑奔放,动人心魄,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街头巷尾,也使这首《临江仙》及其作者杨慎名满天下。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小编有时胡思乱想,假如《三国演义》的开篇词选著名的豪放派苏辛之词呢?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嗯,这几句貌似很合适。继续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似乎开始有点罩不住《三国演义》全篇了。再往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嗯?越来越不合适了,体量越来越小,完全盖不住了小说了......看来毛纶父子在选开篇词时,一定是经过千挑万选,才慧眼识珠,把已经被历史尘埃淹至头顶的《临江仙》捞起来,赋予它新的使命。于是《临江仙》便凤凰涅磐,获得了新生。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杨慎《临江仙》原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注释】

东逝水:日夜不停向东流去的水。

淘尽:淘空、涤荡一切。

几度:虚指,多次至无数次。

渔樵:虚指隐居世外、不问世事的人。

渚:水中的小陆地,此处指岸边。

秋月春风:这里岁月和人事更迭。

浊酒 :古人用糯米、黄米等粮食酿制成的酒,古时这类酒较混浊。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赏析】

杨慎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为《三国演义》而作,只是他在弹词中说秦汉历史的开篇词。全词化用了不少前人的诗句,这也是它常被人诟病的地方。但实质上,杨慎的化用相对来说是比较高明的,他将原词化用后,反而语气更为古朴,意蕴更为深沉,风格更为深厚,气势更为恢宏,境界更为豁达。比如第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显是化用苏东坡的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却很聪明,用“滚滚”两字,平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而致物换星移的沧桑感,以及人物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的悲怆感。当然,小编的意思不是说杨词就比苏词要好,杨慎如果才气比苏轼还高,何必化用苏句。小编觉得,一是两者咏叹的主题不同,没有可比性,二是只谈杨慎化用后,在其词中的作用,不作针对性的比较,否则就有博人眼球的嫌疑了。后面所述也是如此。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作者这句体现的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辨。是也好,非也好,成也好,败也好,都将成为历史。在茫茫宇宙中,人及其事业何其渺小的,旧人去了,新人来了,一辈接着一辈,但山还是那座山,日月依旧在轮回。这与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体现的哲学思考是相同的,有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热爱生活的一面。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下片塑造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隐士形象。何为隐士,隐士是惯看岁月流转、历史变迁,远离尘世,坚守一份宁静和淡泊的饱学之士。豁达地以一壶浊酒,喜逢天下知音,相对而笑谈世上痴人追名月逐利,看不透世事白云苍狗,看不透“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塑造隐士形象,也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首词作于杨慎流放时期,因此,词中阐述的豁达、避世的思想,正是流放中的杨慎希望得到的。可惜,杨慎本人自遭流放后,一生都被朝廷牵制、折磨,直至去世。

《临江仙》凭什么成为巨著《三国演义》开篇词,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纵观全词,基调慷慨,内容波澜壮阔,读来令人感慨万千。词的下片营造出世外隐居、超脱物外的意境,饱含中国古老、传统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失为佳作。全篇咏史深邃空灵,内涵深刻,外延广博,场面宏大,意境苍凉,语言厚重,以其创作之时的时代背景及后来的文学生态,如果不是被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而重见于世,定将因明朝诗词整体的不济而被诗史湮没,那样岂不是非常冤枉、十分可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