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防灾减灾日主题及防灾常识

 智能人做超人 2017-05-13

2017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防灾减灾日主题及防灾常识

发布时间:2017-05-12 10:12来源: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
分享到:

【导语】:我们一起走过了多少个“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从2008年开始,每年我国都开展一系列活动表达对2008年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活动有利于公众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忧患意识。同时,活动也利于提高各部门防灾减灾能力。

  2017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2017年5月12日

  2017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2017防灾减灾日是第几个防灾日:

  第九个防灾减灾日

  我们一起走过了多少个“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从2008年开始,每年我国都开展一系列活动表达对2008年汶川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活动有利于公众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忧患意识。同时,活动也利于提高各部门防灾减灾能力。

  2017年

  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社区是基础、基层是关键,突出社区面临的灾害风险,着力提高社区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增强基层减灾能力,切实减轻灾害风险。中小城镇和基层地区是防范气象灾害的薄弱之地,往往成为气象灾害的“重灾区”。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的基层防灾减灾队伍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关键环节。各类基层工作者在平时就要注重提升防灾减灾知识储备水平,做到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气象部门积极融入其中。

  2016年

  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气象部门着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重要建构筑物和场所等的设防水平,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增强城市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将深入推进社区灾害风险评估,重点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全方位编制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级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灾害,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活动,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应急能力。

  2015年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气象部门提升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普及气象灾害科学知识,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避险自救能力,推动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各地气象部门普及本地主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和防御指南,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让社会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工矿企业职工等高敏感人群知晓各类灾害风险及其分布、最近的避难场所位置和行走路线、逃生自救及互帮互救的基本技能。

  2014年

  城镇化与减灾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气象部门大力普及气象灾害风险知识,推广避灾自救技能,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演练活动、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基本技能普及活动、多部门联合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活动、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等。

  2013年

  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日趋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强化灾害风险管理,加强减灾体制机制建设,大力开展减灾教育,使公众学会预防灾害、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任务。各地气象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传播防灾减灾知识,帮助公众练就可识别灾害风险的慧眼,掌握防灾减灾技能。

  2012年

  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气象部门多种方式大力弘扬防灾减灾文化,充分利用各类公共文化场所、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教育、警示作用,开展防灾减灾相关宣传。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同时,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队伍的作用,推动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

  2011年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台风、雷电......灾害无情。一些灾害难防备,具备一些基本的防灾自救知识和能力很重要,其作用不言而喻。防灾减灾和我们每个人都很密切。减轻灾害损失,避免人身伤害,关键是要调动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所谓防灾为先,内化于心;减灾为本,外践于行。

  2010年

  减灾从社区做起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气象部门注重以社区为平台,增强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城乡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减灾从社区做起,是以社区为平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基层减灾资源,落实各项减灾措施,增强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2009年

那些年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5·12”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009年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国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在政府主导方面,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作为目标,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行政组织协调、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建设、公共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减灾队伍建设,确保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防灾减灾标语

  1、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2、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3、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4、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

  5、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6、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7、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8、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9、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

  10、尊重规律讲科学 防灾减灾重行动

  11、防灾事关你我他 减灾利国又利家

  12、灾害之前早预防 灾害来了少伤亡

  13、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

  14、减灾知识进课堂  安全意识传万家

  15、让校园远离灾害  让学生安全成长

  16、学习减灾知识   营造安全家园

  17、减少灾害 利国利民

  18、防灾减灾 重在行动 贵在坚持

  19、减轻灾害 共创和谐

  20、防灾减灾 从我做起

  21、传播减灾文化 共创人类文明

  22、增强青少年的减灾意识

  23、落实减灾责任,加强减灾教育,

  24、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25、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必须掌握的防灾常识!

  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泥石流……当遇到这些自然灾害,你真的知道如何正确躲避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