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你可知这世上什么病最难缠?答案虽五花八门,但其中必然有胃病的一席之地。常有人说,这胃病一旦得上,就得跟一辈子。这话不假。胃病不好养,这是事实。那么,胃病到底为什么不好养呢? 其实,从中医角度来说,这和疾病的传变规律有关系。祖国传统医学素来不会将胃病看作单独的病种。它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其他脏腑疾病。其中,肝胆瘀热、肝气犯胃,是必须重视起来的一大因素。 列位看官,肝胆主疏泄,主情志。当人情志不遂的时候,肝气不得舒展,日久容易形成肝胆淤热,进而横逆犯胃,导致胃病经久不愈。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十分多见的。你去问问身边有胃病的人,如果让他(她)发愁、上火、紧张、愤怒、劳累、操心、焦虑,胃病发作的可能是非常大的。所以说,胃病,其实是身心疾病。胃病不好治,源于心结不开,肝胆之气不疏。这个症结不打开,胃病必然要跟随一辈子。 不过说实话,要想疏肝利胆、愉快情志,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和许多人的天生气质有关,也有人生际遇所迫。今天,我们要为你介绍两个穴位。这两个穴位伍用,可以很好地疏解肝胆,和顺胃气,对调理胃病十分有效。这就是妙用梁门穴和阳辅穴。 先说阳辅穴。这个阳辅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四寸,腓骨前缘稍前方。它本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有疏肝利胆、和解少阳、疏解肝郁、通络止痛的效果。此穴调节肝胆横逆、淤热之气是有先天优势的。原来,此穴为经火血,胆属木,木生火,火为木之子。按照实则泻其子的说法,刺激阳辅穴,可以和好地倾泻肝胆之热,故而疏肝解郁之功甚高。可以说,用好了阳辅穴,调理胃病就成功了一半。 那另一半靠谁?要靠我们的梁门穴。梁门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列位看官,你可知这梁门穴的学义?《难经》有云:“凡心阳失律,谷气寒凝,横胀塞满,类似潜伏之横梁者,可以取此,益阳气以灼阴邪,消寒滞而开痞郁。故称之‘梁门’”。换句话说,凡有病邪如木梁一般横亘在体内,取此穴可以治疗。一般认为,梁门穴上接承满穴的水气物质,并加以约束。我们都知道,胃气以降为顺。所以,这约束经气物质的横梁穴,就成为调节胃气的重要一环。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刺激横梁穴来调脾胃、和中宫。 这两个穴位伍用,一个疏解肝郁,一个和中健脾,两者配合,正和脾胃之疾的治疗要义。平时,我们取点压之法来刺激,每侧每个穴位点压100下。这对于胃疼、反酸、腹胀、食欲不佳并心情烦闷、头晕头胀、易怒暴躁、胸闷肋胀者,是比较恰当的。(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 |
|
来自: 昵称3983161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