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尿酸高达918,这样的痛风还能治吗?...

 美好人生孙成杰 2017-05-1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或肾功能异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在中医看来,痛风是由于湿邪、瘀浊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趾、指关节红肿热痛,或伴有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因此,中医认为浊瘀内阻是痛风的主要病机,受寒受湿只是诱因之一,不是主因,且此湿浊之邪是内生湿浊,而不是外感湿浊,因为痛风患者多为形体肥胖之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食肥甘之好,内生的湿浊日久与血相结而为浊瘀,闭留于经脉,则形成关节肿大疼痛,在治疗上采用化瘀泄浊法,使浊瘀泄化,尿酸恢复正常,关节肿痛得以减轻,脏腑功能得以恢复。

患者,男,55 岁,2014 年4 月15 日初诊。主诉:手指、足趾小关节肿痛3 年余,加重1 周。患者形体肥胖,3 年前因经常饮酒,屡进膏粱厚味,饱受风寒,时感手指、足趾肿痛,以夜间为剧,右手食指中节僵肿破溃,以后每于饮酒或劳累、受寒之后,即疼痛增剧,去医院就诊,查血尿酸高达918 μmol/ L,确诊为痛风,服用别嘌醇,症状有所好转,但因胃痛不适而停药。就诊时患者右手食指中节、足趾小关节疼痛,食少,脘痞,大便黏滞,排便不爽,少寐,多梦,口苦,感觉口黏腻,苔黄腻,舌质紫暗,脉弦数。

四诊合参,辨证为湿浊内蕴、痹阻经络证痛风,治以泄浊化瘀、蠲痹通络为法。处方:土茯苓40 g,熟大黄10 g,萆薢20 g,积雪草20 g,猫须草20 g,蒲公英30 g,秦皮20 g,蚕沙20 g,马齿苋20 g,生牡蛎30 g,威灵仙15 g,泽泻15 g,泽兰15 g,地龙15 g,牛膝15 g,姜黄20 g,虫虫10 g,等等。7剂,每日1 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药后疼痛减轻,足趾之肿痛缓解,苔薄,舌紫,脉细弦。药既奏效,继进之,上方加僵蚕15 g、露蜂房10 g。14 剂,每日1 剂,水煎服。三诊: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僵肿渐消,苔薄,舌质衬紫已化,脉弦,血尿酸值已接近正常,前法继进,加入补益肝肾之品以善其后,上方加桑寄生15 g、续断15 g。再服14 剂后改为丸药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本案风友形体肥胖,又有饮酒史,喜食膏粱厚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内伤脾胃,脾胃升清降浊无权,湿浊内蕴,因湿浊阻滞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由于本案痛风处于发作期,病机以浊瘀痹阻经络为主,故在治疗上以“泄化浊瘀”治其标为主,在瘀浊得化后,再加用补益肝肾之品治其本以善其后,使脏腑得以协调而趋健复。

方中土茯苓、萆薢、熟大黄、泽泻、积雪草、猫须草、蒲公英、威灵仙、泽泻、秦皮、蚕沙、马齿苋等均是泄浊解毒之良药,伍以泽兰、地龙、姜黄、虫虫等活血化瘀之品,则可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增强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在浊瘀等湿邪化解后,逐渐加用桑寄生、续断等补益肝肾的药物以治其本,使标本兼顾,扶正祛邪,邪去正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