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定律之萧何定律

 伟天英 2017-05-13

关注“国学堂”,了解更多国学原创

定律含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原比喻事物的成败都因为一个人。

定律解读:进一步可理解为成也此,败也此,成败都是同一原因。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成功的因素,也可能是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垫脚石,也有成为绊脚石,可能是成长发展的因素,也许是矛盾斗争的因素。

出处:《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

俚语见于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中华定律之萧何定律

萧何月下追韩信

案例

1.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科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

3.雄霸: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论萧何定律的科学性

1.双刃剑法则和祸福定律,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像双刃剑有利有弊,也像福祸定律一样,对你的作用也是两极却可以相互转化。

2.运动变化,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上次还是你成功的原因,下一次已经变成你失败的原因。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斗争),诚如以上所说,事物皆有利弊,就看利和弊谁占主要,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当利大于弊推动事物发展,当弊大于利阻碍事物的发展。

4.对立统一,萧何定律中的败因和成因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他们可以相互渗透转化,这也是萧何定律的核心和灵魂。

萧何定律之方法论

1.辩证的看待事物,事物皆有利弊,趋利避害,利用好成因和助力规避败因和阻力。

2.事物可以在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所以我们可以把绊脚石转化为垫脚石,把失败的因素转化为成功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成功的因素变成致使我们的失败的原因。

定律之言

  1.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

  2. 成也聪明,败也聪明

  3. 成也天赋,败也天赋

  4. 成于此,败于此。

  5.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电视剧(风云之雄霸天下)

中华定律之萧何定律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6.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你的作用也是两极的,可以分为正反两个方面。

7.把困难当做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不要让自己的所长给自己带来过失

8.当某种因素阻碍我们的时候,它是败因当解决这种因素,它将推动我们,它将变成成因。

萧何定律例子

1.言语之萧何定律

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

2.才智之萧何定律

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杨修)

3.习惯之萧何定律

习惯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阻碍

4.人口之萧何定律

中国,成也人口,败也人口;人口众多,是人口福利,也是人口负担。

4.优劣势长短处之萧何定律

我们的胜利大多来自我们的优势,但是过于相信优势,有时反而因为会优势而失败,让我们成也优势败也优势,优势是推力,有时却是阻碍。天生的缺点可能成为别人的笑料,也可以成为你奋斗和成功的理由。——成也优势,败也优势;败也劣势,成也劣势。

关注“国学堂”,了解更多国学原创。

下一篇文章:朱墨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