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向街书店

 扫地僧一一 2017-05-14
一个月时间,真的可以成为明史专家吗?
  2017-05-13单向街书店4评
  点击播放GIF/17K
  在刚刚结束的政治题材热剧《人民的名义》中,剧中人物高育良的设定是汉东省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同时也是剧中主角侯亮平、祁同伟和陈海的共同恩师。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高育良书记
  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高育良曾经是汉东大学政法系主任,在剧中他一方面要平衡各个机关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坚持反贪行动。
  令人唏嘘不已又很抓人的剧情是:学者出身,更是有着一位明史教授妻子的高育良,却是因为被反派杜伯仲通过一个月时间突击塑造出来的“明史专家”小高,而在剧中不断深陷政治贪污泥潭。
  剧中人物杜伯仲让小高咬筷子,学微笑;教小高穿高跟鞋、旗袍练礼仪;请吕州师范学院的明史专家为小高恶补高育良所熟悉的明史。硬是让渔家女出身的小高最终变成和高育良畅谈《万历十五年》,满腹诗书,善解人意的可人儿。
  曾经的“清纯渔家女”小高
  那么,现实中,一个月时间内突击成为明史专家到底有无可能?这个问题,恐怕无论是询问高育良书记明史教授出身的发妻,还是任意一位对明史感兴趣的学生,答案都是不可能的。
  高育良书记的前妻吴老师本人就是一位明史专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史籍的基本汇编不仅仅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意义。对于古代中国人,自然领域的”天“和历史领域的“祖宗之法”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美国汉学家包弼德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就发现了这一点。
  美国汉学家包弼德
  比如在《论语》中,孔子身处困境,仍然感叹“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余何?”在这里,继承“斯文”,就是继承周朝开国以来的典籍,继承历史和天命。这是儒学在创立之初,就为中国古代士大夫所奠定的精神寄托和诉求。
  历史,在中国古代士大夫中被表述为“祖宗之法”和被援引的“事例”,并不是量化精准的堪比理科的科学。她的迷人之处在于可以一再被解释。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希冀推演出有益于现实的价值,并且通过史籍的编写和整理彰显这些价值,最终抱有通过政府将其付诸现实的政治理想。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古人对于修史的专注:晋董狐、齐南史皆以死坚守自己秉笔直书,书法不隐的修史原则;司马迁、班固更是世代史官,而到了明代,不仅是官修史书开辟了新时代,明末遗民在国破家亡之中,冒清朝禁令,私修故国旧史更是表达了这些坚持不仕新朝,在野士大夫记录历史的使命感和对故国的忧思之切。
  回到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反派”赵瑞龙和杜伯仲曾经一度用六十万的珍贵字画收买高育良,却被高育良拒绝。但是不爱钱的英雄最终还是难过“美人关”。
  赵瑞龙,“老书记”赵立春的独子,在电视剧中,是一位类似于“罪恶之源”的人物
  可以想象,小高是不会和高育良讨论更为精深的明史典籍的。仅仅是一本《万历十五年》打动了高育良——其实打动他的,是看起来涉世未深的高小凤通过自学明史认为,高育良和张居正一样是不世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因《人民的名义》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的《万历十五年》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这种“打动”,本质上还是因为高育良不得不面对整个泥潭一样的政治现实。
  在这种现实中,他感到无比寂寞:在“栏杆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之后,只能”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于是高育良和高小凤的爱情故事,在别人看来不过是政治丑闻,并最终成为让高育良万劫不复的泥潭;在高育良本人眼里,仍旧是一句“我跟她之间是爱情。”提及明史教授出生的发妻却是“吴老师老了。”
  “老高”与“小高”二人对于双方关系的定义都是“爱情”
  最终历史作为一种可以被再解释的文本,危险与悲哀的地方,在于引用者对自己的错误代入。
  试想如果高育良代入的情境不是英雄美人,红袖添香,不世出的名臣张居正的故事,而是援引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历史:汉密尔顿一度左右三界总统选举,出任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却因为一段出轨恋情成为美国第一位陷入桃色丑闻的政治家,背负骂名。那么也许《人民的名义》里,不仅仅是高育良,其他角色的命运也都会转变。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大家真的希望在一段时间内熟悉明史,也不是没有办法,我在此给大家推荐几本研究史料。
  成为“明史”专家,你可以参考的史料:
  ▍推荐基本研究史料一:《明实录》
  推荐理由
  中国古代的修史步骤诚如夏燮在《明鉴》中所表述的,先有实录,后有正史,之后才有衍生出来的野史杂谈。后人著述,那么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明史专家,《明实录》是不能避谈的基础史籍。
  《明实录》撰写于 1372 年,也就是洪武五年,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建立比较完备的保存官方档案的制度。
  这本书记录了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的史实,全书共十三部,两千九百一十一卷,1600 多万字,堪称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明实录》的基础史料是“起居注”:我国古代就有记录帝王起居的传统,负责修起居注的官员,在皇帝公开的各种活动中均随侍在旁,因此起居注记录的内容甚为广泛,包括除了皇帝宫中私生活外的种种言行。但是流传下来的起居注内容很少。主要因为这种史料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然而明代人自己对于《明实录》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例如王鏊在自己的著述《震泽长语》中评价:
  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虽近螭头,亦远在殿下。成化以来,人君不复与臣下接,朝事亦无可纪。凡修史则取诸司前后奏牍,分为吏,户,礼,兵,刑,工为十馆,事繁者为二馆,分派诸人,以年月编次,杂合成之,副总裁削之,内阁大臣总裁润色。其三品以上乃得立传,亦多纪出身官阶迁擢而已。间有褒贬,亦未必尽公,后世将何所取信乎?
  王鏊所批评的着眼点是明代政治生活中,即使是翰林史官都和皇帝接触很少,在起居注记录阶段,就只能依靠各级政府公文、奏章,落笔时,又多着眼于官员品级,人事更迭。
  应该说,这种批评实际上也是在讽刺明代恶劣的政治环境:缺乏历史责任感的史官,皇帝与朝臣接触有限以及官场本身的恶劣生态。
  夏燮在《明鉴》中则直接指出“明人恩怨纠缠,往往借代言以侈怼笔。”批评史书也成为党派倾轧,抒发私人恩怨的工具。
  应该说,这些明末史学家对于《明实录》的批评也是在国破家亡的大历史背景下对明朝党派政治,阉党乱政恶劣政治生态环境的反思。
  ▍推荐基本史籍二:《国榷》
  推荐理由
  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大时代里,宦官乱政,党派林立,天灾人祸,农民起义的狂潮加之清军的扣关都是大历史加之于个人的苦难,而谈迁作为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明末的士大夫,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
  而他终生不为官,靠佣书、作幕僚为生。他原名为训,字观若,明亡改名迁,字孺木,以二十余年的心血著成《国榷》。
  顺治十年,他更是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逸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
  吴晗曾经指出,“谈迁编撰《国榷》,主要根据列朝实录和邸报,参以诸家编年,但又不偏信实录,也不侧重于私家著述”。
  对于谈迁这样经历亡国之痛的在野士大夫,传统的科举取士,蟾宫折桂之路已经无望,但这样一群士大夫仍然努力为自己寻找安身立命的“天职”,而谈迁之所以能以二十余年的时间专注于历史,其志向也诚如他自己所言:
  “男儿堕地,止此血性。为君父用,则有忠孝;为古人用,则有措舌;为二氏用,则有名理;为千秋百世用,则有青简丹笔“
  可见“ 青简丹笔”之于谈迁,不仅仅是以史为鉴,“著成信史照尘寰”,更是一位士大夫在国破家亡的历史洪流之中,践行自己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理想寄托。
  ▍推荐史籍三:《明史》
  推荐理由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全书共 332 卷,本纪 24 卷,志 75 卷,表 13 卷,列传 220 卷,是当代研究明史的基本史料。
  《明史》纂修,自顺治二年(1645)开馆,至乾隆四年(1739)刊刻进呈,前后累计 95 年。
  整部明史撰写分三个阶段,其间跨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则是明朝遗民,清朝初年著名史学家万斯同。
  万斯同
  万斯同生于明末崇祯年间的浙江鄞县,8 岁就能不失一字的背诵《扬子法言》,14、15 岁就博览群书,并立志专攻史籍,之后又受业于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一代鸿儒。
  而且万斯同博学强识,尤其擅长治史,后人评价万斯同对于两汉以来,数千年的制度沿革,人物出处,都能了然于胸,对于明代十三朝以来的实录,更是达到了能够背诵的程度。
  而在明朝灭亡之后,万斯同毅然选择不仕新朝,直到后来他的老师黄宗羲认为编写《明史》是事关明朝二百年来的忠奸评判和子孙后世的大业,主张他参与史籍编写,并以“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奸贤托布衣”鼓励他,万斯同才北上参与《明史》的编写,而后十九年,万斯同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入史局,最终编写成明史原稿 500 卷。
  《明史》在二十四史中的独特性不仅仅在于其修史过程历经90余年,其间耗费心血,历经四朝,堪称之最,在体例上也有创新,主要创新的则是开阉党,流贼,土司三部分内容,其中流贼则立李自成、张献忠传;应该说这种逼不得已的“创新”也是本于明朝末年的宦官乱政,流贼土司霍乱四起的现实。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