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襄阳:远古帝王“伏羲庙”

 襄阳孙金福 2017-05-14
 
 远古“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庙

襄阳伏羲庙位于襄阳城西南2.5公里,北临环山路,东与真武山相连,是虎头山的余脉。山北麓是通向南漳、保康一带的必经之地。《襄沔记》将万山、紫盖山、岘山,称为三岘,是世人为了纪念远古的伏羲帝王在襄阳紫盖山上用石头建的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付。

《帝王世纪》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阳。

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将其列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太皞伏羲氏为三皇之首、百王先。太皞伏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母曰华胥,燧人之世履大人之迹于雷泽,生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仰观天象,制嫁娶,取牺牲以充庖厨,造书契以代结绳,画八卦,都陈(宛丘,今河南淮阳古有宛丘)葬南郡,在襄阳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今河南淮阳有太昊陵。

 葬于襄阳紫盖山伏羲陵

关于太昊伏羲氏,此说始于刘歆,他用比附左传与周易爻辞的办法把伏羲与太皞说成一人,两千年间,大家全认为定论。徐旭生先生认为太昊在后来与伏羲成了一个人,是齐鲁学者综合整理的结果。实际上伏羲、太皞原非一人。伏羲氏,又称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竹书纪年》曰: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地而孕,十三年生庖牺。传说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渔猎畜牧的情况,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所以他应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渔猎经济时期的代表。太皞,亦作太皓,太昊,传说中古代东夷族的首领,风姓,居陈(今河南淮阳),传曾以龙为官名。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等国即其后代。自刘歆把太皞、伏羲合一体后,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将其列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太皞伏羲氏为三皇之首、百王先。太皞伏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母曰华胥,燧人之世履大人之迹于雷泽,生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仰观天象,制嫁娶,取牺牲以充庖厨,造书契以代结绳,画八卦,都陈(宛丘,今河南淮阳古有宛丘)葬南郡,在襄阳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今河南淮阳有太昊陵(襄阳乃伏羲)。

 美丽的襄阳紫盖山全貌

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付。直到南北朝时香火一直十分兴盛,而且时常有紫雾缭绕,故称紫盖山。但世风日下,战乱不断,饿殍遍野,民风也不如上古时期淳朴。已升天为神的伏羲天帝看到这一切,心中痛惜,化为凡人下届点播世人。但是当时在伏羲庙的一位年轻人不仅不领情还对伏羲神像不敬。伏羲一气引来一阵天罡雷风,刮倒了紫盖山上的伏羲庙。从此伏羲庙又化为砂石散落山中。而庙前的石制牌匾也被刮到了南边群山间,并化为一座山峰,因为这座山是伏羲庙的牌匾所化,而且又形似匾所以被襄人称为匾山,后讹音为扁山。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