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间第一补人的食物,被历代名医推崇,补中益气,堪比人参!

 xfshok 2017-05-14

作者 | 栾加芹、宫锦汝 中国著名中医学博士

来源 | 《大米比药好》

我们最常见的主食,大米,是非常养身的食物,自古以来,备受各位大医推崇。

《本草纲目》说:“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张仲景日:“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

中医药学普遍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筋脉、骨骼精髓、皮肤肌肉等器官的功效得以正常发挥,都和大米有密切的关系。

《名医别录》就提到大米可以补益人体正气,具有消除烦扰等功效。

《医药六书药性总义》赞道:“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用白话说就是:大米粥是资助生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补益人之根本的仙丹一用补益人的“仙丹”来养生当然最好。

慢炖米粥治腹泻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本人某次吃东西之后,觉得胃不舒服,过了一会儿腹中“咕噜噜”地叫得很厉害,随即就开始腹泻。一开始用了一些药物,可是效果不好。然后,我就用慢火煮好大米粥,只吃了一些,顿时觉得脾胃很舒服,肚子也不再“咕咕”叫了,腹泻很快就止住了。

(注:张锡纯是我国近现代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注重实效是他用药的一大原则,尤其擅用平和的食物达到良好功效。) 。

米汤对治体虚,补中益气,堪比人参

清代名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饮代参汤,每收奇绩。”

显然,王士雄认为在体虚之人进补方面,米汤的补益功效可与昂贵稀罕、大补元气的人参相当。当然在等量的情况下,米汤的功效比人参弱很多,然而,米汤可以大量服用,人参却不行。既然米汤比等量的人参力量弱,大量服用也无妨,那么每天多喝几次,每次多喝点,功效自然就明显了。

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

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叫做“米油”,俗称粥油。很多人对它不以为然,其实,它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以和参汤媲美。通常所说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

中医认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来熬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为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

《古今医彻》载:一个妇女发烧十天左右,舌头很干,舌面上有芒刺。医者给这位妇女把脉,脉象微细而软,按压她的胸腹,她也不觉得难受。于是医者说:“这是过度使用克伐的药物而导致胃气虚亏,赶紧喝些米汤,持续三天,胃气就能够恢复了。到时干枯的舌头会变得湿润,而舌面上的芒刺也会自动消失。”并且还特地强调,“病人闻到药就会呕吐,如果再吃克伐的药物,很快就会有生命危险。”妇女的母亲听从了医者的建议,随后就给她喝米汤,妇女也觉得米汤的味道十分甘美,而且呕吐也停止了,舌头也变得湿润了。三日后,舌头上面不再有芒刺,也有津液生出了。

古人还有“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日食三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等说法,这都说明了大米的好处。所以,看上去平凡的大米,却是人人都需要的宝贝,是上天爱人,赐予世间的神物,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它的极其常见,而忽略了它的伟大。

新米上市,养生君为大家推荐一种生态大米,产自粳米香软米的优质产区——云南禄劝县北部坝区。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微店里瞄一眼哦~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小火慢炖米粥,自己喝,老人喝,孩子喝,长期坚持,体质好起来,快炖起来吧~

更多实用的健康知识,请关注养生杂志微信公号(yangsheng_zz),免费咨询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