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团股必崩?

 贫嘴说道 2017-05-14

作者是私募基金经理,雪球ID:我是表好胚!喜欢的话转发是最大支持!

今天看了个卖方报告,写了历史上3次抱团,认为抱团股不用等高估就会崩,现在的抱团股质地还不如历史上的3次。我纯就事论事地反驳一下。

第一,历史上抱团的事件远不如3次,而是无数次,比如2015年上半年的互联网股是抱团吗?2011年的白酒是抱团,海康,大华,歌尔,康得新就不是?2002年的五朵金花是,之后的苏宁,茅台,白药就不是?莫非崩了的就叫抱团股,没崩的就要成长股?如果这么分那就当我这篇文章没写!

第二,抱团股历史上之所以抱团无非就是因为当下它最优,最优分两种,业绩增长最快和行业前景最大,熊市里往往大家只信业绩,完全不信什么千亿万亿空间的鬼话,而且因为熊市别的都跌,所以感觉更像机构抱团。但是牛市就不仅仅是业绩增长,还有行业想象空间,比如15年的互联网股,基因测序股就是了,只不过牛市大家都涨,虽然大多数股远不如它们的涨幅,但是就很少有人说它们抱团,但是好好想想这些股当初没抱团?2007年的招行,万科,中国平安这些机构就没抱团?

第三,我们回头看,历史上机构抱团股往往行情结束后死很惨,所以大家会老是惦记着它们崩盘,比如2007年机构抱团的银行,地产,保险,券商,2010年机构抱团的医药,2012年机构抱团的白酒,2015年机构抱团的互联网,基因,2016年机构抱团的新能源车等。事实上我甚至认为机构抱团的股迟早会死很惨,因为机构重仓,是公司总有成长极限,一旦到了极限,机构无情抛弃,自然暴跌,所以机构抱团股迟早死很惨这是历史宿命。但是必然崩就是句正确的废话,你我必然会死,这话有啥用?关键是什么时候崩,或者为什么崩!苏宁机构从2004年抱团都了2007年,之后完了,茅台机构从2003年一路抱团到2012年才走完整个周期(08年跌幅远小于指数,所以其实还在抱团),云南白药从03年一路抱团到2010年底才出现比较大的跌幅(08年都没怎么跌),所以谁告诉你们机构抱团股在熊市或者在牛市必然崩的?

第四,我们回头看看机构抱团股为什么崩?比如最近大家说得最多的是五朵金花,五朵金花当时上涨是因为PPI一路上升到10%附近,商品集体回到历史高点,业绩大增所以股价大涨!之后国内货币紧缩,叠加国有股减持预期,商品价格小幅回落一直横盘(因为PPI是同比,所以一路跌到负),于是股价一路回落,因为当时五朵金花都是周期股,所以预期改变叠加PPI回落(预期兑现)的恶性循环出现,周期股估值暴跌。

接着看2010年的医药抱团为什么挂,当时医药行业的增速大概20%左右吧,具体已经不记得了,大多数医药企业的业绩增速在20-60%不等,但是2010年底医药股的估值呢,基本上平均60倍以上吧,长春高新我记得是100倍PE,之后2011年开始新医改,药价不断下跌,说白了也就是2010年不但预期极高,估值历史最高,而且还是业绩最好的时候,之后无数医药公司业绩增速下滑,甚至倒退,于是戴维斯双杀!

我们再看2012年的白酒,这是我最经典的战例了,2012年1月我就说了1-6月多酒鬼,6月之后空一切白酒。为什么会这样?茅台的上涨是从2003年开始的,很多人都知道一个ID:茅台03,当年有3个人03年在论坛上讨论看多茅台,讲了一系列理由,之后一一兑现,我初学股的时候回顾了他们当时的讨论,觉得受益匪浅。当时04-05白酒其实大多数没涨,只有茅台上涨,因为茅台是5年陈,茅台从99年开始扩产,而且扩产量极大,因此到04年扩产的产能就出来了,而茅台不愁卖,所以单就产能扩张从04-09年业绩就能涨几倍(具体几倍忘记了好像产能扩大5倍吧),之后还叠加了涨价,所以03-07年茅台是最牛的白酒。但是09年到11年茅台其实不算很牛,不信可以去看看金种子酒,所以一直只知道茅台的人其实对白酒的理解是不够的。当时就是因为一线白酒大幅提价,让二三线白酒也有了涨价空间,同时因为二三线白酒不受产能限制,只要营销做得好就能量价齐升,于是它们当时的业绩弹性远高于一线白酒,而一线白酒的业绩增长仅仅来自于价格提升了。然后白酒就一路一线涨完二线涨,二线涨完一线涨,到了2011年底当大家都不相信上海房价还能涨的时候大家却笃信茅台能永远涨!于是出现了一批白酒价格暴涨( 不得不说茅台理性,没有乱涨),茅台的零售价直接从900多飞到2000块,无数人开始屯茅台,不是为喝,是为投资!连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这么做了,你可想而知经销商会如何,如果你是经销商,你胆子小没囤货,那个囤货的分分钟成本比你低20%以上(茅台除外),你能不眼红?所以当时看到白酒这价格就知道库存会到极限,2012年下半年肯定完蛋!为什么不是上半年,因为白酒的业绩结算是很多前一年四季度的酒结算到第二年一季度,而第二年一季度又还是旺季,前一年一季度又是低价,所以业绩肯定一二季度暴增,但是到3季度大家就会发现提不了价了,股价预期又超级高,所以我在1月就敢预言白酒下半年一定会崩,这跟2010年的医药股多么的相似!

接着再看2013年上半年的抱团股,比如杰瑞,富瑞,欧菲光,歌尔,大华,海康之类后面崩,首先,这些崩掉的股里只有海康是错杀,其他都杀对了,杰瑞因为中石油反腐挂了,富瑞因为中石油腐败挂了(中石油在LNG最高位签长约巨亏到受不了了于是利用垄断地位强迫国内天然气大幅提价导致富瑞的产品完全没用武之地了),欧菲光跟歌尔都是最高速成长期过了,尤其歌尔开始业绩低于预期,欧菲光则是估值打到极高横着消化估值,之后业绩不达预期跌一波,大华则是因为反腐导致行业增速大幅下行,因为大家看到觉得大华完蛋了,这个行业又100%增速增长了那么多年,估计行业要挂了,所以把海康一起杀了(还有个原因是风格也切换了,但是前者是主因,因为后来海康继续大涨,大华涨幅远小于海康),为什么海康会是错杀,那是因为海康本身公司足够优秀,虽然估值被杀了,再也回不到历史高位估值,但是硬生生靠开拓新领域把自己利润顶上来,变成了又一个类似格力上涨过程的公司。但是海康错杀这事情是要事后验证的,在当时只知道行业增速肯定下行,公司市值也大了,市占率也高了,一旦开始杀会杀到哪儿不知道,所以其实是非理性行为,只有杀下来了大家才能理性看待它。(15年初杀到10倍左右,当时也觉得是机会,不过我还是选了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因为风格就在那边,短期收益率会更好)

接着看2015年互联网股崩盘,这很简单,第一,本来就没业绩,就是趋势投资,一旦趋势线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砸,第二,大家一致期待双降,一路把预期打进股价,到5月我当时也警告过6月不会双降,当心这个预期落空,第三就是保险大量赎回。说白了就是趋势投资趋势线破了,没用基本面支撑,跌越多卖的人越多!

以上我还漏了一个2008年银行,地产,券商,保险抱团为什么崩盘的以及2011年建材,机械抱团为什么崩盘的,我这边已经很晚了,所以懒得写了,周期股都是因为流动性收紧,PPI转向的预期么跟五朵金花一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抱团股崩盘原因细分的话有2个理由,周期股的理由是紧缩预期,PPI下跌兑现预期的恶性循环(因为PPI是周期股业绩领先指标),成长股的理由是预期极高,结果业绩增速开始拐头,不达预期!但是其实综合起来就一个理由,就是之后业绩增速会下降甚至业绩会从高增长变成负增长,于是大家散伙了,比如去年的网宿科技!只有一个海康威视有一定原因是因为风格切换!

那就简单了,不用扯什么机构抱团不抱团,熊市不熊市了,只要考虑这些股的业绩跟估值是否匹配,以及风格是否会切换就够了!首先,我相信现在几乎没人会认为这里是历史大底吧?既然不是历史大底,风格自然不会切换(事实上历史大底风格也不会切换,就如历史大顶风格不会切换一样,比如股灾后大家还是喜欢炒TMT,半山腰才是风格切换的位置,所以今年风格切换过来了)。其次,一次风格切换会持续很长时间!接着,现在抱团的白马里你们真的选不出几个甚至十几个未来3年还能维持比它现有估值高的增速的公司?最后,白酒是周期股,你们一边看通缩一边看紧缩又或者一边看通胀,一边看白酒跌,这真的大丈夫(带旧不)?

说完,睡觉,记得打赏,熬夜写很累的!

PS:受到IOS版微信关闭赞赏功能影响,苹果用户可以扫描下图任一二维码随意打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