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剃发令、屠城更为残暴,绵延整个清朝,努尔哈赤为子孙埋下祸根

 每日汉字 2020-09-11

谈到满清,人们就会想到清朝的剃发令、屠城等等弊政,其实这项制度远比剃发令的危害要大。该制度是开国君主努尔哈赤亲手制定的,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项制度会让满清王朝灭亡。

(影视剧中的努尔哈赤)

这项制度就是逃人法。

这项制度有一个背景,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后,开始和明朝开战。当时,努尔哈赤缴获很多汉族战俘或老百姓。当时的处理办法简单粗暴,努尔哈赤将这些人分封给了各旗做奴仆。

这些仆役就是满洲人的奴隶,接受残酷的压迫。这些奴仆属于旗民的私有财产。《清律》中是这样规定, 强盗杀伤人者,奴婢亦同良人;私贱被放为民后其主仍压为贱时,可自理诉;如侵害财物,则略同常人法。罪主籍没时,财产与奴入官;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奴婢不在其内;买卖及质债奴婢,并不为罪;妄认或错认奴婢,视同妄认或错认他人财物。

从这些规定中,我们能够看出,在满人眼中,奴仆就是等同于自己的私有物品一样。后来,努尔哈赤又对这些奴仆做了进一步的规范,提出可以买卖奴婢(奴仆):“各旗买人,俱令赴市买卖”,其“在京者于大、宛两县五城兵马司用印,在外者于各州、县用印”。

(清朝奴仆)

后来,努尔哈赤发现,很多奴仆不看满人的压迫,经常逃跑。于是,努尔哈赤在1626始颁《制止奴仆逃亡法》,后来人们简称为《逃人法》,对这些仆役外逃做了严格的处罚规定。

逃人法归纳起来,有这么几条。

1、擅自离开部队或庄屯的奴仆即为逃人,拿获之后即行处死。

2、后来,发展到仅有逃亡念头之人也认定为逃人,将逃人的范围扩大。

3、部落内部收留逃人者以盗贼论处,部落外收容者则被征讨,以儆效尤。

4、沿边建垒以防范逃亡。

在这种高压统治下,奴仆逃跑的现象减少,为满清补充了很多兵源。

(多尔衮)

入关后,这种措施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汉族人占据着很大的人口比重,人人不满清朝统治阶层的压迫,所以皇太极在承袭前朝惩治逃人和窝逃者规定的基础上,作出一些适应当时状态的转变。

在惩治逃人方面,取消了有逃亡嫌疑即定为逃人的规定,并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缉捕逃人措施,这些使得汉人奴仆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

但是,顺治时代,逃人法开始严厉起来。顺治时代,制定这些政策的摄政王多尔衮,他规定逃人窝家正法,妻子家产,籍没给主。凡逃一次者面上刺字,二次者正法。后来,又改为窝犯免死,责四十板,面上刺字,家产、人口给予八旗穷兵。

后来,多尔衮出台《督捕则例》,规定逃人逃亡前两次均处以“鞭一百”,第三次逃亡被拿获正法,窝逃者正法、家产籍没,家人流徙关外给八旗穷兵为奴,并于兵部之下置督捕衙门专司其职。

(康熙影视剧照)

《逃人法》从法律的界定,规定部分汉人成为满洲的奴仆,从而让部分汉人失去了自由,成为清朝的奴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些人为了自由身,开始长久的和统治阶级对抗,从而为满清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这个制度,后期处罚力度有所减轻,康熙七年规定三次逃者,绞监候。二十二年又复准,三次逃者免死,发往宁古塔与穷兵为奴。乾隆八年定,不知为逃人误行容留者,六个月内免议。嘉庆六年又定,三次逃人发往黑龙江等处当差。对逃人及窝主的惩罚,日益宽弛。

整个清朝,《逃人法》从未取消,汉人也开始了长久的抗争,加大了阶级矛盾,远比剃发令更残酷,对清朝王权的统治危害也最大。

(每日汉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