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与神——论职业经理人的人格修炼

 酒窝110 2017-05-15



我这里不是想重复一千多年前范缜和僧人们关于形和神的讨论,而是想明确一个观点:在职业经理人的生涯中,他人格修炼的成果所起的作用将远远超过他被赋予的权势和伟岸外形所起的作用。

《庄子·德充符》中讲了一个故事: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却和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问孔子:王骀被砍去了一只脚,是个残疾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孔圣人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虚而往,实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为什么呢?孔子说,王骀“命物之化而守其宗”、“游心乎德之和。”因为他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他让自己的心思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忘形、忘情浑同之德的境域之中。《德充符》中,和王骀一样的还有叔山无趾、哀骀它、支离无脤、大瘿,都是形貌丑陋而“道”与“德”充实的人,他们因此而获得无比的崇拜和拥戴。这就是人格的力量。


在商业世界中,不少人认为讲人格、讲品行和修养是迂腐的事情,因为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在市场上靠狡猾和阴狠方能取胜。这种见解的误区至少有两个:一是志趣狭隘,没有在生活、人生的大视野中来审视自己的经营行为,我们前面说过,我们是为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在工作,目的是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享受过程中的乐趣,玩阴招、损招即使能取胜,对心理正常的人来说无乐趣可言,更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相反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要不然怎么那么多睡到半夜良心不安从而佞佛的老板呢?二是目光短浅。狡猾和阴狠有时能取得小战役的、小范围内的成功,却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在世界企业五百强中,我们几乎找不到靠狡猾和阴狠做大做强并走出国门的;而且,这种手段的取胜是对商业世界秩序的极大破坏,阻碍的是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哲人对人格修养有很深入的研究,孔夫子的教导是“仁”——“ 忠恕”,孟夫子的教导是“仁义礼智信”,老聃学说的是“与道玄同”,庄周的教导是“无功”“无名”“无己”;荀子讲“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门修养功夫,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体会、修炼。

从经理人为人处事的现实出发,我想说的是一些浅近的、作为经理人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修养:

1. 和人相处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语言行为得体,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他人,不强人所难。

2. 讲事情逻辑思维水平高,以理服人。目的、利益、关系、方法不胡说,从更多角度考虑各方面的愿望。

3.个人魅力强,有磁力,容易也善于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影响力,在任何地方都能使多数人认同自己。

4. 不被环境左右,善于科学、规范、有效地制造游戏规则,使人接触有安全感、归属感。

5. 勇于面对误解或错误的看法、说法,持积极的心态,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着想,快乐的忍辱负重。

6. 在自己得意或有点成就时,不沾沾自喜,不逞霸,冷静的研究不足之处,把成绩当偶然,保持一颗归零的心。


修养往往从最细节的地方得到充分和真实的体现。英国人强调绅士风度,其往往表现在待人接物上显得彬彬有礼。比如在他人取款时自动后退几步,上车时主动为他人开车门,把能观赏到景观的座位让给他人等等,无不在细节间流露自身的君子风范和修养。17世纪的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兴贵族阶级也正是在“绅士教育”思想影响下,大胆追求物质财富,善用知识与智慧开拓海内外市场,善用理智与法律保护自身的财产与安全,并具有勤俭和节制美德的人,使得绅士风范被人津津乐道至今。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一段话,最后我想拿出来与大家共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在我们拥有一颗进取之心的同时,还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也就是要淡泊名利,理智澹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不心浮气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平常心,也是一种人生修养。



关注高级人才事务所,智慧相传时时得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