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汤(伤寒论) 组成:黄连、甘草、干姜、人参、桂枝、大枣、半夏 主治:热陷少阳,渐涉太阴,与湿饮相搏所致之腹痛、呕吐。多见于急性胃肠炎,胃窦炎、消化性溃疡急性期。 腹形:不定 腹力:不定,但一般不十分软弱。 腹证:1、心下痞·痞硬 2、心下至脐上压痛,有时可见脐旁压痛 除腹证外,尚有以下几点外证为本方特点: 1、舌苔白微黄腻而润,越往里越厚 2、脉大体寸浮而关尺沉弱 相关方剂: 1、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类似,是以桂枝代替黄芩而成。因此两方腹证上亦十分相似,但黄连汤德腹部压痛可以更靠下,到达脐周,而半夏泻心汤一般仅存在于心下。此外,黄连汤主腹痛、干呕,半夏泻心汤主心下痞、下利。 2、本方也可以看成是桂枝人参汤的阳面之证,桂枝人参汤是纯里寒湿兼气上冲,本方则是在此基础上兼有心下邪热,故形成上热中寒的状态。但从现有资料来看,本方的上冲表现并不多,仅有干呕或呕吐、心烦等。 3、本方与黄芩汤关系见于黄芩汤条下。 腹证解析:本方病机为热邪内陷少阳焦膜,兼太阴里寒湿。故具有少阳中焦焦膜郁热所致的心下痞·痞硬。这里的腹部压痛是里寒脉络不通所致,并非拘急而痛。一般认为本方的桂枝主要用来温散里寒,并不针对上冲和表证,故常无上冲和表证表现。但如果兼有表证和上冲,则用本方也是合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