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5页

 海底丛林 2017-05-15
    按:口腔溃疡属中医学的“口疮”、“口糜”、“口疮”等范畴,《金匮要略》称之为“狐惑病”。《素问·气厥论》说“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使,上为口糜”,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热,心火、湿中阻和肾阴不足而致热毒内攻,脏腑受损,湿热久停,熏蒸气血而致肉腐失养形成口腔溃疡。其反复发作,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的证候。虚证多由胃气虚或过用抗炎药物与苦寒清凉之品而致清阳不升,阴火不降,阴火乘虚上炎,熏蒸于口而成此证;实证多由心积热,腐蚀口腔而形成溃疡。故本病总以元气亏虚为本,虚火上炎为标,治疗应攻补兼施,寒热并用。《金匮要略》狐惑病说“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该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具有益气坚阴、标本兼治之功。方中黄连、黄芩苦寒降泄以除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以散其寒,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以补其虚,诸药合用,甘温升补与苦寒降泄并用,具有标本兼治之功。现代药理学认为,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黄连有抗病原微生物及抗原虫作用,且抗菌作用复杂而不清楚;黄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抗病毒、抗过敏作用;干姜有镇静、抗炎、抗凝和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诸药合用,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做血糖检查,正常,晨起困倦明显,背部近7-8月不断起痤疮,眼结膜稍红,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为湿热阴伤,气虚受风,给予半夏30g,黄芩10 g,黄连3g,干姜12g,党参15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2007年3月22二诊:症状大减,留有晨起便干、困倦,多梦明显;上方加柴胡12g,川楝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2007年3月28日三诊:症状又减,给予半夏30g,黄芩10g,黄连3g,干姜12g,党参15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10剂。随访,现已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