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型病例 ※ 侵袭性垂体瘤

 panyunbo 2017-05-16


病史:男,30岁,进行性视力下降1年,加重伴头晕、头痛3月。

MRI表现:鞍区及左侧鞍旁巨大占位,形态不规则、呈菜花状,T1呈稍低信号,内见团状高信号,T2呈高信号,信号不均,边缘及内部见低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灶包绕双侧颈内动脉,正常垂体显示不清,向下侵入蝶窦,累及斜坡。病变向上突破鞍隔,第三脑室及侧脑室受压,中线右移。

诊断:侵袭性垂体瘤。

小结:垂体腺瘤在大体形态上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0cm)、大腺瘤(直径>1.0cm)和巨大腺瘤(直径>3.0cm)CT平扫见鞍内及鞍上池处圆形或类圆形等密度(63%)或稍高密度(26%)肿块。

MRI表现为正常垂体结构消失,鞍区或/和鞍上占位,呈长T1长T2信号,肿瘤密度/信号多较均匀,可因坏死、囊变和钙化而致不均,钙化少见。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性或环形中度强化。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膈,在冠状位上为哑铃状称之为“束腰征”;侵袭性垂体瘤具有恶性病变征象,表现为病灶体积多较大,形态不规则,内密度/信号混杂,可伴出血、坏死及囊变,向上侵犯鞍上池和视交叉;向下侵犯蝶窦;向两侧侵犯海绵窦。

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