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性别歧视最严重的发明

 汉青的马甲 2017-05-16

Vida Espiritual

来自利维坦

00:00 04:12


利维坦按:在维多利亚时代,嗅盐那可是上流社会淑女们的必备之物。它被广泛用于唤醒昏倒的妇女,以至于警察也经常随身携带嗅盐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人们认为女性应该是孱弱小巧的,当看到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就应该昏厥过去,那才是上等女人,所以身边应备有嗅盐,以便可以马上“苏醒”。在二次大战期间,嗅盐也被广泛使用,英国红十字会将其作为急救箱的首要物品。



文/JR THORPE

译/夏夜夜夜

校对/凤梨

原文/www.bustle.com/p/the-most-sexist-inventions-of-all-time-51885


纵览关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记载,即人类发明史,有两件事显而易见:一是人类是极具创新精神的种族,我们几乎能解决一切问题,无聊了还能发明新问题供自己解决;二是发明其实是种考察社会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有趣——通过人类社会授予专利并沿用至今的东西,我们能深刻了解当时的技术水平,以及人们看重什么,认为什么需要改进和帮助。某种发明的不断改进有时能带来非凡成果,有时也能揭示人们心底极为恐怖的想法,这些想法与如何待人——尤其是如何对待女人有关。


对于真正性别歧视的发明,一言以蔽之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有反女权色彩的产品往往有着更复杂的历史。紧身胸衣就是个例子(参看利维坦之前的《你对紧身胸衣的了解或许都是错的》),并不是男性为了让女性低自己一等而强迫她们,反而是女性自己普遍都乐此不疲地穿上了这件复杂的衣服(提醒一下,女人当然也可能用性别歧视的方式对待自己)。其他产品,特别是化妆品产业的产品本身并无性别歧视之意,也没有压制女性的特质,而是在市场营销阶段才变成这样。这些情况都有点儿复杂。然而,某些发明却无可辩驳,就是赤裸裸的严重性别歧视。所以值此庆祝全国发明家月(National Inventor's Month)之际,请记住,创新是把双刃剑,可为善,亦可作恶。


为歇斯底里的女人们准备的嗅盐

 图片来源:玛格丽特·热拉尔(Margeurite Gerard,18至19世纪法国画家兼蚀刻师)


嗅盐这一概念最早由古希腊人提出,旨在唤醒术后昏迷和受惊昏倒的人,但其有效成分的精华直到17世纪才在欧洲出现,因为当时人们发现了从雄鹿角中提炼氨的方法。而到了19世纪,嗅盐成了人们眼中全世界所有女性的必备随身物品,其原因在于一个非常奇怪的理论——子宫会四处游荡【译注:嗅盐是一种由碳酸铵和香料配置而成的药品,给人闻后有恢复或刺激作用,特别用来减轻昏迷或头痛。它的唤醒机理是,嗅盐所释放的氨气,会刺激人体的呼吸器官(鼻子、肺等)粘膜,使得呼吸运动加剧,从而使人苏醒。17世纪人们从鹿角刨片中蒸馏出了氨水溶液,因此嗅盐也称“鹿角酒”】


这种理论认为,女性生来反复无常,而且不比男性健康,且解释这部分原因是女人的子宫会在体内自由游荡。



古希腊医师阿莱泰乌斯(Aretaeus)是这样解释的:“子宫很像独立于女人身体的动物,因为它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体内四处游荡,行踪不定。此外,子宫还喜爱香气,厌恶臭味,它会趋向前者,远离后者。”


然而到了19世纪,“四处游荡的子宫”这个概念虽然有点过时了,但似乎仍诱导人们认为女人心理很脆弱,所以一有情绪或遇到吓人的事就会昏倒,这时她们就需要一剂强效嗅盐来平复心情(更原始的说法是让子宫归位)四处游荡的子宫最初被视为“歇斯底里”的原因,这项针对女性的控诉可谓声名远播。19世纪,对受任何一种紧张问题困扰的女性,医生最爱的诊断就是“歇斯底里”。女性如果没有随身携带嗅盐,就很容易受到其脆弱心理及虚弱体质的影响。


浸水椅和泼妇口钳

图片来源:威廉·安德鲁斯(William Andrew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