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8日,安徽六安两座战国大墓南墓主棺起吊现场,一口保存完好的弧形主棺棺盖在两层重达十几吨的外椁板被拆分,吊出后重见天日,令现场考古专家和众多媒体,围观群众惊叹不已。 当日上午10时起,在安徽省考古所专家现场指导下,一台大型起重设备开始起吊位于六安一在建工地的两座战国大墓主棺。17时30分许,南墓第二层椁板盖被顺利吊出,露出内棺真颜,令现场考古人员惊叹的内棺与北墓稍小的主棺在形式上有明显差异,北墓棺盖为四方形,而南墓主棺盖呈圆弧形,棺盖两边有四只大铜环,棺底还散落当时吊棺的绳子,椁板下木质卯榫边还首次发现多块燕尾形金属固定构件。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弧形棺盖与现今的棺盖几乎相同,而在战国墓中出土如此精致完整的弧形内棺和燕尾形金属固定构件十分罕见。 因当日天色已晚,内棺定于4月19日上午起吊运至六安博物馆开棺,规格很高的墓主身份开棺后有望得到考证确定。
|
保存完好的弧形主棺棺盖在两层重达十几吨的外椁板被拆分吊出后重见天日
|
|
完好无损的外棺内棺令现场考古专家和众多媒体,围观群众惊叹不已。
|
|
图为主棺椁板下取出的十分罕见的燕尾形金属固定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