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国晋:中草药新卖法

 sdfen 2017-05-16
近年来,被视为传统中药主要出口市场的香港进出口贸易额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其作为世界“中药港”的作用不减当年。
在不久前香港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ICMCM)上,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以下简称“李锦记”)高级副总裁、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现任会长杨国晋简要谈了对中草药健康产品现代化的看法。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路径以及形式上,专于营销的杨国晋和与会代表分享了他的思考。

杨国晋:中草药的政策营销

时间回溯到10余年前,香港打造“中药港”计划被弃,中医药产业在香港遇冷,一蹶不振。就在那个时候,黄伯伟、陈宇龄、杨国晋等一些香港医药界志同道合的热心人士一致认为要成立一个协会,来推动香港的中医药发展,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由此而生。

2002年,该协会创办了首届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会议。如今,香港中药展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成为与香港书展、美食展并列的三大展会之一。

在协会看来,政府政策的犹豫、人才流失、学术氛围的欠缺、中医药科研教育扶持不到位,是导致香港中药创新乏力,中医药产业停滞不前的一些客观因素。

为了让更多的香港市民了解中医药,让政府与市民听到中医药行业的声音,不久前,杨国晋和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众会员决定与香港大公报合作,创设开放的园地平台,推动各界对中医药的交流探讨。今年7月,大公报首期“中华医药”专版刊出。此后,每逢周五关心中医药的人士都在该版发表文章,为香港中医药行业振臂高呼。

协会的努力当然远不止这些。它在各种场合呼吁香港特区政府建立一个宏观、高层次的部门来主管中医药的发展;它为中医药学子及教育者建立研讨交流的平台;它为争取商业展览的中成药注册豁免权而不断地与政府沟通;它为推动两岸四地标准互通而不停奔走……

“中药的现代化就是质量、功效、安全性的标准化,但国际间对中药产品的准入条件一直未有共识。因此,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早在3年前与美国药典签订协议,在大中华地区引入食品补充剂认证计划,帮助提高本土中药公司的产品安全及质量,争取美国药典的认证,希望尽早实现中药产品国际化。”杨国晋表示。

杨国晋:中草药的专业营销

其实,近年来一直投身于中医药事业的杨国晋,却是从西药营销入行的。在他前半段长达16年半的职业生涯里,一直在西药营销领域深耕。

1978年,杨国晋进入葛兰素香港公司,成为一名医药代表,开启了他30余年的医药营销之路。5年后,杨国晋被提升为销售管理,之后相继做过培训经理、部门经理、葛兰素香港公司的总经理。他在葛兰素一干就是16年半。

一次巧合机缘,杨国晋结识了李锦记的老板。当时专业生产酱料产品的李锦记实现了“将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希望进入中草药产品领域,打造一种全球知名品牌中草药产品,以“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 受邀请加入李锦记,对于一直从事西药行业的杨国晋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1994年杨国晋离开了葛兰素,转而加入李锦记,开始了他在中医药营销领域的征程。这一干又是一个16年。杨国晋进入李锦记后,与同事们一起制定策略,促成了李锦记与多家科研院校的合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联合实验室。

2000年,杨国晋参与了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的创建,并从2008年开始担任协会会长。杨国晋认为:“中医药能帮到更多的人,我能够为中医药行业做些事情,有很大的满足感。”

杨国晋:中草药的文化营销

李锦记从事调味品生产百年有余,中草药的营销亦做得风生水起。李锦记开启了教育式营销模式,建立起一支“专业化、一体化、系统化”的中草药健康顾问队伍,采用对消费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方式进行产品营销。

对于中草药产品的营销推广,李锦记依托中草药的健康养生功能,通过深入推广健康养生文化从而带动中草药健康产品的销售。他们以无限极为核心品牌,在内陆设立了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限极”)。李锦记对我国几千年来传统中医药文化精髓深入挖掘,提出了“养生固本,健康人生”的健康理念。

秉着这一核心理念,企业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宣传中华养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广“养生文化进万家”专家巡讲活动、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了“无限极2010世界行走日(中国)”大型公益活动、打造全球首家网上“中华养生馆”……

“制造更多机会让消费者亲近我们这个品牌,让他们感受到养生文化是怎样的,让顾客更好地了解产品来源如何,生产过程是如何把关的,从而使其对于健康养生有更多的理解而持续地使用产品。”

2011年,“无限极”品牌当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195.58亿元,排名第49位。

2014年,“无限极”品牌价值再创新高,在,“中国五百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到368.89亿,排行榜中排名46位。三年翻一番的速度高速增长。

中医药能帮到更多的人,我能够为中医药行业做些事情,有很大的满足感。

目前香港中医药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欠缺一个统筹部门来牵头应对中医药长远发展的问题。想要发展中医药,必须有永远的创业精神。要参与中医中药的发展,永远不会太晚,机会永远都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