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江南 ?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江山携手 2017-05-16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自然,江南,吴兴,地理风貌

 

【名句】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出处】

清代·阮元《吴兴杂诗》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译注】

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它们的流向与城墙偏斜。这四条河又分出许多溪水,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

?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四条河流交错地流通。交流,交叉沟通。四水,湖州城附近有西苕溪、东苕溪,二水合成霅溪,另有一条东去的运河。

?斜(xiá):指环城的河流并不是和城墙构成平行直线而是斜斜地流着。

 

【说明】

  《吴兴杂诗》是清代学者阮元的诗作。这首诗前两句写吴兴周围河流纵横交错,分支遍及千家万户,既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也为农民进行水生植物生产交代了自然条件.后两句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农民进行种菱种稻种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生产的繁忙场面,而且反映了农民因地制宜,根据湖泽沼地水位深浅,合理安排种植品种的科学态度。诗句平易浅近,既有一种纯真自然的情趣,也有发人深思的理趣。

 

【赏析】

  吴兴即现在的浙江省湖州市。湖州自古风景如画,是著名的旅游盛地,也是作为江南风物的代表之一。湖州的南浔古镇是江南名镇,镇内景区众多,有嘉业堂藏书楼、百间楼、张石铭旧居、小莲庄等。湖州德清县的下渚湖则是江南最大的湿地风景区,江南大宅门南浔,以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德清的千年古镇新市一起成为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标志。湖州也是浙江省北部重要城市和附近农副产品集散地,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两句写吴兴地处江南水乡的特殊的自然风光。“交流”、“斜”直观地描写出了江南水系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江南地域广袤,水域多广,不同水系相互之间错综复杂,棋盘罗布,所以成就了江南水乡之美名,同时,这无限的灵动的水,也给江南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生机。一个“抱”字,很有亲切感,将苕溪、霅溪、苎溪、吴兴塘四水拟人化,表现出了四水养育了一方之民、具有母亲和蔼可亲的性质。“散作”是分散的意思,由于水域不规则,排列又没有规律,所以江南人家的房屋也是攒三聚五,仿佛天然散成的一样。“千溪”和“万家”写出了江南水之多和民之众,衬托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江南又称“鱼米之乡”,百姓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作为父母官的作者,心里肯定是感到开心和欣慰的。从环抱吴兴城的四水沿河上溯,作者看到的是不断分叉而形成的千溪万流,紊而不乱,画面整体上和谐而富有美感,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和百姓由衷的热爱和赞美。

  结尾两句写水乡农作及其特点,呈现出一派富庶祥和的景象。人们在水深处种菱,水浅处种稻,而在不深不浅的地方种藕。这两句描绘的是田间的各种作物互相间杂,组成了错综图案的景象。作者不说种藕而说种“荷花”,一则是因为诗本身的限制,一则也从审美角度给人留下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此外,这两句还含有哲学意味。它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依据客观规律行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样才更可能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