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在今天这个时代还有什么价值?(心智玩家的回答,150赞)

 盛_王_朝 2017-05-17

我相信,推广普及太极拳的人,特别是在全世界推广太极拳的人,都有一个梦想:哪天,人们不再热衷于练瑜伽,而是都来练太极拳,打太极拳变成一种时尚、流行……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太极拳在全球范围的普及程度和瑜伽一样了,甚至超过了瑜伽,是因为太极拳更具搏击的优势吗?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来问:

消费者是因为什么原因,会像曾经选择瑜伽一样选择太极拳?是因为太极拳更具搏击的优势吗?

要把这个问题看明白,我们还真不能简单地从太极拳的角度去认识。因为正确答案并不在「对太极拳的传统认识」中。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视角去认识。

太极拳,看似只是一项民间武术,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但是,放到「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去看,太极拳的出现,是有其历史作用与使命的,甚至可以说,太极拳就是为了「人类即将迎来的全新文明」而存在!

一、先让我们从现代文明的进程来看:

这里有四位科学大佬,现代文明的进程基本上就是由这四位科学大佬推动的。

第一位科学大佬是「哥白尼」,「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人类从蒙昧的中世纪的《地心说》带向了浩瀚的宇宙……

第二位科学大佬是「牛顿」,「牛顿」的《经典力学》对人类的意义在于,「牛顿」所描绘的浩瀚宇宙,是一个「单一的、刚性的时空世界」。

「单一的、刚性的时空世界」意味着什么呢?

在「单一的、刚性的时空世界」中,上帝不可能存在的。于是,现代无神论出现了。既然上帝不可能存在,那么,人就是这个世界中最高等的生命,代表上帝行驶权力的君主就要还政于民,于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君主立宪制、民主、法制、人权、自由贸易也都出现了……

现代人类所有的理念、思想,其实都是源自于「牛顿」的世界观:「单一的、刚性的时空世界」。我们可以去查一下,现代文明中再厉害的思想家,都出生在「牛顿」之后,「单一的、刚性的时空世界」都是他们思想的假设前提。

第三位科学大佬是「爱因斯坦」。他在科学上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发现这个单一结构的时空世界,并不是刚性不变的,是柔性,有弹性的。

不管「爱因斯坦」在科学上有多了不起,他的发现依然是基于「时空宇宙是单一的」这一前提。相对于「牛顿」的发现来说,「单一的、柔性的时空世界」并不具最彻底的革命性。

第四位科学大佬是一群《量子论》科学家的代表:「玻尔」,我们现代人类享受的网络、IT、电子技术都来自于量子科学,没有量子力学就不会有现代生活。但是,量子科学所打开的科学世界,太玄妙、太不可思议,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经验……

其中,最不可思议的科学假说就是,我们所存在的时空世界,并不是单一的时空世界,而是由多个时空世界组成。这其中既存在着「平行结构的多时空世界」,也存在着「重叠结构的多时空世界」。

「平行结构的多时空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并不大,因为是平行关系,多时空世界之间没有关联。

而「重叠结构的多时空世界」,则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大,这是具有颠覆性的认识,就好比当初的《日心说》对《地心说》的颠覆一样!

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用科学的观点来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医、武。

先假设:儒、释、道、医、武,也是某种“科学”。那么,这种“科学”存在的“物理学”背景是什么样的呢?

「单一结构的时空世界」不管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都没法解释儒、释、道、医、武。

而能把儒、释、道、医、武统统「一以贯之」解释通、解释透的,唯有「重叠结构的多时空世界」(下面简称:重叠世界)。

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医、武的“物理学”背景是「重叠世界」的。

「完整的世界」是一种「重叠世界」的结构,这在《量子论》出现之前,是无法想象的,想了也只能当做一种科幻。

但是,2015年《量子论》得到了科学验证以后,「重叠世界」成为一种全新的科学假说。

人类科学从《地心说》、走向了《日心说》,之后认识到了「单一的、刚性时空世界」、「单一的、柔性时空世界」,下一站便是「重叠世界」。

二、发现「重叠世界」

科学家可能需要花点时间去验证「重叠世界」的存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却已经为人类保留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基于「重叠世界」原理的应用体系。

上图这个甲骨文「天」字,就是「重叠世界」的象形。(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本文最后会有链接,这里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个「天」字的下半部,是个四肢向四周伸展的人体象形,表示人体所在的可以无限延伸的时空世界。上半部的方框,表示另外那个重叠存在的时空世界。

「重叠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所熟悉的阴阳八卦图。其实,就是「重叠世界」的结构展开图。

「完整的世界」是重叠结构的。「完整的人」,当然也是重叠结构的。下图,就是我们根据古文字所描绘的「完整的我们」结构图:

「完整的我们」拥有三层体、三层意识!

上图左边的甲骨文「人」字,表示我们能感觉得到的肉体。在这个肉体上带有道家所说的欲神,也就是佛家说的遍计执性,弗洛伊德说的本我意识。

上图中间的甲骨文「身」字,表示与肉体重叠存在的那个体,这个体我们就称之为身体。在这个体上带有道家所说的识神,也就是佛家说的依他起性,弗洛伊德说的自我意识。

这两个重叠存在的体,都不是「真正我们」,只是「真正我们」的载体,「真正我们」存在于身体中,而且,不是一个生命,而是一个生命团队。

上图右边的古汉字「思」字,就是这个生命团队的象形,「思」字的上半部表示「真正的我们」,这个「真正的我们」在道家学说中就是元神,在佛家学说中就是如来藏、真如自性、圆成实性,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就是超我。

「思」字的下半部表示无意识,其中包括了前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统称为「心」,其中,潜意识就是佛家所说的「真心」。

这里,再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心智系统」的概念。

既然,完整的人是有三层体、三层意识组成的,那么,不同的意识与不同的无意识相组合,就形成了两套不同的心智系统。

第一套心智系统,是人类在娘胎中有了意识反应以后,就一直在用的。这套心智系统由「欲神意识、识神意识与前意识」组成。

第二套心智系统,由「元神意识与潜意识」组成。

不经过专门的心智系统转换训练,人只会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

……

在了解了「重叠世界」、在「重叠世界」中完整的人以及两套心智系统之后,现在可以来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医、武。

三、重新认识儒、释、道、医、武

1、我们先来看一下佛经。不管佛经有多么的浩瀚,释迦牟尼佛都只讲了一件事:转换「心智系统」,通过转换「心智系统」,让「真正的自己」从重叠结构的载体中觉醒过来,最终实现摆脱这种载体的目的。

佛教中的《唯识学》非常深奥、庞大,但是,我们如果用心智系统转换的角度去看,《唯识学》一下子变得非常的清晰、明了。

2、《道德经》虽然没有佛经浩瀚,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他里面所涉及的面却非常广泛,有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有关于描述另外那个重叠世界的,有关于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原则的。但是,不管涉及的面有多广泛,老子都是围绕着「重叠世界」的基本原理在论述。

3、孔子的儒学与释迦牟尼佛的佛学其实很相似,释学是让人脱离世俗社会去练习心智系统的转换,而孔子的儒学则是教人,在日常的世俗生活中练习心智系统转换。

《大学》就是一本非常系统、完整的、在日常世俗生活中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科书。请看《大学》的结构图:

《中庸》是孔子对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讲解,而《论语》是孔子以及学生对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的点评、心得。

4、我们来看这几年争议非常大的中医。

西医所针对的人体,就是肉体。因为西医科学属于现代科学,TA的假设前提都建立在单一结构世界的基础上。所以,TA所认识的体,也只能是肉体。

而中医属于中国古代科学,中国古代,在甲骨文的时候,中华先贤就已经认识到了「重叠世界」,所以,在真正中医的眼里,一个人的完整的体,不仅有肉体,还有一个隐藏的身体。

而且,中医认为造成肉体上的所有病症的根本原因,并不在肉体上,而是在隐藏的身体内。

所以,西医用解剖学去找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经络穴位,根本就找不到,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时空中,中医直接针对的是另外一个时空世界中的身体。

所以,很多老中医说,中医能治病,但治的不是病,而是调整平衡。就是这个道理。

5、最后,我们来讲讲中华传统武术,中华传统武术种类太多,我们这里结合这几天的热点,主要谈太极拳。

西方的拳击、自由搏击,和TA们的医学一样,针对肉体进行训练,训练肉体肌肉的击打力量、抗击打承受能力,以及大脑的反应能力。

而太极拳与中医一样,TA所训练的,主要不是肉体上的肌肉以及大脑的反应能力,而是训练隐含在另一个时空世界中的身体以及心智系统转换。

所有的太极拳在练的时候,拳师都会讲「放松」、讲「用意不用力」。「放松」、「用意不用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那个隐藏的身体,而不是肉体。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真正练成了太极拳,TA使用的力量,并不是肉体肌肉上的力量,而是来自另外那个隐藏的身体上的「能量」,太极拳练家把这种「能量」称之为:劲。

一个人如果真正练成了太极拳,TA使用的感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真正练成太极拳的人,使用的不是普通人的第一套心智系统,而是非常了不起的第二套心智系统,第二套心智系统的感知能力非常了不起,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至诚之道、可以先知」。这句话放到太极拳的实战中,就是可以提前感知到对手的心理、动作。

大家想一下,一旦用了第二套心智系统,一个人就有了超凡的认知能力,这种超凡的认知能力要远远超过普通反应能力的速度。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对手站在这样的太极拳手面前,不就和一根木桩差不多吗?

所以,真的要练成太极拳,《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是太极拳师训练心智系统转换很重要的心法。

上面,我们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医、武给大家大致介绍了一下。

后面重点来分享,当人类文明步入「重叠世界」时代,太极拳的价值与作用。

四、太极拳的历史使命

太极拳,与传统中医相比,对中华文明并没有做出过杰出贡献,TA只是一种民间的神奇功夫,这种功夫真正的价值并不在过去,而是在即将到来的未来。

当人类文明开始步入「重叠世界」时代,全球范围内会有更多的人开始去认识、体验「重叠世界」。

但是,人是没法直接感觉到「重叠世界」的,这在《心经》、《道德经》中都有很明确的描述。那怎么办呢?

现在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体验「重叠世界」。

一个是,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人在「重叠世界」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是人在那种极度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中的感觉。

人在游戏之外的现实世界中,而所有的感觉都来自于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角色所在的环境。在极度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中,人会迷糊,把游戏中的角色当做真正的自己,把游戏中的场景当作真实世界……

另一个就是,太极拳!

到目前看来,练习太极拳是真实体验「重叠世界」非常有效的手段,一个太极拳初学者,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学习「放松」与「用意不用力」,不用太久,就有可能体验到自己「重叠结构」的存在。

不少太极拳的初级练习者,都有过在练拳的时候,感觉两只手自己“飘”起来的那种体验,这就是内在身体在起作用的结果。

我们现在的太极拳师,对太极拳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上,既然是拳法那就是用来格斗用的,而且历史上老拳师的命都很长,所以,太极拳也可以用来养生。

其实,这样的认识放在传统的角度来看,也没错,但是,在新时代的环境中来看,那就是在扼杀太极拳的历史使命。

太极拳对未来人类来说,最根本的价值在于:

1、体验「重叠世界」中的自己

2、学会在动态中转换心智系统

有了这样的利益点:太极拳成为一种超越瑜伽的新流行,还会远吗?

心智玩家——还原人类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