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赶脚

 cocosyl 2017-05-17

赶脚,旧时汉族民间职业风俗。因以赶着驴或骡子出租供人乘骑为业,故称。流行于华北、中原、西北等地。

赶脚指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的活计;赶着牲口供人骑用的人。语出《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五鼓鸡鸣,两名夫和一个赶脚的,牵着一头骡一个叫驴都到了。"

类似如今的出租,赶脚的把驴拴于城根,有需要者就骑上它,赶脚的在后面紧随其后。

基本信息

  • 词目

    赶脚

  • 拼音

    gǎnjiǎo

  • 来源

    溧阳方言,网络

  • 释义

    感觉

 词义解释

词目: 赶脚赶脚赶脚

拼音:gǎnjiǎo

基本解释

2. [child insists on going out with an adult] 〈方〉∶指小孩硬要跟大人外出

 详细解释

 古代含义

谓赶着牲口驮载人、货。多属受雇性质。赶脚《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赶脚的营生,本来两条腿跟着四条腿跑还赶不上。”康濯《腊梅花·灾难的明天》:“ 祥保 !我跟你合伙先干一趟!我出牲口,你赶脚跑道,你说行不?”浩然《抬头见喜》:“妹子是她接来的。去那天,她故意让老二替她赶脚。”参见“ 赶脚的”。

 现代含义

四川方言谐音:“感觉”之意

有些论坛故意把“感觉”说成“赶脚”,起搞笑效果。

 典故含义一

——赶脚指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的活计。类似如今的出租,赶脚的把驴拴于城根,有需要者就骑上它,赶脚的在后面紧随其后。

 典故含义二

——指赶着牲口供人骑用的人。《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五鼓鸡鸣,两名夫和一个赶脚的,牵着一头骡一个叫驴都到了。” 明冯梦龙 《挂枝儿·送别》:“送情人,直送到丹阳路,你也哭,我也哭,赶脚的也来哭。”《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即如舍下开这个客店……只为歇那些头口,撰他的粪来上地,贱贱的饭食草料,只刚卖本钱,哄那赶脚的住下。” 王隐菊等《旧都三百六十行·搬运行业·赶脚的》:“在各城门脸,驴市口和赶驴市,均有不少赶脚的,拉着小毛驴,供人们骑用。这种赶小毛驴的,北京人都称之为‘赶脚的’。”

有句俗话:“骑驴的不知赶脚的苦”。那有驴可骑的人,不但能以驴代步,且配有鞍子、骑垫、缰绳等物,既舒服又安全。想走得快就用小鞭子抽一下驴屁股;嫌走快了太颠,就用缰绳调节一下,悠哉游哉,当然快哉乐哉。照理说你这骑驴之人,本应体谅“赶脚人”的艰辛与苦楚,不把驴子让给“赶脚人”骑也就罢了,却时不时地找“赶脚人”的麻烦,不是嫌“赶脚人”跟不上他的前进步伐,就是嫌“赶脚人”满身尘土,影响了他的形象。其实,那“赶脚的”又何尝不懂得骑驴的风光与舒服?当下他不是没驴可骑嘛!

 网络名词

“ 赶脚来自溧阳的方言,那边“感觉”用溧阳话话念就是“赶脚”,自从在溧阳贴吧传开后流行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