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正春拍 | 清丽隽永青花瓷

 天宇楼33 2017-05-17


北京东正201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2017.6.6-6.7


拍卖时间:2017.6.8


预展及拍卖时间:北京嘉里大酒店



北京东正2017春拍重要宫廷艺术专场中将推出一系列宫廷艺术珍品瓷器、珐琅器,本期将为您呈现其中部分青花瓷器。


十五世纪早期 青花孔雀牡丹纹大罐

H 37 cm

RMB:2,800,000-3,200,000



此罐瓷质,胎体厚重,阔口微敛,短颈丰肩,鼓腹至底渐收,下承平底。通体施白釉,其上以青花绘饰,口沿绘一周菱形锦地纹,肩部及底足以双弦纹分隔,内绘一周波涛海兽纹。腹部主体纹样由两组姿态各异之孔雀组成,一对翩翩飞舞于山石牡丹之侧,一对相视驻足于洞石芭蕉之畔,或张扬顾盼,或闲适恬淡,身姿袅娜,相偕而舞,颇富神韵,其间点缀祥云及花蝶,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釉面光润有泽,青花发色浓郁,底部露胎处有极淡的火石红。此器之青花色浓重处见有自然形成的铁锈斑痕迹,其青花发色尚有宣德遗风,画风也与宣德一脉相承,腹部所绘孔雀牡丹纹样沿袭于元代青花纹样,据《大明会典》记载:「明承元制,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由此可见,明代御瓷之纹样承袭元代风格,且其设计及制作皆需依据宫中「内府」创作之蓝本进行临摹。而内廷对于官造器掌控颇为严格,由会典可知:「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严谨官器流通于世,制作稍有瑕疵则被销毁,凡是上供至内廷之瓷器大多「百选一二」,而如本品之类大器更是「百不得五。」其制作完全不记工本,只为达到理想之艺术效果,满足皇室奢靡需求。此器之纹样尚有宣窑遗风,尤以波涛海兽纹突出,相同类型之纹样可参见清宫旧藏青花蓝查文岀戟盖罐,(《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页115,编号109)其盖部装饰之海水纹与本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源流及传承。而腹部所绘孔雀牡丹纹样,可参见该书编号174至176号,装饰主体与本品略有不同,但风格及装饰手法相近。另天民楼亦入藏有孔雀牡丹纹大罐,皆可与本品互为参照。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编号174-176

2.《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26页,编号48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鱼浅

D 59 cm

RMB: 600,000-800,000


鱼浅康熙初年始创,延续至清代晚期,其形似木盆,较之缸而稍浅,《饮流斋说瓷》载:「瓷缸大者养鱼,小者置之案头可作为清供之用。」此鱼浅以瓷为胎,体量颇巨,修胎考究,造型规整,胎体坚韧细密。外壁以白釉为地,其上通腹绘同花同向之缠枝莲纹,纹饰繁缛华美,层次分明,连续而流动的线条颇富韵律感。



除本品外,乾隆时期亦有掐丝珐琅制、木纹釉及单色釉等各色鱼浅,尺寸、器形亦与本品相类,可参见中国国家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之馆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页26、27,图15;《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页92,图57)。如此巨大的尺寸成器及其不易,正如《景德镇陶歌》所云:「大器难成比践形,自非折挫总竛竮,要知先立功夫在,不止炉中火候青。」可见大器做坯及炉火控制皆非寻常伎俩,而如本品之发色纯正,器形完美者更难能可贵。

参阅:

1.《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27页,图15。

2.《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上海博物馆,1989年,第92页,图57。

3.《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紫禁城出版社、二木出版社,1993年,第197页。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盉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H 27.5 cm

RMB: 380,000-450,000


壶取商周青铜酒水器「盉」之造型,广口外侈、阔颈、圆肩、深腹,前后设直流及曲柄,下承四柱足;盖微凸,上设一钮,造型秀雅端庄。通体以青花为饰,盖面、颈部、四足、肩部以一周回纹分隔主体纹样,腹部装饰莲托八吉祥纹,八宝居于莲花之上,排列疏密得当,衬带婉转,颇具动感。纹样绘工流畅自然,青花发色纯正,并采用乾隆时期流行的「点涂法」以仿永宣苏麻离青之效果。器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盉作为盛酒器和盛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乾隆一朝摹古之风兴盛,清宫内外皆崇仰三代古物,其中以瓷仿铜为当时常见之法,此件即为乾隆时期摹古之作。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四月十八日,司库刘山久、崔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宣窑青花八吉祥高足壶一件,传旨:着交唐英照此壶样式花样,多做几件,得几件并原样先送来。钦此。」并「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大官釉高四足茶壶、宣窑青花八宝高四足茶壶各一件,传旨唐英烧造。」此处所载高足壶即为盉,嘉庆、道光两朝均作为大运瓷器品种烧造,道光时期清宫谨遵道光皇帝节俭的治国思想,奉旨停止烧造「不急之务」的十六种圆琢瓷器,此类器为其中之一,故此类器形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御瓷有所烧造,其它朝代不见,尤显珍贵。

参阅

1.《清康雍干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1986年,第101页,图71

2.《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2013年,第175页

3.《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西藏博物馆,2004年,第116-117页

4.《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296页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大清乾隆年制

H 38 cm

RMB:1,400,000-1,600,000


有清代宫廷御瓷的一些品种与器形始终前后相袭,每朝必备,每岁必制,旧档称「岁例供瓷」,青花赏瓶是为一例。赏瓶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的喜爱。其器形为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由于其青花彩料与缠枝莲纹,谐音「清廉」,故而经常被用于赏赐下臣,含「谨慎劝诫」,为官清廉之意,又名赏瓶。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亦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档案中之「赏用瓷瓶」即应指赏瓶。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瓷器之经典品种,一直延续,烧造至宣统朝,并以乾隆一朝最具代表性。



此瓶撇口,长颈,球形腹,圈足,颈部轮廓秀美,腹部浑圆,圈足外撇,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器形规矩,胎体匀润。通体至上而下以青花绘饰九层纹样,自口沿及肩部分绘江崖海水、如意云头、变形蕉叶纹,自腹部起绘饰回纹一周,其下为缠枝花卉纹及如意云头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双缠枝莲纹,近足处饰变体莲纹及卷草纹。纹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青花色泽雅致,浓淡相宜。



乾隆朝青花赏瓶器形,纹饰略有不同,大抵可分两类,一类单层什锦花卉纹赏瓶,肩部凸起三道弦线,上腹硕,下腹渐收,其样式仿雍正赏瓶;另一类为乾隆本朝的新式样,腹部缠枝莲纹为双层,肩部无凸棱,但颈部线条秀美,腹部浑圆,外足端起唇边,器形更为秀美隽永,本品即为此种样式。同类藏品北京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均有入藏,波士顿美术馆亦有一只John Gardner Coolidge旧藏之赏瓶。另苏富比伦敦于2004年6月亦出售过Toguri旧藏之同类赏瓶,可供参照。

参阅:

1.《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2.《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瓷器篇(上)》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36、37页,图19

3.《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237页,图146

4.《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第233页

5.《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图179

6.《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54页,图4-10

7.《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清代官窑瓷器》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128页




清雍正 青花并蒂花卉捧寿纹盘

大清雍正年制

D 15 cm

RMB: 320,000-380,000



此盘造形隽秀典雅,胎质坚致细白,釉汁莹润如玉,盘心绘丛菊捧寿纹,外壁绘六组折枝丛菊,间以并蒂莲纹。描绘细致入微,生动流畅。以浓淡相宜之青花渲染菊花,叶片卷曲具西洋装饰风格,流露线条之美,布局虚实相济,密而不乱,欣赏之际更觉清新怡人。



雍正一朝虽只有短短十三年,但其官窑瓷器的烧造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改康熙时期浑厚古拙之风,崇尚薄巧清新之貌,图案绘制也更为清秀尔雅。本品造型小巧隽永,其纹样菊花享有「延寿客」的美誉,是经典的祝寿花卉,故而此类纹饰为宫廷寿诞之用。此盘亦有斗彩纹样,可参见故宫及大阪市立美术馆之收藏。

参阅:

1.《清朝工艺之美》,大阪市立美术馆、朝日新闻社,1992年,第33页,图83、84

2.《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66页,图143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