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果故事27-怕死

 至诚改过 2017-05-17

因果故事27-怕死
 因果篇


这个故事是佛陀在祇园精舍时,因为见到一个怯懦的比丘弟子而说起的。
相传,这个比丘是舍卫城人,曾经听闻佛陀说法而来出家,他很怕死,不论白天或夜晚,只要听到风声,鸟兽的啼叫声,或是看到枯木摇颤,就会感到死的威胁,而出声喊叫,四处奔逃。原来,他不曾想到自己也总有一天非死不可的。假如他知道自己不久也会死,就不致怕死了。正因为他还不曾仔细对死做过打算,所以怕死得不得了。

 

他怕死的心理,不久就被别的比丘们知道了。有一天,比丘们在法堂上谈论他:“听说他十分怕死,整日被死所威胁……”
“做比丘的人,不是都应该确信自己非死不可,而要仔细观想‘死’的这回事吗?”
这时候,正值佛陀进来,看了他们一眼,就问道:“你们聚集在这里,说些什么?”

 

比丘们答说,关于怯死比丘的事情。佛陀就把那个比丘唤来问道:“听说你很怕死,真的吗?”
“是的!佛陀。”
于是佛陀转向大家说道:“不要讥笑他,不满意于他。他所以非常怕死,并不是没有缘由的,那是因为他前生,曾经有过如此的遭遇。”
接着,佛陀说起一段过去的事来:从前,有一个国王,当他执政时,曾将御用的宝象交给饲象人,叫他教以不动术的训练。于是饲象的人,把象吊在木桩上,使它不能动弹,然后持枪将四周围绕起来,开始不动术的训练。象忍受不了受训练的苦,就毁了木桩,冲开人们,奔入深山去了。人们追捕它不到,只好放弃回来。

象到了山中,还是怕被绑被处死,听了风声也会战栗着怕死,拼命地逃来逃去,好像仍然被缚在木桩上,受不动术训练似的。就这样,它的身心失去了安全感,老是战栗着在徘徊。深山中的树神,看了象的失常,就在树丛中高唱起来:
微弱的树草啊!在烈风中摇曳,它却视若常事。
象啊!象啊!你若为此而恐惧,无疑地,将自我削损而死去。
树神这样地激励失常的狂象,因此它后来减少了恐惧,但潜在的恐惧心理还是在起作用。
那时的狂象就是这个比丘。怕死,并不能就不死。唯有解脱生死的人才不死。

=================================================================
学文解读

这个故事啊我觉得这个比丘,啊,恐惧心理跟咱们大家都一样,大家我看都有或多或少某些内在的一些恐惧、担扰,都有。目前我们还有一些得精神方面、抑郁方面的人来找我们打七,来解决这些问题。即使不是抑郁的,真实的,我们好像也没啥事,正常的人,其实心里也都像这位比丘、狂象一样,只不过程度轻一点点而已,轻一点。

我们可能很多人都有这个感受:出门了,走了半天,回头一想,这个门锁了没有,好像没锁好像锁了,呵呵,其实都有这种想法,回头有时候还回去看看锁了没锁,都有这种;或者说是做了什么事了,回头过去就想,琢磨半天,做了没有,都有这种现象。其实啊,这都是我们自己心里的问题,心里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这些。而且作为人来说呢,我们往往我们感知的东西是极为有限的。大家想想,我们小时候的事谁还能记得多少?一岁两岁时候的事儿,我估计没有人能记得住了,三岁、五岁的可能能记点儿,甚至我们过了一星期之前做啥事,有可能都忘掉了,去年做啥事,都记不起来了,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我们人啊,感知能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非常有限的,并不清楚,为什么。这是其中一个我们要知道的一个观念。

另外一个观念呢: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这里边说,必然有一个后果,必然有。所以我们大家很多人啊就说有这样那样的难受、不舒服、不好,或者是心里边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是什么呢?这一定是在过去造作过这方面的原因,现在来感受这个后果,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所以大家啊就说学习这个佛法,要懂这个因果道理,真实地相信佛教会我们这个道理。有了后果以后,我们不能埋怨人,埋怨佛、埋怨自己、埋怨老天,怨天尤人。这个呢不对,不对,不行,不能这样。一定要明白了因果就知道,一定是我们在过去做过,一定做过,现在只不过是表现出来了。然后呢学佛法,想办法啊要解脱,解脱自己,从这些痛苦里面一定解脱出来。
大家学习佛法了,明白佛教会我们的道理以后啊,一定要明白啊,要学解脱法、解脱之道,我们不能还在这个世间里边啊搅和来搅和去。我们在世间还做着这样那样的事,这是应该的,因为我们是在家居士,学佛法是应该的,应该承担起这些责任——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集体责任,都应该承担,但是这个心要慢慢地啊对物质呀、对社会啊、各种的欲望、追求、慢慢地要淡,要学解脱法。这个解脱法,可不是身体的解脱,是心灵的解脱,佛教讲的是心灵的解脱。不是说我们出家了,躲到深山老林里边去了,我们就解脱了,不见得,啊,不见得。我们解脱的是这个生命的解脱、生死的解脱,解脱的是我们的心灵,从六道轮回中啊彻底解脱出去,不再轮回,不再生死,这是我们要做到的事情,从佛法中啊要学到的东西。否则,很有可能我们都像这头象一样害怕。难道我们每个人不是像这头象一样在训练吗?都是被他在训练着。在家庭里边,夫妻俩不是这个管那个,就是那个管这个,反正一定得让对方得符合我们的要求;在社会上往往也是这样,在国家里边,往往也是这样。这帮人怎么认识,你就得接受人家的想法,你不接受,你恐怕就有问题,有问题。

所以学习佛法啊,一定要想解脱。否则,我们在这个社会环境里面,不知不觉就被熏习、熏染成一个样子、模子了,不由自主就被熏染成一个模子了。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习惯、看法、观点,不知不觉就接受了,接受以后,就形成我们的观点了。形成了我们的观点以后,我们就要用这个观点去要求别人,啊,指导自己。慢慢慢慢不知不觉我们也变成这个样子。而形成这个观点以后,正确吗?不正确,往往不正确。一旦说被别人……情况发生变化了,我们已经形成的观念呢,在新的情况下,就开始啊不习惯了,不安了,焦虑不安了。要不就互相争论,甚至就打起来了。实际上都不正确,都不正确。
我们修行人啊,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啥问题呢?就是解决我们心中、身口意里面过去慢慢慢慢形成、积累、养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正确的观念,尤其是不正确的观念,慢慢修行就是解决这个事儿。我们形成这个观念了,你如果想解决,没那么容易,可没那么容易啦,非常难。平时对治情况,如果简单,没有矛盾,我们还好说,一旦情况合适,机缘出现了,我们的这种习气、毛病、看法就跳出来了,就跳出来了,就开始闹开了。要不就是表现在心里面,计较上了:哎吆,这事咋回事?脑子就记下来了,放不下了,甚至几十年的事儿,很多人都记得住,几十年的都记得住;或者是到一定程度和自己不符合了,就要开始表现出来了,要闹了,要冲突了。所以啊就说每个修行人啊,我们可不要认为我们自己就彻底地没问题了,问题其实还很多,只不过我们自己已经养成习惯,不觉得它是问题了,看不见了。

所以每个修行人都要过关,过什么关呢?就是自己啊,自己内在形成的这些观念,到一定程度下,合适条件下,就会爆发。过不去关,有的人啊就痛苦、难受,过不了关,就走了,不学了,信天主教去了;有的人呢,坚持下来,就过来了。过来以后,我们就回头来再看,我们原来形成的这个观念,它是不正确的,回头就知道了,过去了就知道了。过不去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正确的,我的对,我的对,别人错,一定是这样子的。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过关,你不过关,那不行,你就进步不了,你只有过了这个关,你才能上一个台阶,进步一点,而过关、修行啊,这是个痛苦的事情。这是需要化学反应的,要化学反应的。可不是说,我们学佛就是诵诵经、拜拜忏,完了,就过去了得了,这就是修行了,不是!这都是学习的方法,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改正自己的身口意,把内在形成的习惯、观点、看法,慢慢慢慢一个一个地全部消灭掉,全部消灭掉。你不消灭掉这些东西啊,你就过不去,修行上就没成就,进步不了。但是呢自己内在形成的观念,每一个观念,它都是一个力量;它都是一个石头,绊脚石;都是一个柱子;都是个陷井。遇到合适的情况,好了,一旦遇到了,就开始痛苦了,很难啊!修行很难的。
修行啊我们说,修行是个革命,修行呢就像跟自己斗争,是斗自己,向自己斗私批修,要想真正地让自己修行进步,那必须得痛苦,必须要有化学反应,让自己内在、内心里面产生化学反应。想平平淡淡地修行,不经历这些磨难,不经历这些坎坎坷坷啊,不行!这些所谓的坎坎坷坷,就是自己内心的这些观念、世俗的观念、六道中的观念、不正确的观念,我们修行就是干这事儿,解决这个问题,啊,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在外面打转转,去寻求外面跑了多少庙,印了多少经,放了多少生,都不是这个东西。都是修自己的心,把心啊把它打得支离破碎,一片一片地消灭了,慢慢就成了,这是修行,啊,这就是修行。我们只有这样啊把自己内在的一切都打碎了,所有的力量全部丢掉了,最终获得什么了呢?清静了、空了,获得大快乐,真正的快乐。这是佛讲的,我们现在感受不到,没有办法,但是照佛讲的这些办法往前走,一定能达到!啊,一定能达到!不达到那些最根本的那种空、寂灭,那不行,啊,那不行!那你还会啊有“有”这个东西在我们的内心里面存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啊,它就又会蹦出来了,啊,又变成了山河大地、无数的事出来了,一旦出来这些“有”,好了,这痛苦就跟着来了,痛苦就跟着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