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盘道之一》

 野之老 2017-05-18
我们平常经常说“论道”、“讲道”、“布道”等等词语,也常常感叹某某人所谓的“道行”颇深或“道行”粗浅,所有这些都无不涉及到一个玄之又玄的字眼,那就是“道”!我们可曾知道,这个“道”,同样也是中国哲学史范畴里一个“重于天齐”的话题呢!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静下心来,在此专心致志地盘盘这个“道”呢?

道,考其原变,其义有八。此篇我们先盘理其中之三种意义。

道,其一之意指道路、规律。如《老子-四十章》曰:“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反”是道所运动的规律。老子屡次所说的“天之道”、“人之道”,均有规律、法则之意。但老子之道曾被后世虚托孤立化了,而是韩非才恢复了其事物之道与规律的真正涵义。《韩非子-解老》中曰:“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韩非这里所说的“理”,指的是具体事物的规律;而韩非这里所说的“道”则指的是事物的总规律。

道,其二之意指的是“自然界万物的本体与本原”。《老子帛书》甲本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里,老子把“恒常的道”与“具体可言说的道”赫然地区分开来了;同时,也使得“道”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性格。虽然老子也讲过“天之道”、“人之道”,但那都属于“可道之道”而非“恒常之道”。老子认为“恒常之道”是在天地之先的;如他在《老子帛书》乙本中说:“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此乃是一种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
而《左传》、《国语》以及《论语》、《孟子》等里面所说的“先王之道”、“君子之道”、“人生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有道”(《孟子-离娄上》)等等这些,均属于“可言说之道”!
另外,《管子》四篇(包括《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则“以气明道”,从本质论方面改造发展了老子的“道”!比如,《心术上》载:“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类。”及《内业》所载:“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灵气在心,其细无类,其大无外。”此处之细与小相通,道与气同质。足可见,《管子》四篇对“道”的规定与气相类;四篇之论道,与气物相联系、同荀子、韩非亦相类同。
再有,《荀子-解蔽》曰:“万物为道”、“夫道者,体常而尽变”此中等等之观点,无不从道的“本质论”着眼。
另外庄子则进一步发挥了老子之“本体论”与“生成论”相统一的结构特点,认为“道”既是生成天地的基础,又是万物存在的普遍根据!如《庄子-大宗师》中说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其三之意指“一”或“原初”的混沌状态。如秦汉之时,儒家董仲舒一反老子“道在天地之先”的观点,《汉书-董仲舒传》中记载他的主张为:“道之大,原初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也以此重新树立了“天”的最高权威。
而《吕氏春秋》既继承了部分道家思想,同时又糅合了儒、墨、法、阴阳各家,以道为一。如《吕氏春秋-大乐》中曰:“道也者,致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此中以“太一”或“一”名道,则是把“道”看作“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的混沌未分之状态。
再者,《黄老帛书》亦陈述了“道”为“一”的思想,即将“太一”简化为“一”。其中的《道原》篇对“道”这样描绘说:“恒无之初,迥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不熙。”这里,“道”作为天地的本原,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亦可称为“一”,《十六经-成法》里曰:“一者,道其本也。”其中“本”是本然,非“道”之本体。
此处需重点一提的是《淮南子》。《淮南子》中曰:“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更加明确了“道”为“一”、始于“一”之观点。《淮南子-天文训》中又强调:“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此正是对老子“道生一”观点的大胆篡改!一旦把“生”改为“始于”,这“道”与“一”便就是同步范畴了。之所以谓其篡改,乃是因为《老子帛书》乙本亦作“道生一”,此恐怕当时并无“道始于一”的《老子》版本了。作为“一”的“道”,便是一种原始未分的混沌状态;《淮南子-原道训》中的“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此一是一个无限的宇宙全体,另一则是“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及“一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