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钰读《道德经》兼评白云(1-3)

 ABCDJ386 2017-05-19



作者:小钰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小钰说】可道之道,可名之名,都是可识可见的具体事物,不是“常道”和“常名”。而“常道”和“常名”是不可说出、也无法命名的。

 

那么,为什么“道”和“名”都是无法述说的呢?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被学者看作与西方哲学中的“逻各斯”相当的概念,是哲学的本源与根本。博尔赫斯在小说《镜子和面具》中将它形容为一行诗,在《阿莱夫》中将它描述为一个点。德里达拆碎了它,说它不存在。然而谁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

 

这里的“名”,小钰的理解就是“道”之名。“道”是无法命名的,因而“常名”都无法指向“道”本身。“道”的不可言说性,是它在哲学上的地位所决定的。它是一、是本源,包罗万象,无所不在,却又置身于万事万物之外。它包含一切又超越一切。

 

【白云说】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道的含义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三重。

常道。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万物即宇宙,自然。常道,为第一因,永恒不变。

天道。指天地万物的规律。单纯强调道的宇宙法则自然规律的一面,则会丢失其他的两层含义。

德道。指人与道的关系。

此外,道在全书中,也有言说,描述的含义。


名有三重含义:

无名。只表现为纯粹的信息。没有形状与物象,所以无法描摹。无名,是永恒的信息池,它不可见,分化出万物而自己却无丝毫损耗。永恒之名,所以为常名。

有名。信息化为能量,能量化为有质量有形状的物质。有质有像,开始可以描述。

命名。因为信息编码不同,事物的表达也各异。差异,是彼此区隔的唯一身份认证。

 

【小钰评】我们可以看出,白云先生的探讨超出了“道”的范围,讨论了“道”这个字作为“言说、描述”的含义,这个人人皆知的知识点,在一位圣人的文章中显得颇为多余。而如果说“道”这样的哲学概念能够简单地区分为“常道”、“天道”、“德道”,那么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就不用那么忙乎了。

 

至于白云先生对于“名”的理解,因为和文本差异过大,只能交给读者来分析了。

 

【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王弼注】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小钰说】“有”都开始于“无”,没有具体形象者者,即为道,它是万物之始。到成为具体事物之后,又得到道的生长、养育。所以说道是万物之母。

 

万物产生于“无”的思想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是人类早期哲学中比较常见的观点。但是“有名万物之母”的思想则颇有新意。道对万物的滋养,使得万物“得道”,这一思想在《道德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道对圣人(不是指白云先生啊!)的关怀,圣人对民众的关怀,是社会正常运行的维持力量,也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典范。

 

【白云说】这里,天地指的是宏观的宇宙。万物泛指的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宇宙是怎么来的呢……


道,一种完备的宇宙观:道为第一因,道生出无,一种混元之气,纯粹的能量,无质无像,所以无名。无生出有,有质有像,始可有名,有生出万物,万物并作,参差各态,各命其名。


【小钰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至少包含两层意思,既有对宇宙万物生成的看法,也有对“道”反哺宇宙万物的阐述,白云只看到了第一层意思。

 

【原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小钰说】天地万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因此,以无欲之心去观照,才能看到它们生成的妙处。

 

举个例子说,翡翠是天然生成的、美的。但是如果你是个珠宝商,只看到它的价格,你就不能去体会它微妙的美。过于匆忙的脚步,体会不到路边的风景,也是一样的道理。

 

【原文】常有欲,以观其徼。


【王弼注】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小钰说】通过万有和思虑,可以了解到天地万物的最终归结。

这句话如何解读,我没搞懂。懂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

 

【白云说】老子对待万物,并不主张人和自然万物对立,更不主张人在万物面前刻意的追求蒙昧无知。

 

花园里盛开了很多花朵。若问老子,那些花,我该看呢,还是不该看呢。老子会这样回答说,你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又接着问,看多了我会欲望丛生怎么办?老子会说,那就别看了,回归自身。回归了自身时间久了又觉得寂寞,又想去看那些花了怎么办。老子会说,想看就去看吧,我刚才也看了,那些花开的真美。


有人说,看花时,花就存在,不看花时,花就寂灭。是这样吗?


老子会说,不是这样,以有观有,花在,以无观有,则失其所观矣。失其所观,则失其妙,亦失其缴,两者皆失,尽丧其道。

 

【小钰评】这不是老子说的!“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这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理论。白云先生将这个例子套在老子身上,真是谬以千里了。

  

【原文】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弼注】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不可得而)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小钰说】始与母这两者,同出自玄,但名称不同,在首、开端的为始,在终、末端的为母。不可言说的,可以称作“玄”,这是一种“冥默无有”的状态,是不可称谓的。它是所有的“妙”(万物之始)的开端。


【白云说】两者即指无和有。他们都是从道中生出来的,只是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




《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


【小钰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恶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不善的存在。


王弼说,美,是人心所乐于见到、靠近的,恶,是人心所讨厌、憎恨的。美、恶之间的关系就像喜、怒的关系(即相反关系),善、不善的关系就像是、非的关系(也是反义词)。


老子的这两句话,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了不美的,人们才知道美的存在。有了不善,人们才知道善的存在。


【白云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的最初的本意,是过。亦即过失之意的过。过的繁体为過。過,从辵从咼。咼,口戾不正也。可见,此句里面的恶字,正确的含义,是指夸夸其谈的不正当的话。


知,从口从矢。本意,有口口相传之意。这里取其本意。

这句话的正确解读:天下人都在口口声声说,某些美好的东西如何如何美了,那一定是夸夸其谈的不正当的话。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从羊从言。古代,羊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善,也有吉的意思。

在道德经中,善字,是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德,是不是保持行于道上。须臾不离大道,则此德为善。反之则为不善。

这句话的正确解读:天下人都在口口声声说的那些所谓很高明的行为,一定不是什么真正的高明。

 

【小钰评】

先看白云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解释:

《说文解字》“恶”:過也。意思是“过错”。

“过”:度也。意思是经过(度通渡)。

過,从辵从咼。但是,過不等于咼(口戾不正),就好像過也不等于辵(走走停停)。而且,“口戾不正”也不等于“夸夸其谈的不正当的话。”


《说文》“知”:詞也。从口从矢。陟离切。

“口口相传”的意思不见于《说文》,《康熙词典》里也没有这一义项。


康熙字典【午集中】【矢字部】知

〔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

【說文】詞也。从口从矢。

【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

【增韻】喩也。

【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

【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

【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

【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

【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

【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

【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

【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註】匹也。又【廣韻】欲也。

【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又猶記憶也。

【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又猶主也。

【易·繫辭】乾知大始。

【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

【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

【黃帝素問】二刺則知。

【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又藥名。

【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又地名。

【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又【集韻】【韻會】知義切。

【正韻】知意切。??與智同。

【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

【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又姓。

【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再看白云如何解释“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善,从羊从言,在《说文》中是吉的意思。白云认为:“在道德经中,善字,是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德,是不是保持行于道上。”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善”的《道德经》中有更广泛的含义,简单来说,一切符合“道”的事物和行为都是“善”的,这应该是最明了也是最接近老子本义的看法。


白云自称这是这句话的“正确解读”:“天下人都在口口声声说的那些所谓很高明的行为,一定不是什么真正的高明。”我不知道“高明”这个新的意义是如何引进的,更不知道这么随意自封“正确解读”需要多大的勇气。

 

【原文】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王弼注】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


【小钰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的音韵之美,让我忍不住反复阅读,而其中蕴含的哲理,如此明白晓畅,却又如此发人深省。王弼言其“不可偏举”,把握到了老子思想的实质——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有了“有”,就必然有“无”;有了“难”,就必然有“易”;有了“长”,就一定有“短”……其实老子并不难读,小钰觉得,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直接进入的方式,而不是偏离文本,自作高明。以无为之心,读无为之文,方得其中真谛。


【白云说】

有无相生:有和无,是互相转化的。既可以有生无,也可以无生有。

难易相成:不存在绝对的难,也不存在绝对的易。难和易,都只是参照对比出来的。

长短相形:没有绝对的长,也没有绝对的短。

高下相倾:没有绝对的高,也没有绝对的下。

音声相和:没有脱离音色的旋律,也没有脱离旋律音调的音色。音声一起,才能相和。

前后相随:没有绝对的前,也没有绝对的后。只有在万物之间互相参照的情况下,才存在前后关系。


这段,用了很多排比,都是在阐述一个道理:万物皆可相辅相成,观察结果取决于参照系,没有恒定普适的参照系,任意不同的参照系之间都是等价的。


【小钰评】白云的这段解读大致没错,但是我还是觉得它并不完全符合老子的本义。白云所强调的是“相互转化的关系”,而老子强调的则是“对立统一的天然存在”至于“任意不同的参照系之间都是等价的”,这个我不能认同。有无是哲学概念,难易是思维概念,长短高下前后是具体的空间概念,音声是时间和音乐频率的概念,参照系具有极大的异质性,不能简单说成“等价”,只能说它们在哲学上具有同一性。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王弼注】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小钰说】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圣人,在老子所在的时代,意思就是帝王,那么有没有帝王这么做呢?自然是没有。这只是老子的政治理想而已。“处无为之事”,就是顺应自然和社会的法则,“行不言之教”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但不强作妄为。


【白云说】因为任意参照系都是等价的。所以圣人不人为地妄设参照系,夺天之化。既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绝对的参照系,那么,天下也就没有是非,也就没有智巧,百姓不谙是非智巧,故能淳朴自化。所以圣人无为而治。


不言而教。有言,则有意,有意,则有此一是彼一非,有是非,则智巧生,智巧生,则民不复朴,不朴则是常,失常则妄,妄则为奇,奇而天下失其正。


【小钰评】白云把“无为”理解为“不人为地妄设参照系”,认为没有了绝对的参照系,百姓不懂是非智巧,才能淳朴自化,这未免太拉低老子的档次了。这哪里是“无为”的大智慧,分明是“愚民政策”嘛!前面我们说了,“处无为之事”需要顺应自然和社会的法则,以“道”来滋养民众。“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以好的政策来治理国家,方能使民风淳朴,人民幸福。老子没说“无为”是让百姓不谙是非。


对“不言而教”的理解也是如此。白云认为“有言”就会产生是非,是百姓懂得“智巧”,不再朴实,从而天下失其正。老子不是这个意思!他的“不言而教”意思是“以身为教”、“潜移默化的引导”、“顺应自然”,而不是让老百姓是什么都不懂!


有学者认为:老子希望“圣人”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这可以看作对“无为”的补充解读。

 

【原文】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王弼注】智慧自备,为则伪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小钰说】“作”就是兴起。“辞的意思不好理解,查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没有结果。《说文》解释为“讼”,此处不符。(谁说《说文》中的意思能够解释一切文章,谁就是白痴,哦,不,白云。)魏源《老子本义》解作“万物作焉而后应之不辞耳,此因应无为之道也”。“不辞”就是不拒绝,完全随应万物,无为而治。“有”:据为私有。“为而不恃”,有所施为,但是不倚靠(不求达到什么目的)。这段话的意思就是:


万物兴起的时候,顺其自然。

发展了但不据为己有。

有所施为,但不求什么目的。

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白云说】万物作焉而不辞,辞,本意为讼。没有什么是天生有罪的,所以天道也不会对万物的生与息加以指讼。


【小钰评】这段话的主语是人,而不是天道它与“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分明就是一句话,白云不至于连句读都要怀疑吧?“辞”为何意,前人都表示难解,但白云居然按照《说文》直解,其可靠性大有疑问。“万物作焉”中只有“生”,没有“息”,“有罪”更是无从说起,与《道德经》全文及此处上下文完全不符。

 

【原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王弼注】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小钰说】正因为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如果因为世间万物而患得患失,就不可能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老子从“动”中看到了“静”,从变化中看到了永恒,他的智慧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白云说】对此白云啥也没说。


【小钰评】他没说我就不评论了。

 



《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 


【小钰说】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相争。王弼注中说: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相射,就是相胜的意思。释德清云:“尚贤,好名也。名,争之端也。”所以,尚贤则民争,不尚贤则民不争。贤人之间,矛盾最多,古之贤人,大致相当于今之知识分子,喜欢相互挑毛病、笔墨官司,古今都一样。


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王弼说: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在老子生活的时代,群雄四起,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肆虐,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动乱不安、矛盾突出,于是想通过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是他良好的愿望。联想现代社会,我想到了“钻石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这不就是人类对财物过度迷恋的后果吗?还有书画、艺术品的种种天价炒作,也是如此。


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惑乱。王弼说的是: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因此,有钱人可千万别炫耀、露财,否则激发盗贼的贪欲,受害者就是自己了。听说福建人结婚要戴几十个金手镯,这不是乱世之风吗?

 

【白云说】不尚贤,使民不争。此句中,贤为其本意,指多财。尚字的本义,有重度过度的意思。尚贤,则是说,过度追求太多的财富。……串起来讲,这句话就是说,使人们不过度的追求过多的财富,这样他们就不会互相争名夺利。


【小钰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贤:多財也。財各本作才。今正。贤本多财之称。引伸之凡多皆曰贤。人称贤能,因习其引伸之义而废其本义矣。白云的观点与蒋锡昌想同,将“贤”解为“多财”。而“尚”的意思,王弼说“嘉之名也”,也就是“肯定、推崇”,《说文》解为:曾也。庶几也。而段玉裁注本补充了“积累加高之意”,但仍不可解为“过度、重度”。因此,笔者认为,将“不尚贤”解释为“不过度的追求过多的财富”是不符合老子本义的。


【白云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此句,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一句的递进。从现代社会看,的确是这样,一个普遍的过度追逐金钱的社会,他们会进一步用已经掌握的财富,去追逐他们认为有更高价值的东西。……这句话的解读:圣人应该使人们不要追逐那些稀奇的东西,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过度的私欲而互相的窃贿。


【小钰评】第一句说的是贤能,第二句说的是财物,本是并列关系。白云的误解基于他对“贤”的误读。而“盗”只是偷窃,并无“受贿”之意

 

【原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王弼注】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


【小钰说】因此,圣人治理政事,要使百姓心灵开阔,吃饱饭,意志柔韧,强健体魄。【据陈鼓应】:这里的“虚”和“弱”都是老学的特有用词,都是正面的、肯定的意义,如第十六章“致虚极”,四十一章“弱者道之用”等。此处“虚”指心境的开阔,“弱”指心智的柔韧。小钰根据上下文,“虚”与“实”相对,应理解为空旷、澄明;“弱”与“强”相对,可理解为“柔韧”,亦可作出同解。

 

【白云说】这里的虚心,不只是简单的指谦逊,实腹,也不是简单的指吃饱饭。然后,白云表示将要“泄露天机”,称“虚心,为降心火,以离中真阴,下济肾水,坎水充实,故曰实腹。肾水坚实,则生志,志多髓空,志闲髓实。虚心实腹,讲的是坎离循环,上为离火下为坎水。弱志强骨,讲的是精髓循环,上为髓,下为精。强骨,不是单纯的讲骨头的硬质外腔,更主要的是说,骨头内部的髓。”


【小钰评】“虚心实腹,讲的是坎离循环。弱志强骨,讲的是精髓循环。”难道扯到了周易就算是泄露天机了?离为火,虚心是降火,勉强可以说通。坎为水,实腹明明说的是吃饱的意思,谈不上肾水充实。再说“坎离循环”是怎么来的?水火明明是相克的……

 

【原文】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不敢为也。


【王弼注】守其真也。知者谓知为也。   


【小钰说】经常使老百姓没有诈伪的心智和争盗的欲念,也就是保持心灵的纯真和朴质。致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在这里“智者”指的就是当时的统治者。老子希望统治者以无为的方式治理百姓,让百姓保持民风淳朴,社会保持安定。


【白云说】肾水的匮乏,会产生心火。精髓的匮乏,会产生志。心乱志狂,则百欲丛生。道德经里,是把过度的欲望当做一种病态来对待。并且认为,要治好这种病,就是反过来,回归本真。

人因为失去了道,而迷失在万物丛中,进而产生了知识。


【小钰评】虽然对“肾水”、“心火”的解读方式,我觉得有过度引申之嫌,但“道”与“知识”的对立却是很有启发的观点。如今很多人沉浸在具体的知识之中,却偏离了大道之行,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原文】为无为,则无不治。


【小钰说】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就不会发生“不治”的现象了。这我不得不说,老子太乐观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靠“无为”恐怕是不行的。后世诸子百家大多被看作修身之道,便是他们作为“帝王之道”的初衷无法实现的后果。


【白云说】本章中,反对的是过度的欲望,尚贤,贵难得之货,这些都是超出正常生存和生活所需的过度欲望。让百姓从这些不必要的过度的戕害自身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安乐与朴素自然健康的生活,圣人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做,百姓就能自在自得自乐的生活下去。


【小钰评】老子的出发点,是劝解“圣人”行无为之道,使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让百姓主动去“从欲望中解脱出来”。老子作为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始终站在统治者的视角,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

 

老子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希望人们能在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待续——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和分享、转发的习惯,

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分享和转发,坚持需要信仰,专注更显执着,

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