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儿童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江山携手 2017-05-19

  【关键词】

诗词名句,人物,形象,儿童,牧童

 

【名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出处】

宋·雷震《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注】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①信口:随口。

 

【说明】

    这首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农村景物描写。“草满池塘水满陂”,点明已是春末,青草长满了池塘,春天多雨,因此“水满陂”。第二句写落日情景,“衔”字用得形象传神,生动地描绘出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这两句围绕池塘,带出青山落日,使池塘显得热闹非凡,绚丽多彩,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宁谧和谐。

  后两句描写主人公牧童,他横坐在牛背上,走向村子,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也不管曲调,只随意地吹着。“横牛背”、“信口吹”都是儿童的特点,他不懂一本正经,怎样悠闲自在就怎样做,完全随性而来。更多有关儿童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诗题为“村晚”,集中描写池塘与牧童,写景时将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为牧童的出场布置了背景;写人时注重人物的动作,展示了儿童的淳朴无邪。总之,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感觉。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