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週六讀書會】第14期

 Wdjljjfj 2017-05-19



作者:蒋勋

 

魏晋时代绘画资料,来自1972年在甘肃省嘉峪关附近八座古墓中出土的大量壁画(又称“砖壁画”)。这一时期壁画除了大幅的“屯垦”、“营垒”之外,还有两百多幅描写民间生活的小画,有“牧马”、“牧羊”、“采桑”、“牛耕”“扬场”“烫鸡”等,几乎就是一部纪录片。

把生活中各种细节一一用绘画表现出来,这是汉代绘画特色。到了魏晋,这种传统还在继续。

注:“屯垦制”(或称“屯田制”),就是派军队在一个地方驻扎,一方面负责防卫边疆,另一方面自己也畜牧耕田,即“出战入耕”,绘画资料有时会反映当时历史。


分享者:力源

分享书籍:《习惯就好》

作者:田朴珺


田朴珺首部个人随笔集,自传。她说自己喜欢写文字,曾经的梦想是当记者。本书选择了留学纽约的经历为创作背景,回顾了从“中戏被劝退”到进入“曼哈顿主流圈”到回国成为“中国合伙人”制片人的奋斗经历。用她自己的话说,出这本书,是想献给所有出生在平凡家庭,但有灿烂梦想的女孩。

关于独立:独立并不是你要追求的,而是你骨子里流淌的东西。

关于偏见:偏见总来源于别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也选择相信

关于成长:没有人能为人生做总结,但是却可以为一段成长作序。


分享人:朱宇

分享书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不但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第一要素:观察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评论并且反驳我们。

第二要素: 感受

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我们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顺畅。

第三要素: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的感受起因。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要素: 请求

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分享人:邹男男

分享书籍:《生如蚁,美如神》――  我的顾城与海子

作者:刘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