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暴力沟通》①|让爱融入生活

 成长发源地 2022-03-16


这是「成长发源地」第810期分享

---- 总第1120期 ----

今天开始读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

樊登老师讲过这本书,我听过好几遍,受益匪浅,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以决定再认真读一遍。

今天阅读的是本书的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都离不开爱,但我们却不懂该如何表达,明明是一句关心的话,说出来却伤了人。

有些话以及它们的表达方式,虽满足了愿望或者达到了意图,却忽视了听话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都是在用暴力沟通的方式与身边的人沟通。

比如说:

“一天到晚叨叨叨,你烦不烦啊!”

“这么晚才回来,你还知道回家啊!”

“讲这么多遍还不会,你到底有没有脑子!”

“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要你有什么用?”

以上这些话,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你或许会觉得,这只是一时的气话,但这些气话是伤人的利器。

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有时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而且这种伤害是持久的,甚至会是一辈子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改正。

这本书第一章讲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1.  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只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而不做任何判断或评估。

2.  感受: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比如害怕,生气,喜悦,开心等情绪。一定要注意的是,表达情绪而不是用情绪去表达。

3.  需要:觉察是因为什么价值观,或是愿望导致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也就是内心有什么心理需求。

4.  请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合理请求。

举个例子:

当下这段时间,情况特殊,多数人居家办公,孩子也在家上网课,有些家庭每一天都是鸡飞狗跳的状态。

当你看到在上网课的孩子并没有认真听课,而是在看其他小视频,请你先不要生气或指责说:“你又不听话了,你总是这么淘气”之类的话。

不妨尝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去跟孩子沟通:

观察:我看到你没有认真听课;

感受:我心里很难过/着急;

需要:虽然上网课,老师看不到你,但我也希望你能认真听课;

请求:你可不可以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把笔记都抄写在本子或者书上,并且在晚上九点前完成全部作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怎么做?

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这样的沟通,对孩子和大人都是极为有利的。

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作者说它的精髓在于对其四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我认为表达也很重要,很多朋友或者伴侣之间吵架,就是因为不能清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尤其是女孩子,总喜欢让对方来猜自己的心思。

猜来猜去,最后的最后两个人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想要什么,有什么感受或者请求就心平气和地表达出来,好好沟通,好好说话。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