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报告

 thchen0103 2017-05-19

信息时代的来临,催促着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无论是从教育历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国际教育改革动态的视角分析,“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 基于这一育人目标体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全面开启。在国家层面,政府将沿着改革创新课程评价、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路径来开展改革;在学校层面,则需要各学校能够体认自我的特点,围绕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重组、课程实施方式创新、课程评价过程化等方面开展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左璜在第十一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暨“核心素养与生本课程”观摩研讨会上做报告

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围绕两大问题而展开:其一,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教育目的;其二,如何培养出这样的人?即教育方法。对这两大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因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

回望人类的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无论是东方的孔子还是西方的苏格拉底,对于人才的标准,高尚的道德品性始终都是人才培养的第一尺度。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教育目的的演变(历史视角)

在那个历史时期,教育还是一种奢侈品,能够接受教育的人,或者说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均是“仕”或“王”,因而“德性”是教育的核心目的;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的工业社会,人才培养的标准开始聚焦于“能力”,同时产生了现代学校制度与班级授课制。这样一种教育目的观的形成,与工业时代的人才需求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到了当前,人类正在迈入一个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创新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时代,文化哲学启示我们,这个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了,它必然内涵着德性与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养”。信息时代对人才标准的界定已由传统的“德性”与“能力”,发展为综合性的“素养”。

深刻审视这个时代的特征,它带给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它也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内在地要求我们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体认和确立起新的思维方式,包括“连接一切”“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可以预期,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未来的学校教育将会呈现开放与融合共生、创新与人本共存的样态。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给我们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一困境集中体现在教育的核心矛盾上,那就是“学生学习时间生命的有限与学习对象与任务(即知识)的无限”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信息社会爆炸式增长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让我们的教育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教育的出路在何方?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呢?还是千方百计去压缩知识呢?

前者可能会以人的异化作为代价,后者则是与时代发展抗衡,难以实现。面对这一困境,世界各国提出的解决方案和作出的选择就是“为教育目的瘦身”,探寻并建构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其作为教育的目标体系,从而化解时间有限与知识无限之间的根本矛盾。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基本动态

尽管由于各国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各国在表述“核心素养”时所用语言不尽相同,如日本的“生きる力”,美国的“21st Century Skills”,等,还有“key competencies”“core skills”“key skills”,等等。

但它们都一致地认同,“核心素养”就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重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它超越了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目标,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它内涵不断发展、成熟和优化的动态过程,凸显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个体与社会生命的活力。当然,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核心素养”的具体形态也各不相同。已有国际上的“核心素养”内容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

1.成功生活取向:思维核心型

当前世界各国人们均面临着新的生存挑战: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更新节奏快、变化不居的新时代呢?基于此,教育目的应该指向于培养人以使其能够在未来社会中成功生活。

正是立足于这样一种教育目的观,一些组织、国家或地区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集合体概念,它是每一个体实现“成功生活(successful life)”与建设“健全社会(well-functioning society)”所必须的,并以此为出发点,遴选和建构起核心素养体系,继而开展相应的基础教育改革。可以看到,这种核心素养内容体系是“成功生活取向”的,其引领的基础教育改革则以“思维”为核心而展开。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2.终身学习取向:知识核心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组织、国家的核心素养体系是以“终身学习”为基本价值取向的。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又发表了《学习: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的报告。报告从新的理论高度和政策视角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以及学会生存,同时提倡把“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作为一切重大教育行动与变革的指导原则。

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2000年,在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上,164个国家政府承诺要实现“全民教育”——为全世界所有儿童、青年、成年人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

随着“全民教育”运动的发展,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布鲁金斯学会启动了“学习成果衡量特设工作组(LMTF)”项目,即核心素养的研究。在征询了至少来自57个国家的将近500位代表的意见后,LMTF的标准工作组确定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七个学习领域: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知、数字数学、科学技术。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念保持一致,欧盟(EU) 2001年起正式成立研讨核心素养的专业工作小组( Working Group B,WGB ),历经5年的发展,于2005年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研究报告《终身学习核心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全面定义和诠释了欧盟终身学习的八项核心素养:母语交流、外语交流、数学与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交与公民素养、主动与创业意识、文化意识与表达。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这样的核心素养体系仍然是以知识为核心,强调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

3.个人发展取向:价值核心型

无论是“成功生活”取向还是“终身学习”取向,它们都最终指向于人的完整实现(the complete fulfillment of men)。只不过,在上述组织、国家和地区,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或政治)都明显超越了个体发展功能而凸显为主要的价值导向,引领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发展。

因此,也有国家、地区从个人发展作为核心素养建构的根本价值取向。新加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近,新加坡教育部在已有的《理想的教育目标》(The Desired Outcomes of Education)基础上,又提出了21世纪的学生核心素养新框架(New 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 and student outcomes),旨在培养自信的人、自主学习者、积极贡献者和热心的公民。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的教育目标,21世纪的教育应以价值观为核心,因为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并能塑造个人的信仰、态度及行动。围绕价值观,学生必须培养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性意识、人际素养以及自我决策等核心素养。尤其是在21世纪,学生还需具备:公民素养、全球意识、跨文化素养、批判与创造思维、信息沟通素养等核心素养。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4.综合性取向:教育系统型

与前三者均不同,美国所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蓝图,因为也被称为“21世纪学习体系”。它以核心素养为中轴,包括学习内容的科目与主题、学习结果的指标以及强大的学习支持系统。

21世纪学习体系主要包含三个部分,最核心的是学生学习结果的内容,即核心素养的指标成分,其主要包括“学习和创新素养”“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生活与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主要描述的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和专业智能。我们将其称之为“核心素养”,它是内容知识、具体技能、专业智能与素养(literacy)的融合。它阐释的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核心科目与21世纪议题”。核心科目主要包括英语、阅读和语言艺术、外语、艺术、数学、经济、科学、地理、历史、政府与公民等。

同时,在保留传统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还增加了5个21世纪议题(全球意识、理财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为了更好地落实和推进核心素养,这一体系中还提出了五大支持系统:21世纪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评价、21世纪课程与教学、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21世纪学习环境。

尽管各个国际性组织、国家或地区采用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其教育理想都是一致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将是引领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和核心目标。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路径与成果

1.学生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具体的指标体系及其内涵如下: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新世纪,世界各国都将把学生核心素养将作为育人目标体系,引领未来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切实地指导课程体系设计,指导教学实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学习方向(学什么),指导教育评价。

总体而言,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主要沿着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

讲座报告——从核心素养看当代社会的育人目标

1.教育质量评价的改革。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都要诉诸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因而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评价其内容与形式也必须根据核心素养目标而进行变革。值得一提的是,核心素养不仅可教可学,而且具有可测量性,即可以进行评价的。根据国际组织、各国及地区的经验,已有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需要根据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做相应的调整,包括测评内容和测评手段的改革。

2.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创新。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本质上就是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因而它必然也是指导课程改革的方针与根本导向。目前,国际上将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应用于课程改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直接指导型与互补融通型。

所谓直接指导型,就是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直接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框架,指导国家的课程改革。此外,由于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未出来之前,已经启动了新课程改革,颁布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因此,在实现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主要以互补的形式将核心素养指标逐渐渗透进课程标准中,进而使二者达到融通的状态。这一类型我们把它称之为互补融通型。

3. 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推进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最核心的力量。因此,许多国家、地区或机构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也特别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教师核心素养。以欧盟为例,教师的核心素养除了学科素养、教学素养与学生不同之外,其余的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保持高度一致。这意味着,要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也应有相应的核心素养,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4.学习环境的营造。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改革内在地要求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统一。因此,真正要想落实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生共荣,是我们应该要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