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剽悍晨读:只需倾听—与所有人都能沟通的秘密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作者马克·郭士顿是美国著名的沟通专家,曾为IBM、高盛、洛杉矶警察局等公司和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他致力于传授人际关系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家处理各种沟通问题。他认为,能和所有人沟通的秘诀,不是多么擅长表达,而是善于倾听。

我们今天分享书中的三个倾听要点,分别是让对方觉得他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注。

『被尊重』

很多人认为,认真听别人说话,不时点头微笑,注视他的眼睛,就是倾听。其实倾听不在于你有多投入,而在于你到底从对方的话中听到了什么。只有听到感受和需求,并且给予对方期待的回应,他才能感觉到被尊重。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可以尝试肩对肩沟通法。肩对肩是指动起来,和对方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吃饭、散步、做家务。两个人动作一致时,对方会感觉很平等,更容易向你袒露内心。边做事,边用问答形式交流,注意要多听少说。

如果和对方观点一致,就及时做出肯定; 如果你并不同意,也不要着急解释为什么你是正确的,再继续问一个问题,把对话深入下去,让对方自己察觉。

举个例子,父亲发现儿子最近和爱打架的同学玩在一起。他并没有批评儿子,而是在散步时问他,“觉得哪个朋友喜欢冒险,最容易惹麻烦?”儿子回答后,父亲又问,“如果他真的惹麻烦了,你会怎么做呢?”儿子陷入了沉思,说“作为朋友,应该事先劝阻,如果他不听,就减少来往。”

『被理解』

回应对方,他未必能感觉到被理解,因为如果方法不对的话,回应只会适得其反。比如有人喜欢“说教”,别人和他诉说烦恼,他回答说 “听我的,你应该这样做”。也有人习惯“比较”,听到别人说最近比较倒霉,马上接话说“这算什么,我曾经比你还惨”。这些都是不能体恤对方的表现。

那怎么做能让别人感觉你理解他呢?有两个小方法:

001 重复关键词。

重复给对方你听到的关键词,他会觉得你们之间有共鸣。曾有人发明了一个电脑程序,功能非常简单,测试人员对着电脑打一些话,程序会把这句话重新整合,简单地复述出来,比如打“我喜欢吃冰淇淋”,那屏幕就会显示“冰淇淋,你喜欢”。就是这些简单的重复,几天之后,几乎所有测试者都认为,冷冰冰的机器背后,坐着全世界最懂他的那个人。

002 读出背后情绪。

倾听不仅是用耳朵听,也要察言观色,发现对方状态不佳时,不要直接询问,而是事先了解情况,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把负面的事情帮他表达出来。比如上司了解到,员工因为家人生病,最近总是不在工作状态,和他谈话时说“你从来没经历过这么难受的事吧,打起精神工作真是太难了”。员工本以为会受到责备,没想到上司如此体贴,当场表示一定会尽快投入到工作中。

『被关注』

不少人都有一个误解,觉得在交谈中,充分凸显自己的优势,才会受到欢迎。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受到关注,只知道过度展示自己,并不一定让别人觉得钦佩,反而容易激起对方的反感。

有个故事说,一位教授去参加一个高端聚会,到场的都是达官显贵,在聚会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各持己见,僵持不下。而这位教授会认真倾听大家,在必要时出来主持局面,比如看见大家情绪激动,他就会抛出一个话题,对其中一个人说 “你刚才提到的看法很有意思,还可以展开说说吗?”就这样,说话最少的他,反而成了全场最受欢迎的人。

如何让别人觉得被你关注到了呢?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不要把交谈当成一场比赛,而是当成一场侦探游戏。这种心态,可以让你不去总想着“打败”对方,或者费心思考你该说什么,而是尽可能地倾听,更好地关注到对方身上有趣的特质。

第二、听完对方陈述后进行提问,尽量问对方“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受?”之类的句子,而不是直接评价。这样他才会感觉到你对他真的很感兴趣,而不是被其他人吸引。

总结下,我们今天分享了三个倾听的法则,分别是第一、尊重,以此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第二、理解,这会让双方更容易产生共鸣;第三、关注,让对方了解到你对他很感兴趣。真正的沟通,不是急于表达,而是从缓慢聆听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