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水瓶座jmqeqrer 2017-05-20

在清朝顺治年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一场童子试上,一篇出自一位十九岁青年的文章得到了主考官施润章的大加赞赏:“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然而就是这次赞赏,让这个青年在未来的几十年岁月里,尝尽千般苦楚,并最终做出了一件三百年以来,还令人心怀恐惧的事情。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山东淄博纪实摄影

照理说,以这位山东青年的才华,早该独占鳌头,前程似锦。他虽相继取得了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但他参加考试所作之文,并非当时盛行的八股之文,唯获得了身为主考官的大诗人施润章的欣赏,施先生大笔一挥,就给他判了个第一。

这也让蒲松龄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他那种超脱八股的自我主观作文,应该获得考官的青睐。实际上他的这一主观意识,并不是主流,以致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他数次参加科考,次次落第,最后只得无奈放弃考试,另谋他路,在其碌碌无为的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也许是整理了一本鬼故事。

他就是蒲松龄。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聊斋先生” 蒲松龄像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说起蒲松龄,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就是这样一部用文言文写就的短篇小说,让三百年以来的中国人,一直处于他文中所描写的鬼怪故事里,不能自拔。而这些恐怖的故事的诞生,竟然是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那时候叫山东淄川)的一个小屋子里面完成的。

事实上,蒲松龄一生勤于写作,著述颇多,在那个号称“聊斋”的屋子里,除了《聊斋志异》之外,还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传世。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聊斋”

他的文才如此之高,以至于远远盖过了他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可惜的是,蒲氏虽精于书法,但传世墨迹极少,这与终生郁郁不得志有关。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苦”。

相传蒲松龄出生前,他父亲梦见一位偏袒上衣、乳际粘有一贴圆如铜钱药膏的病瘦和尚进屋。当蒲松龄降生的时候,身上也有一块青痣,且与父亲梦中的病瘦和尚一模一样。

由此,蒲松龄后来常以“病瘠瞿昙”降生自况。并且在面对自己潦倒穷困的生活的时候,常常这样调侃,也难怪自己一辈子穷苦,谁让自己是苦行僧转世呢!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聊斋志异》

对于蒲松龄的“苦”,想来一些读者是较为清楚的。初期,他家底殷实,完全不必考虑银钱,可以安心待在家里念书。后来家境渐落,他的两个哥哥娶的都是泼辣女子,常常因为父亲各方面分配的不均,闹得天翻地覆,父亲被迫无奈,只得分家。

因为蒲松龄本身老实,而他的妻子贤惠,也不善争辩,因此分家之时,蒲松龄只得二十亩薄田,二百四十斤粮食。分家之后,蒲松龄就陷入了长期为生计愁苦之中。

期间为了养活自己和家里的妻子儿女,他曾经在县里当过幕僚,在名士家里做塾师,但是这些所得,连基本生活费都不够,过得极为穷苦。而据史实考证,当时的淄博淄川,还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多有经商之辈。无论经商规模,还是人数,都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所以,对比蒲松龄的“苦”生活,就更显得悲催了。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蒲松龄手迹“草木传”

他曾作《除日祭穷神文》自嘲,言:“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 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难道说,这是你的衙门,居住不动身?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生活艰辛穷困,蒲松龄也一直没有放弃撰写《聊斋志异》。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这本遗世瑰宝才能与人见面。或许说,正是在这种极度的“苦”生活里,让他笔下的故事和书法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纵观蒲松龄书法,其书苍劲古朴,挥洒自如。青年时期学书即远追钟、王,小楷体式似钟繇横张,笔法如羲献之精熟,顺畅舒展;而能质朴厚重,气息高古。行书用之信札,信手拈来,虽略显颓唐之态,犹能自然洒落。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聊斋诗存

这幅《聊斋诗存》,出自津门世家,是蒲松龄传世墨迹中最为珍贵的一件。

上书聊斋诗,书赠‘莲花社长’。该诗稿信手拈来,书写轻松,自然流畅,然而浓淡、轻重对比强烈,挥洒自如,笔画硬朗、爽直,结体精妙宽博,法度严谨,尤其是左边一部分,更为精彩。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至于《聊斋志异》手稿上的字体,蒲松龄处理得较为随意,字之力度较杂著手稿稍弱,少了点愤世嫉俗之意,多了些散漫妍美之风,正与他天马行空式的鬼狐故事相称。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聊斋志异》手稿

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七十二岁的蒲松龄终于援例成为岁贡生,得一“候选儒学训导”的虚衔。年轻时的凌云壮志,终成镜花水月。

蒲松龄七十四岁时,曾在自己画像上两处题跋,自嘲相貌丑陋,活了七十四岁,算起来也有两万五千多天了,可如今一事无成,依然穷苦,却已是两鬓斑白,面对子孙后代,内心感到十分羞愧。

(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奕孔之羞)。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蒲松龄手迹

蒲氏题跋所用行楷,运笔自然,轻松流畅,细观有一股仙气,这也与他的字号“留仙”意相契合。古人常说:“先文后墨”,信矣哉。所谓书法,是需要文心、文气、文才做滋养的。

此外,书法也是与其下的功夫是分不开的。蒲松龄在《醒轩日课序》中写道:

甲辰春,邀我共笔观,余携书而就之,朝分明窗,夜分灯火,期相与以有成。忽忽数载,回思书之熟肆,艺之构成者,盖寥寥焉……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一日无功,则愧惊汗涔涔下也。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蒲松龄故居

大才如蒲氏,一天不写字就要惭愧得汗如雨下,真真是愧煞我辈。

公元1715年,蒲松龄76岁,因为通易经,自觉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尽头。果然,那年在坟前祭祖,因为偶感风寒,不久后便病逝于家中。

比鬼还可怕的,就是他写的字

“聊斋”已成绝唱

其毕一生精力完成的《聊斋志异》,共8卷491篇约40余万字,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文佳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而他的出生之地,山东淄博,具有中国北方农家建筑特色的蒲松龄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前来参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