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种你不知道的女性“特殊型”高血压

 刘晟杰 2017-05-20




1.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性高血压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指女性在黄体期(月经前 1~10天)反复出现的乏力、烦躁、抑郁以及经前 2~3天体重轻度增加、水肿和血压轻度升高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躯体、精神和行为方面改变的综合征。


 治疗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如清淡饮食、适当运动、调节情绪等,如血压明显升高可于每次经前1~2天、经期和经后1~2天加用利尿剂治疗,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镇静治疗。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妇女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


治疗基本原则: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的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3. 更年期高血压



围绝经期雌孕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对ACE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导致闭经后血压上升,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血压波动大,更年期时间一般持续 3~5 年。


治疗应首先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从低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必要时镇静药物的使用,可使患者平稳地度过由于更年期激素紊乱所致的高血压状态。



4. 绝经后高血压



女性在绝经前受到雌激素保护,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缓慢,但绝经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同男性一样,绝经后女性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很高,而部分高血压女性却未察觉。


 目前,绝经后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与普通高血压基本一致。在降压药使用的同时,可使用激素替代治疗(HRT)来使绝经期女性体内重新拥有雌激素的保护,但是应用HRT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及禁忌症。


5. 避孕药物相关性高血压



口服避孕药物(OC)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成。其中单纯孕激素 避孕药对血压影响不大,但含雌激素的复方避孕药可导致血压升高。


治疗可考虑停用避孕药,一般停用 1~3 个月后血压可完全正常,偶有高血压进展或恶化。



6. 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



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女性男性化。易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抑制因子升高、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增加及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血压升高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导致交感系统激活、内分泌紊乱、心排出量增加、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有关。


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如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科学减重等。药物治疗包括二甲双胍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药物、克罗米芬促排卵药物、促性腺激素、口服药物形成人工周期。另外还有卵巢楔形切除和辅助生殖技术等。螺内酯和非那雄胺可用于治疗雄激素过多引起的症状。


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