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吞面的传说

 老阿更 2017-05-20

北方人以吃面食为主,而南方人主食则是米饭

但是谈到对云吞面的喜爱程度

我们广东人好像更胜于北方人

广州云吞面研究报告

一碗地道的云吞面

承载着的不仅仅是美味那么简单

还包含着市井的气息,和乡土的记忆

基本资料

学名:云吞面

别称:馄饨面、细蓉、大蓉

出生地:广州西关

出生时间:清末民初

制作方法:以煮熟的云吞和竹升面,加入大地鱼、虾皮、瑶柱、火腿熬成的汤底即成。

口感:云吞口感润滑,面入口有弹性

其实云吞面最开始从“走鬼档”做起,小贩挑着担子,叫卖面食,是20年代广州最常见的街头风景。

广州云吞面研究报告

一碗云吞面好有讲究的,

不是面里面加几个云吞就叫云吞面哦~

01

竹升打的银丝面

首先,选用的“竹升”要够粗大,保证有比较大的覆压面,这样面条才能有弹性,软硬适中;其次,这根竹竿大概要3米长,直径10公分左右,这样才是最适合的,“竹升”太细会使面条没弹性;再者,全蛋面的制作,以鸭蛋和面,绝不加一滴水,其面条爽滑韧性好,蛋味香浓。

广州云吞面研究报告

02

捞起装碗

传统广式云吞面,必不可少的还有韭黄。洗净、擦干折成一寸半放入碗中,此为“寸半韭黄”。同样在碗底埋伏的还有猪油,增香之余更能破除碱水味。看一碗云吞面的摆放方法足以知道其品质,应该是云吞、瓷勺全都隐藏在碗底,上面笼罩一层云吞面,上来之后要不见云吞只见面,才是正宗。

广州云吞面研究报告

03

大地鱼、虾壳和猪骨熬成的浓汤

大地鱼是比目鱼的干制品,不但要货真价实,更要是厚身金黄的一级产品才好。更不能生着下锅,要先用炭火烤香,逼出油分再来煲汤才行。每天煲汤还要现烤,确保香气不丧失。顺序不能错,虾壳和大地鱼要先下,接着再下猪骨。汤底在大火煲开后转中火,香气出则转小火。其间要撇去汤面冒出的浮沫,才能确保汤的澄澈。

广州云吞面研究报告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做法步骤

1、鲜虾洗干净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2、开始剥虾仁,掐头放置一边待用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3、将虾仁改刀切块,加入少许料酒,放适量的盐、现磨黑胡椒、鸡精少许及葱花,加入肉糜搅拌均匀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4、开始包云吞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5、云吞随意包即可,捏紧就好防止烧的过程中进水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6、开始炒虾头,将虾浆炒出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7、加入水放少许盐,将汤烧开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8、同时另外一个国内烧竹升面,水烧开面放入2分钟即可,捞出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9、开始下云吞,反复加2次冷水后捞出,快开的过程中加入生菜,烫熟一起捞出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10、表面撒上干蒜粒,鲜虾汤底配上竹升面及鲜虾云吞,真的非常鲜美哦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11、是不是感觉和港式茶餐厅里的面一样呢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12、满满的鲜虾一口过瘾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13、推荐寿桃牌虾子面哦,是香港有名的竹升面品牌,非常好吃和港式的味道一模一样

云吞面的家常菜做法

这碗从小吃到大的云吞面,守护容桂工业路20多年……

一整颗云吞从皮到陷的鲜嫩、油滑的味道刚刚好。一口咬下去,交汇成无可挑剔的口感、在口中被融合成淡淡的鲜香,口感扎实。

这碗从小吃到大的云吞面,守护容桂工业路20多年……

或者蘸着辣椒酱配合食用,还要喝上一口汤,让口腔感受刺激美味的味道。

这碗从小吃到大的云吞面,守护容桂工业路20多年……

有人喜欢吃河粉,有人喜欢吃面。搭配云吞还是一样可口。不知道哪种搭配符合你的嘴巴呢。

这碗从小吃到大的云吞面,守护容桂工业路20多年……

九钱面、四粒云吞、一壳汤”是一碗广州云吞面的写照。广州人的云吞面,孕育出不少祖辈口耳相传下来的老字号面店,这些老店,历经岁月蹉跎,伴随一代代人的成长,巩固云吞面在老广心中的位置,传承并发扬着广州传统美食文化。

一碗上得了台面的云吞面有“三讲”:一讲面,必须是竹升打的银丝面;二讲云吞,要三七开肥瘦的猪肉,还要用鸡蛋黄浆住肉味;三讲汤,要大地鱼(比目鱼)和猪骨熬成的浓汤。吴财记在此基础上有自己忠于传统的坚持:坚持用鸭蛋黄和食用淡碱水竹升压面;坚持纯手工切肉做云吞馅而非机器绞成肉泥;在大地鱼和猪骨的基础上,坚持用虾仁和火腿调味以代替已经绝迹的本海虾籽熬汤。

长宁这碗老牌云吞面99%的上海小囡都吃过!带着记忆的美味……

沙爹汤料用辣椒、鲜虾、花生、芝麻、罗勒等三十多种原料研磨调制而成,独特的色、香、味令人胃口大开,唇齿间的醇香绵长,竟然能做到完美的去腥解腥,隔着屏幕的你是不是已经饿了!

长宁这碗老牌云吞面99%的上海小囡都吃过!带着记忆的美味……

包的住的云吞,藏不住的美味!出锅!上菜!

长宁这碗老牌云吞面99%的上海小囡都吃过!带着记忆的美味……

舀上一只汤底蘸没的云吞,肉质香甜十足,一口入嘴~享受无比~鸡汤现熬、筷子调羹保持暖手温度....台金兰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温度。

长宁这碗老牌云吞面99%的上海小囡都吃过!带着记忆的美味……

鲜虾云吞

长宁这碗老牌云吞面99%的上海小囡都吃过!带着记忆的美味……

做工精细,馅料丰富,云吞面的汤竟然也如此讲究完全不添加任何味精!

长宁这碗老牌云吞面99%的上海小囡都吃过!带着记忆的美味……

清透亮白的燕皮包制而成!适合胃口小的妹子!

长宁这碗老牌云吞面99%的上海小囡都吃过!带着记忆的美味……

鲜虾云吞面馅料十足!Q弹有嚼劲!吃虾不仅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营养价值还颇高哦~

广东人一向以米饭为主食,面条多为点缀,不过云吞面是例外。即便是炎炎夏日,一碗清爽的云吞面仍然能迅速打开食客们的味蕾,云吞滑嫩、面条弹牙、汤头鲜甜,还透着微微的猪油香气,一碗下肚,让很多漂泊在外的广东人立时解了不少乡愁。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云吞面又叫馄饨面,早在唐宋时期就有雏形,当时是作为祭祀的供品,到了南宋时期流传于民间,而正式落户广东地区,则是在清朝的同治年间。小贩们挑着担子沿街敲着竹板招揽顾客,当时还叫云吞担,有食客点单,小贩于是现煮现卖,面中加入酸菜、香醋、胡椒粉等等,口感清淡又不乏鲜香,因为价格便宜,所以颇受老百姓的喜爱。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不但寻常百姓,不少达官显贵也对这口念念不忘,随着云吞面在香港的传播,这碗曾经的平民美食迅速在粤港的上流社会走红,吃一碗云吞面做宵夜,成为了当时的一种风尚。

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一袭旗袍,在微雨的黄昏到街角买云吞面,偶遇梁朝伟,微笑寒暄间,一股暧昧而忧郁的情愫在云吞面的氤氲中悄然绽放。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正宗的云吞面,面、汤云吞都有诸多讲究。

地道的云吞面一定要用全鸭蛋来开面粉,面条里面不能加水,面粉要用纯度高的小麦粉,这样煮出来的面才会弹牙爽脆而又散发着微微的蛋香气。不过现在路边的很多店面也不那么讲究,会用鸡蛋开面粉,蛋量也有不同,所以不免也会吃到半蛋面和水面。全蛋面一斤要用五只蛋,半蛋面用两只蛋,而水面基本就是光面了。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面团揉好,师傅便会用一根大竹竿(竹升)靠自身的惯性重量来压打面条和云吞皮,这样的起落压打交替操作要大概1-2个小时,直到将面团压到极薄才算合格。虽然费时费力,但劲道顺滑的口感却是机器无法比拟的。将压好的面皮分别制成面条和云吞皮即可。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云吞面大多要用碱水调和,压好的面条要先在阴凉处将碱水味道散尽,同时盖着湿毛巾确保水分不会流失,这样通过“走碱”工序的面条才能去除苦涩味。

面条做好了,要保证口感的弹牙爽滑,“灼面”的功夫也少不了。面条要在沸水里先过十几秒钟,然后迅速过冷水,稍待冷却,再回沸水中烫一下。好的云吞面馆,因为面条里有碱水,所以每过两个小时,就要换一次煮面锅里的水。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和任何面一样,汤头是云吞面的精要所在。

汤底的用料大致为:猪骨、大地鱼、虾壳、虾籽和水。猪骨做汤底,大地鱼(干比目鱼)在煲汤前要先用炭火略烤至出油。

下锅的顺序也有讲究:先下大地鱼和虾壳,再下猪骨,大火煮沸转文火慢慢熬,这样的汤头才会清甜浓郁。地道的云吞汤里是不用放味精的,不然反而遮住了汤的清甜。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云吞

地道的云吞也不是馅料越多越好的,比例正确才好。馅料比例在“肥三瘦七”,将肥瘦肉馅混合,包的时候要用鸡蛋黄封口,以浆住味道。鲜虾自然必不可少,很多店家还会加入大地鱼粉和芝麻粉增加香度,不少港式云吞中还会加入少量的叉烧粒。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云吞一定要现吃现包,口味才不会打折扣。通常包成“金鱼尾”的造型,起锅后,又薄又滑的云吞皮在汤中浮起,像金鱼尾巴在水中一般摇曳生姿,里面的馅料透过薄薄的面皮若隐若现,卖相很是诱人。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传统的广式云吞面有“大蓉”、“中蓉”和“细蓉”,“大蓉”是指二两面饼+8粒云吞,“中蓉”是一两半面饼+6粒云吞,而“细蓉”是指一两面饼+4粒云吞,适合胃口不大的妹子们。

云吞面的吃法

吃云吞面之前,一定要留意各种食材摆放的顺序,否则也会影响口感。

首先要将寸半韭黄、适量猪油和麻油置于碗底,再放一把汤勺,里面放置云吞,接着把竹升面铺在云吞上面,最后再加入面汤,汤不可以没过面条,否则面条吸收汤汁后会变软,影响鲜弹的口感。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不少广东人吃云吞面,还要加入大红浙醋、白胡椒粉,搭配咸萝卜干一起吃。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现在不少店家端上桌的云吞面都是云吞在面条之上的,其实对于不讲究的吃货们来说,只要料足味美,顺序倒在其次了。

云吞面可以“干”吃(干捞云吞面),也可以“湿”吃(清汤云吞面),内陆人吃到的大多是清汤云吞面,在港粤、新加坡、马来等地,用特别调制的黑酱油、葱油、猪油等等拌出的干捞云吞面也很流行,不过都少不了佐一碗清爽的面汤。

到了广东,怎么能错过那碗顺滑浓郁的云吞面?

云吞面看似平凡无奇,但是原料讲究,与其自己做,还不如去吃地道的馆子来得便捷。有机会去广州的吃货们,不妨去这些小馆尝尝吧。

小时候看TVB剧,主角总喜欢去茶餐厅点一份云吞面吃的那叫一个香啊,我在屏幕外也跟着一起咽口水,所以这次一定要吃云吞面来致敬那些年看过的TVB剧。

云吞面端上来汤体泛黄透亮,飘着星星点点的韭黄段,嫩黄的伊面纠缠在一起但却根根分明,托着五颗诱人的鲜虾云吞,就是你!印象中的云吞面!埋头喝了一口汤,扑面而来一股海味的咸鲜,这是用虾干、虾籽才能吊出的鲜美汤头,配合着韭黄的提味,鲜到能在舌尖上开出一朵花;经过竹升压打出来的面条已经完全升华了口感,韧性十足劲道爽口,难怪有人戏称广州的面都是“用塑料做的”,面条间的缝隙携裹着汤汁的鲜美,每一口都是与大海的约会。滑嫩的鲜虾云吞与劲道的面最为搭配,一刚一柔,将所有虾的精华全部浓缩在一碗小小的云吞面里了。不过鲜虾云吞不如上次的虾饺来的惊艳,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王老虎|一碗寂寞暧昧的云吞面

[1]

云吞面,在老虎的心目中,是属于张曼玉的。

在电影《花样年华》中,一袭旗袍的苏丽珍,在微雨的黄昏出门,推说是到街角处买云吞面,在楼梯或走廊,假装和周慕云巧遇,在微笑寒暄间不露声色地玩转着风情,暧昧而忧郁,而情愫,就在那一刻悄然绽放。

但就像一朵昙花,璀璨而短暂。寂寞开无主。

这碗云吞面的借口深处,是苏丽珍的寂寞和忧伤,是她渴望却不敢坦然面对不能承受之重的情感。

寂寞,背叛与别离,注定要擦肩而过。

王家卫的电影,老虎非常喜欢,就像喜欢古龙的武侠小说一样。《花样年华》这样一个俗套的婚外情题材,他拍得却如此伤感和缠绵,但电影结尾,如果让老虎来拍,一定不会让梁韩伟到吴哥窟寻找那个树洞,而是让他在一个黄昏,在一个摊子吃一碗云吞面,寂寞却又怅然若失。

云吞面温暖的是人的胃。而温暖人心的,只能是,心。

王老虎|一碗寂寞暧昧的云吞面

[2]

老虎很多年前在广州吃过一碗云吞面。彼时不懂滋味,但陪行的朋友是位老饕,听他娓娓道来,那碗云吞面倒是平添了许多鲜美滋味。

云吞面的面,是鸭蛋竹升面。讲究的是筋道顺滑弹牙,细且韧,细看似有琥珀一般的透黄光泽。面分全蛋面和水面,全蛋面每斤面粉要落足五只蛋,半水蛋面则只用两只蛋便可以,这些蛋面用的都是鸭蛋,还要加适量的植物枧水和面,所谓植物枧水,就是将草木灰加清水烧滚静置浸出的清液,如今多用食用碱了。用枧水这点倒是和兰州牛肉面用蓬灰颇有相似之处。

和面也颇有意思,是伙计半跨在一杆碗口粗的茅竹竿上,一起一落,靠着自身惯性重量来压面,这也是竹升面名字的由来,起落间竹竿嘎吱嘎吱作响,这节奏让人想起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虽然费时费力,但这筋道顺滑的口感是机器无法比拟的。对了,这让老虎想起了山东的杠子头火烧,是用木棍压碾增面劲,烤的焦黄,吃起来面香十足筋道至极。

面和好,略饧,将面团擀薄成三分左右,面上轻拍上淀粉作“醭”,以面棍为轴,将面皮卷拢,然后用面棍压在面卷上重力加压,使面卷向四面伸延,如此反复数次,直压至厚度不超过三厘。用刀切成一寸八分左右见方,即为云吞皮;切成一分五厘阔的条形,即为面。

云吞馅讲究“肥三瘦七”,肥瘦肉三七比例斩剁成肉糜,用鸡蛋黄浆住味道,加入调味料搅上劲,加上鲜虾仁包入特制的云吞皮中,讲究的肉馅所用的肥肉要经腌制,并剁成“石榴仁”状,这样拌成的肉馅,细嫩爽口,鲜美甘香。云吞皮亦要讲究面薄,包云吞时要用鸭蛋黄的粘液封口。

一碗云吞面,汤头最是讲究。因为用鸭蛋和枧水和面,面会有鸭蛋微腥和枧水碱味,所以汤更要鲜。大猪骨做底,加上大地鱼和河虾子细熬,大地鱼,即干制比目鱼,厚身金黄者为佳,讲究要先用炭火烤香,逼出油分再来煲汤方可。顺序也不能错,讲究先下虾子和大地鱼,再下猪骨。大火煲开转中火,香气出则转小火。其间撇浮沫以求汤澄澈。如此熬出来的汤汁带着浓郁的鲜甜,搭配竹升面与云吞刚刚好。

而最正宗的云吞面,就连入碗的摆放顺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要在碗底下先垫一把汤勺,在汤勺上放云吞,再把竹升面铺放在云吞上面,最后再加入大半碗面汤,面条在云吞上面,这是为了保持面条筋爽的口感,并且汤不能将面条盖完,表面要留一点点干面,否则竹升面完全泡在汤中吸收了汤汁,会立刻变软,口感变差。

所以看一碗云吞面的摆放方法就能知道正宗与否,端上来要不见云吞只见面,方为正宗。

云吞面,必不可少的还有韭黄。洗净切寸半放入碗中,此为“寸半韭黄”。还要在碗底加些许猪油,增香且除碱水味。

而点云吞面也有学问。根据云吞面的大小,可以分为“细蓉”、“中蓉”、“大蓉”,不同的重量,面与云吞的搭配比例也有讲究。“细蓉”是一个干面饼(九钱)加四粒云吞,“中蓉”是一个半面饼加六粒云吞,“大蓉”是两个面饼加八粒云吞……

那次云吞面吃了就一碗,没吃饱,但朋友讲的这些关于云吞面的讲究却让老虎消化了好久……

王老虎|一碗寂寞暧昧的云吞面

[3]

但老虎印象最深的一碗云吞面却是在厦门吃的,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心情。

那是一个端午。独自走在厦门的街头,天蒙蒙的阴着,偶尔的细雨让人心情很压抑。突然,就想起了一句诗:两两莺啼何休。寻遍绿荫深处。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偶然的,在路边看见一家云吞面馆。恰逢走饿了,就去了。虽然,厦门是属于面线糊而不是属于云吞面的。

要了一碗鲜虾云吞面。没想到,这碗云吞面造型和味道竟是迷人的美。云吞有虾有肉娇小玲珑,像朵朵兰花,轻轻漂浮在碗中。汤很清,半透明的皮子薄如蝉翼,中间透出一点粉红色,小撮银丝面伏在云吞边,配着几根青菜,煞是好看。热气蒸腾,未曾入口已是满口含涎。入口,面韧劲十足,爽脆筋道,而云吞,滋味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了。

吃罢,依旧独自一个人走在厦门的街头,小雨时停时落,此时此景,与一碗云吞面的邂逅让我想起了《花样年华》,我在这儿,我的“苏丽珍”,你在哪儿?

这些小技能可以学起来。

1.面条中午吃会更营养

面面俱到!河源的这道美食,绝对让你恋恋不舍!

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条煮熟后会变成400克左右,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2.原汤化原食有道理

面面俱到!河源的这道美食,绝对让你恋恋不舍!

这样煮出来的不仅美味,而且,淀粉颗粒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

3.面条并非越筋道营养越高

面面俱到!河源的这道美食,绝对让你恋恋不舍!

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跟筋道程度完全没有关系,只和小麦的品种有关。

4.面适合温乎乎地吃

面面俱到!河源的这道美食,绝对让你恋恋不舍!

面的吃法丰富多样,有过水凉面,也有温度极高的油泼面,但不应为了贪图凉爽和刺激吃过凉或过热的面。太热的面对食道会有损伤,太凉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大部分时候,吃碗温乎乎的面最合适。

做法一

云吞面的做法 面条搭配云吞人人都爱吃

材料

两颗新鲜的鸡蛋,馄饨皮,猪肉,香菜,青葱,面条。

做法

1.将馄饨皮平铺在手心中,在上面放上适量的猪肉。

2.在右边的角沾点水,将左边角折叠上去成抄手状。

3.然后将两端拉整齐使馅料在中间鼓起,形成两端翘起的元宝造型。

4.然后再将适量的香菜和青葱切成段。

5.鸡蛋丝的做法是,鸡蛋一颗打散加入少许盐,搅匀加入少许水。然后平底锅加热,放入少许油用纸抹匀,使锅面有一层层薄薄的油。

6.然后加入蛋液,转动锅子,让蛋液均匀贴在锅子上。火不要太大,等鸡蛋饼表面出现凝结,颜色鲜黄,注意不要完全干,关火,稍微放一下。

将鸡蛋饼沿着表面揭起来,用木铲子从揭起来的地方,伸进去然后把鸡蛋饼完全撑起来,就可以了。把鸡蛋饼颜色鲜亮的那层朝上叠起来切成丝。

7.下馄钝汤不浑浊的方法是,水里加入少许盐,大火烧开,然后放入馄钝,立刻转中火,不盖盖子煮。

8.面条,我这里用的是银丝面也是同样下锅煮熟,然后过下凉水控干。

9.将馄钝和面条码好,放入葱花、香菜、鸡蛋,加入事先调好的高汤,用一点点鲜酱油、鱼露调味就可以了。

做法二

云吞面的做法 面条搭配云吞人人都爱吃

材料

虾250克,半肥瘦猪肉3150克,韭黄150克,丝瓜1条,蛋面2个,盐适量,生粉适量,鸡粉适量,料酒适量,生抽适量,生油适量,大地鱼粉适量。

做法

1.虾去头去壳去肠线后洗净,虾壳洗净备用,可保留几只虾拌面;猪肉洗净后剁碎;韭黄洗净后切碎;丝瓜去皮切片。

2.将虾、猪肉及韭黄搅拌均匀,然后用适量盐、生粉、鸡粉、料酒、生抽、生油腌制2小时。

3.用云吞皮将云吞包好。

4.水开后加入大地鱼粉和虾壳煮半小时。

5.在汤底中加入丝瓜和虾煮沸后加入适量盐和鸡粉调味。

6.将汤底盛入大碗中备用。

7.另煮一锅水,水开后加入蛋面煮熟后沥干水放到已有汤底的碗中。

8.在之前煮面的水中加入云吞,煮至云吞浮起即可捞起放在面条上。

9.将之前汤底中的虾和丝瓜也盛出来铺在面上,再洒上些韭黄碎即可。

做法三

云吞面的做法 面条搭配云吞人人都爱吃

主料

鸡蛋面2块、云吞皮1包、半肥猪肉200克、虾仁150克、马蹄2个、鸡蛋1个。

配料

高汤适量、韭黄少许、生菜适量。

调料

胡椒粉少许、盐1茶匙、海天金标生抽1茶匙、糖1/2茶匙、生粉2茶匙、鸡粉1/2茶匙、料酒少许、香油少许、醋1大勺。

做法

1.将猪肉粘碎、虾仁和马蹄碎一起放入容器中。

2.打入一个鸡蛋。

3.放入适量海天金标生抽。

4. 再放入适量白糖、鸡粉和料酒。

5.再加入少许生粉。

6.最后加入少许香油。

7.用筷子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8.取云吞皮一张,放入适量馅料于中央。

9.沿馅料周围涂点水,对折,用手黏合云吞皮。

10.再用虎口挤压面皮,呈鱼尾样式。

11.全部云吞包好后,放入盘中,注意间隔开。

12.锅中放水煮开,将云吞放入后,立即用筷子搅拌一下,煮开后再煮2-3分钟,待云吞浮上水面,就表示熟透了。

13.再次将水烧开,放入面煮熟。

14.在小碗中倒入海天大红浙醋,做为蘸料。

15.煮熟的面盛于碗中,放入焯烫后的生菜。

16.上面放上云吞,淋上煮开的高汤,撒入韭黄碎和香油即可。

做法四

云吞面的做法 面条搭配云吞人人都爱吃

主料

面、馄饨、油菜。

调料

高汤(骨头汤、鸡汤均可)、紫菜、香葱、盐。

做法

1.首先把馅料斩碎再用云吞皮把馅料包起。

2.面其实也很重要。

3.把云吞放入高汤中煮,十分钟后把云吞拿出来,再倒一点高汤入碗,再放入大地鱼干、虾子、虾壳、猪骨、大豆芽等,最后,把已煮熟的云吞盛碗即可。

4.把面放入高汤中煮(清鸡汤亦可),2-3分钟后把面拿出来,把已煮熟的面放入盛云吞的碗即可,建议煮面时间尽可能的短。有条件的话最好面和云吞两面开工。

注意事项

包馅料时紧记不要包太多馅料,因为煮云吞时云吞皮会爆开一定要把云吞皮包紧,因为不包紧煮时馅料会出来。

结语: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云吞面的做法的内容。现在大家都知道云吞面该如何制作了吧,这是很好的早餐选择,不仅味道鲜美还饱腹感十足呢。文章中介绍的方法都很简单,感兴趣的朋友可不要错过了。

盼望已久的春雪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如期而至的不光是这厚厚的积雪,还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不过话说回来,再冷的天气也阻挡不住吃货们的热情,这样的天气里吃点热乎乎的美味是在再好不过的了。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蜜汁君要说的就是天津卫的经典早点---云吞。云吞是天津人对馄饨的习惯叫法。云吞在许多地方称为馄饨。天津则不同,因为馅料比较大所以称其为云吞。但凡你经过路边的早点铺,经常可以看到一排几个灶眼,灶眼上摆满小砂锅,锅里用大棒骨熬的鲜汤煮着云吞,煮熟后倒入装有鸡蛋、盐、味精、虾皮、冬菜、紫菜、香菜底料的大碗中。一气呵成,满满的一大碗,加上烧饼,简直就是一顿美味至极的早餐。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而馄饨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起初是饼中加入馅料,以汤水煮熟,称为“汤饼”。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后来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而流传到了现代,馄饨成为了我国汉族的传统面食之一。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馄饨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常吃馄饨可以健脾养胃、补气益气、滋阴补阴、排毒解毒、开胃消食、消除水肿。馄饨里面的馅料,主料是猪肉,可以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想要吃到最正宗的馄饨就一定要用砂锅来煮,爽滑的面皮包裹着咸鲜的肉馅,看着馄饨在浓郁的骨汤里上下翻滚,待馄饨煮好之后,捞在盛在打好了生鸡蛋的碗里,抓上香菜、紫菜、虾皮,浇上浓浓的骨汤,一股脑喝下去,全身都觉得舒坦。又是一番别样的享受,让你味蕾大开!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说到这里,想必屏幕之前的你已经胃口大开,其实在家也能做出这样的美味。到底什么样的手法做出来更正宗呢, 那就跟着蜜汁君接着往下看。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猪肉、虾肉、蔬菜、葱姜、鸡蛋则构成了馄饨最基本的馅料。新鲜的蔬菜可以选用芹菜或白菜,芹菜要茎,白菜要帮。而肉类选用牛羊猪都行,不过要肥瘦相间,这样调的馅才会好吃。至于配料,多半选用鸡精,香油,盐,胡椒粉等。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喜欢海鲜口味的,还可以在每个大云吞里加一个虾仁。要尽量选用活虾剥虾肉,用一点点盐和胡椒少许腌一下,而虾仁剩下的虾头、虾壳可以煮水后捞出,用来做云吞的底汤,这样的汤底咸鲜可口,味道极好。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制作过程

1.鸡蛋打散,猪肉剁碎,放切碎的姜、葱、盐、鸡精、香油搅拌

2.夹适量的馅料放在云吞皮中间,将皮对折。

3.用筷子在云吞皮左端的尖上抹上一点馅里的汁,将两个尖角粘合。

4.锅中放高汤烧开下云吞,用勺轻轻将其推散,加盖待再沸腾,

5.开盖转小火继续煮1~2分钟,转大火继续煮制。

6.在碗中放入适量葱花、盐、鸡精、紫菜、虾皮、香油、冬菜,

7.加入煮熟的云吞和浇上高汤即可。

不喝碗云吞,怎么好意思说吃过正宗的天津早点

小贴士

1.高汤可以用猪骨和鸡架熬制,汤白而不腻,

2.云吞的馅不宜太硬,调馅时可加入鸡蛋或高汤。

3.肉馅要沿一个方向搅拌,这样调出的肉馅才好吃。

4.一定要开着火盛馄饨,这样的馄饨不黏连,更劲道。

5.多包些,按每次的食量分份存在冰箱里,随吃随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