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谭(十二)

 山佳国学谭 2017-05-21

111、温故知新敦厚崇礼——《中庸》谭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所以要如上文所讲,知识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诚心诚意地崇奉礼仪,因为,没有极高的德性,就不能真正的懂得、做到中庸之道。

112、国无道,沉默自保——《中庸》谭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所以身居高位不骄不过中庸,身居低位不背不离中庸,国家有道,其言足以兴国;国家无道,其沉默足以自保。中庸讲究顺势而为,反对逆势而为。所以。国家无道,其沉默足以自保。

113、中庸是自保之道?——《中庸》谭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诗经》说:“既明大势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中庸之道——是自保之道?这是不是中庸之道负面的消极影响哪?两千多年来中庸之道,就是在背着这个沉重的消极包袱的。

114、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中庸》谭 

    以后演绎成为: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其中的但求无过的“无过”,是否不理解为“无过错”,而理解为:但求“无过无不及”的“无过”的中庸之道哪?如果是如此,未必是消极的影响。对待国家无道的反抗也要做到适度、适中,而“无过无不及”。那么,革命是否都是“过之”哪?!是否革命也要适度、适中呀!

115、革命也要适中——《中庸》谭 

    我国四九年革命胜利以后,建立的既不是社    主义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含有资本主义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国家。这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成功的社会制度。这就是革命也要适度、适中的典型的中庸之道的范例。

116、“不及”实事的教条——《中庸》谭 

    二七年我党失败了。出现了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认为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要求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这显然是“不及”实事的教条。

117、“过之”实事的教条——《中庸》谭 

    此后在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和博古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争取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革命高潮”理论。使我党遭受到了几乎断送的极大损失。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这显然又是“过之”实事的教条。都是脱离了革命也要做到适度、适中的“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

118、无过无不及的理论——《中庸》谭 

    与此同时毛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和井冈山道路”的理论,和“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理论。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恰恰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实事求是的理论,只有如此,方能自保革命的星星之火,取得了可以燎原的最后的胜利。

119、小人反中庸的特征——《中庸》谭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孔子总结得真好!真是如此呀!自以为是正是愚昧的特点;而独断专行又恰恰是卑贱的特点。都是小人反中庸独有的特征。

120、反古圣贤的中庸之道——《中庸》谭 

    “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此处的“反古”从上下文来看,不应理解为:“返回或者是回复到古时去”;而应理解为:生于今世,而反对古圣贤的中庸之道。这样做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如此,与《论语》“信而好古”的思想相一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