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询问敏感问题10法,对日常交流也适用——这么尴尬的问题不要问我| 调查问卷设计 | 问卷调查资料

 愚然楼 2017-05-21

问卷专家有一种说法“没有敏感的问题,只有敏感的答案”


比如,“过去7天,你是否吸过大麻?”这样的问题敏感吗?对于吸大麻的人,这确实是敏感问题,会让回答者内心产生不安全感;但是对于从未吸过大麻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敏感问题,他完全可以坦然地回答“没有”。所以说,不是问题敏感,而是答案敏感。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问卷侠认识到,有些时候,其实问题和答案都不是敏感的源头,“事实”才是。


比如问一位男士,“你家邻居的孩子长得像不像您?”这是一个敏感问题吗?如果答案是“像”,这是一个敏感答案吗?且听问卷侠给各位卷粉慢慢分解。


我的一位朋友,性别男,他的两个好朋友是一对夫妇,喜得贵子,孩子百日时,他去看望他们。好朋友见面,自然少不了寒暄叙旧,客人(专指我的这位朋友)、男主、女主,还有婆婆等一干人,酣谈正欢,突然话题转到了孩子长得像谁,一会儿这个说这里像妈妈,一会儿那个说那里像爸爸,突然,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孩子长得像这位客人!!!于是大家开始比较孩子与这位客人的相似度,接下来,孩子的妈妈和奶奶(没错,就是孩子爸爸的亲妈)都很肯定地说,孩子确实长得像这位客人,而且是多次重复说明孩子和客人很像。据说,孩子爸爸不吱声傻笑,孩子像的客人也是尴尬地笑,表情请自行脑补。

 

所以,“你家邻居的孩子长得像不像您?”,“像”,这并不是一个敏感问题,也算不得是一个敏感答案,只有邻居的孩子在血缘上真的是回答者的,这个“事实”才是敏感的。在前面的故事里,孩子妈妈和奶奶之所以能“毫无顾忌”地说孩子长得像我这位朋友,肯定是大家都肯定孩子肯定不是客人的,所以才能那么自然地谈论这个问题。


当然,不管是问题敏感,答案敏感,还是事实敏感,都是我们在设计问卷时需要小心处理的。下面,我们举例说明,提问敏感问题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有些不仅适用于调查问卷设计,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也应用得到,不信您看看我给您举的例子。


1.常见法

例:每个人都会偶尔说谎。过去7天中,你是否说过谎?

话外音:每个人都会这样做,你这样做也没什么大不了。


2.理解法

例:再耐心的父母,也难免偶尔对孩子发脾气。过去7天中,你对孩子发过脾气吗?

话外音: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是在所难免的,你发了脾气也不代表不是好父母。


3.假定法

例:假如你有很方便的渠道,你会不会购买盗版的DVD?

话外音:可能你还没有方便渠道,所以你只是想一想,而没有买。


4.权威法

例:许多医生认为,适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过去30天中,你是否饮用过酒?

话外音:专家都说喝酒好,你要是真喝了,就大胆说实话吧。


5.过去法

例:你是否曾经开车超速过?

话外音:那都是过去时了,你现在不这样了。


6.他人法

例:像您这样的青年教师们,平均每个月工资大约有多少?

话外音:我问的是你们这个群体,不是您个人,您可以放心回答。


7.偶然法

例:很多人都可能心血来潮去酒吧。过去30天,你去过酒吧吗?

话外音:谁还没有个小冲动的时候,偶尔疯狂一次,不代表你是一个疯狂的人。

 

8.掩盖法

例:分两份问卷分别询问以下问题

  • 请将你上周吸大麻的天数与你家现有可用电视机台数相加,总数是多少?

  • 你家现有可用电视机台数是多少?

 

9.随机法

例:让回答者随机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回答每个问题的可能各占1/2,只有其自己知道自己回答的是哪一个.然后根据回答者的母亲有1/12的可能出生在6月份,计算所有被调查者中吸大麻者的比例.

  • 你上个月吸过大麻吗?

  • 你母亲的生日是在6月吗?


调研答案

无关问题

目标问题

修正比例

20%

4%

16%

32%

80%

46%

34%

68%


100%

50%

50%

100%

注:假设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回答者中,有20%回答了,回答无关问题的比例有1/2,这1/2的回答者中约有1/12会回答(1/2)*(1/12)约等于4%20%-4%=16%,只有50%的回答者回答了相关问题(是否吸过大麻),得到了16%的百分比,那么,如果所有样本都回答这个问题,比例将为 32%。至此,计算出了全部回答者中吸大麻者的比例。但是,根据问卷答案无法判断某个个体是否吸了大麻。

 

 10.模糊法

例:以下两种提问方式,前一个虽然能够得到更精确的数据,但是比较敏感,在调查中回答率会比较低。后一种方式由于降低了精确定,敏感性也随之降低,回答率会相对高些。

 

请问过去一年里,您的平均月工资是                元。

请问过去一年里,您的平均月工资是多少元?

 

A.低于1000   

B.1000~3000  

C.3000~5000

D.5000~10000

E.10000以上

 

以上列举的一些方法,在日常交流中也同样适用。请看下面的例子。

老公:老婆,你工作那么忙,还要做家务,真是辛苦了。我那套西装洗了吗?(理解法)

老婆:没有。

老公:怎么还没洗?我上周不就说要洗嘛。要不是看在你长得漂亮,我早就发火了。(可能使用了假设法,依老婆漂亮情况而定)

老婆:你看我的女同事,哪个做家务。我是你的小保姆吗?(人人法)

 你再看,如果上面的对话像下面这样说,情况又是什么样?

老公:我那套西装洗了吗?

老婆:没有。

老公:怎么还没洗?我上周不就说要洗嘛。

老婆:我是你的保姆吗?

 上面例子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但是也是可以说明问题的,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原则,其实不过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已。问卷设计是这样,问卷量化分析也是这样,很多量化分析方法,只不过是把思维逻辑以一定的模式固定下来,让分析者有章可循。卷粉们可以慢慢体会。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