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伯格曼,1850年5月21日生于德国巴登地区加根瑙的一个啤酒制造家庭。他曾从事钥匙、暖炉等金属制品的销售,后来对半自动手枪的开发产生极大兴趣。他与匈牙利籍的钟表技术员奥特·布劳斯贝塔签订合同,获得其发明的闭锁机构使用权,并在枪械制造者路易斯·施迈萨的协助下开始制造半自动手枪。1892年,伯格曼手枪在德国获得专利。 ![]() 由于装填夹装弹不便,伯格曼公司于1901年开发并销售使用标准弹匣的伯格曼简化型M1901手枪。该枪配装可卸式弹匣,原用的瓶形弹壳枪弹更换为8mm口径的直形弹壳枪弹。 ![]() 比利时派帕公司非常重视M1903半自动手枪的特许生产,还根据西班牙军队要求作局部改进,将套筒与枪管制成一体,并在弹匣座下端的两侧设半圆形缺口,使弹匣局部外露便于抽出。1908年制成伯格曼M1903手枪的改进型,命名为伯格曼—贝亚德M1908手枪,一般称为伯格曼—贝亚德手枪。“贝亚德”是派帕公司的半自动手枪商标。 M1908不仅作西班牙军用制式手枪,还参加丹麦陆军选型试验,于1910年被选作丹麦军用制式,并命名为伯格曼—贝亚德M1910半自动手枪。丹麦向比利时派帕公司订货4840支。 ![]() 例如,向瑞士军队展示该公司从1893年以来生产的一系列伯格曼手枪,并提供瑞士军队试验用枪。但结果,瑞士选用巴拉贝鲁姆(卢格)半自动手枪作制式,伯格曼手枪落选。因为此时期的半自动手枪市场竞争激烈,比利时 FN公司的勃朗宁、毛瑟公司的C96、德国DWM公司的巴拉贝鲁姆等半自动手枪,都是强劲的对手。 ![]() 各国军队对伯格曼手枪的试验结果,弹药方面的评价是9×23mm伯格曼—贝亚德手枪弹的威力比9×19mm巴拉贝鲁姆(卢格)手枪弹大。同时指出,伯格曼—贝亚德9mm手枪弹匣设在扳机前方,造成全枪较长、平衡性较差等缺点。最后,只有西班牙军队订货3000支,丹麦军队订货 4840支,希腊也有订货,数量不详。 丹麦的军用制式手枪,经历了从转轮到大威力半自动手枪的演进历程。 1865年,丹麦陆军选用0.45英寸口径、发射内置击针式定装弹的鲁-福绍-富兰科特 转轮手枪作制式,命名为M1865转轮手枪,供骑兵和炮兵部队使用。1880年,使用9mm中心发火枪弹的沙梅罗-德尔宾型双动式整体转轮座手枪被选作校官用制式,命名为M1880 转轮手枪。1882年,另一种酷似M1880的9mm口径沙梅罗—德尔宾型转轮手枪也被用作制式,定型号为M1882。1897年,老式的M1865转轮手枪被回收,改造成使用中心发火枪弹的转轮手枪,补充作制式,命名为M1865/97转轮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丹麦军队以新式转轮手枪换装旧式转轮手枪,不过只有部分骑兵部队使用新式转轮手枪。 ![]() 弹匣扣位于扳机护圈前部,往下压则释放弹匣;弹匣座下端两侧有半圆形缺口,便于抽出弹匣 ,M1910/21采用8发双排双进弹匣 。 由于丹麦军队规模不大,需用手枪的兵员数量不多,所以最初国内不生产M1910手枪,只进口比利时派帕公司的产品装备部队。 ![]() 丹麦政府和军方因军用制式手枪的供应断绝受到沉重打击,于是政府作出军用制式手枪国产化的决定。1918年“一战”结束,丹麦政府与解放后的比利时派帕公司交涉,签订在丹麦国内生产M1910手枪的合同。 1921年,丹麦国产M1910手枪经试验后被军方选作补充制式,命名为伯格曼—贝亚德M1910/21半自动手枪,并由负责兵器维修与管理的陆军兵器制造所和哥本哈根兵工厂生产。 1922~1924年,前者生产了1300支,后者生产了约900支。 在M1910/21手枪的国产化中,丹麦军队对M1910作了部分改进。在外观上,木制的握把护木比原来增大,几乎到达握把上端,使握持更加舒适。内部机构也有改进,枪机后部有使击锤部分潜入的切槽,并重新设计了抽壳钩。 ![]() 还有一种在原制式M1910基础上加以改造的M1910/21,这种改造型与改进型M1910/21的性能不尽相同,为了区别,在改造型的套筒左侧增刻了“M1910/21”的标志,而改进型无此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备丹麦军队的制式手枪大多是这2种M1910/21手枪。 伯格曼—贝亚德M1910/21半自动手枪装备了丹麦军队几十年,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才退出了现役,这种手枪虽然外形很像毛瑟C96手枪,但是性能却没有毛瑟C96好,装备数量和名气也比毛瑟C96差了很多。因为丹麦的兵员数量比较少,所以伯格曼—贝亚德M1910/21半自动手枪得装备数量也不多,在二战结束之后,就基本上再也看不到这种手枪的身影了。 2016.06.05. 孤独的老顽童 本期介绍在网络电台 [考拉FM] 枪械解读栏目第153期播出。 |
|
来自: 江苏常熟老李 > 《《老顽童讲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