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有丁巷村,后有丹阳城”———漫游西门故里

 海之兰45 2017-05-21


西门大街

=一条老街=





丹阳民间有句俗话“先有丁巷村,后有丹阳城”,说的就是丹阳人早期的聚落是位于西门大街南侧的小渔村——丁巷村。丹阳建城后,文庙、县治、城隍庙等均设置于西门地区,西门地区成为丹阳的政治、文化中心。随着丹阳城向南向东发展,清末,县治移址于小东门桥之西,此后,西门大街便逐渐成为以米市闻名的商业街。


着丹阳城向南向

清末,县治移址于小东门桥

之西,后西门大街便逐渐

成为以米市闻名的业街,

鼎盛时期,西大街的粮

行达六十二家之多




丹阳建成之后

,文庙、县治

、城隍庙等均

设置于城西地区

,西门地区成

为丹阳的

文化中心




丹阳民间有句俗话“先有丁

巷村,后有丹阳城”。说的

就是丹阳人早期的聚落是位

于西门大街南侧的丁巷村,

而丁巷村历史上是一个小渔

村,村民靠湖吃湖,常年以

入练湖打鱼为生。






西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庙、老县治,城隍庙、警钟楼、古运河、正仪坊、米市……全都罗布于此。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城隍出巡,是丹阳城内最大的庙会。庙会当日,门前戏楼广场人山人海,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城隍爷坐在敞轿中,四夫八抬,前呼后拥,掮旗打伞,放铳开道。游行队伍,由老西门大街穿过谷口街过水关桥折向东河路、北河路、老北门大街,再从新桥西行至西门城隍庙归位。


舞龙灯是丹阳县城十分盛行的文体活动之一。旧时城区东南西北皆有龙灯队,唯独西门市长须白龙,具有特殊的地位 :东南北三门的龙灯队事先必须到西门城隍庙来祭拜方可上街,而且凡是在街上碰到西门的长须白龙时必须让道而行。




警钟楼位于老西门大街东首,始建于民国十九年,高五层,是丹阳当时最高的建筑,“城西救火会”就创建于此。

消防比赛

警钟楼位于老西门大街东首,始建于民国十九年,高五层,是丹阳当时最高的建筑,“城西救火会”就创建于此。救火会成立后,为常备不懈,丹阳政府会举办消防大赛。地点设在旧公园,在山坡上高高竖起一根竹竿,竿顶挂彩旗,比赛以最先打湿彩旗为胜。参赛人员为来自城外的米行和箩行的大力士,八人一班,轮番作业。


解放前,老西门大街曾是江南地区有名的粮市,有“一条街”之称。各地粮商云集于此,坐地收购。西门码头位于宝成桥逸,米市的兴旺时,货船装卸通宵达旦。



旧时的西门大街上的茶馆有四五家之多,茶客多为米行老板、米商以及乡间农民,早茶从清晨一直喝到中午,午茶又从中午一直喝到傍晚,悠然自得,舒适愜意。


西门商贸的发达和米市的兴旺,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如洗浴业。位于三思桥北侧的涌丹泉浴室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当时丹阳县城内最早的浴室之一。



来源:丹阳规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