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书法的用笔艺术

 砚耕迂叟 2017-05-22
摘要: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的书法艺术的形式要素其中之一就是用笔的艺术,然后有规律地进行各种空间组合,才能构成书法艺术。因此,本文就书法的用笔艺术进行探讨,从而为我们提供打开书法艺术圣殿的钥匙。
  关键词:书法;点画;用笔
  中图分类号:J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30-1书法之所以称为艺术,首先就在于它对每一点画都要视为实在的形体,讲求方法去写。我们把智永禅师的永字八法(侧、勒、努、?、策、掠、啄、磔)和欧阳询的运笔八法(点、竖弯钩、横、竖、卧钩、横折钩、撇、捺)合起来看,就有比较扼要的说明和补充。两者都是在真楷书形成和盛行后总结而成的经验,都是值得重视的。相传三国魏著名书法家宋翼,初向钟繇学书法,钟曾批评他,他三年不敢见繇,于是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陈之排云;每作一戈,如万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竖,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又相传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宋翼读后,依此学书法,名遂大振。宋翼三年苦练用笔,终于有所成,值得我们学习。至于后来破墓得笔法,就有点谈玄的色彩,不可尽信了。
  晋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执之下笔,点画、波折、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南宋姜夔也说:“点者书之眉目,全籍顾盼精神。一撇捺者,书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以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姜夔《续书谱》)这里,卫夫人说的是功力,用力运送,书法才能多骨丰筋;而姜夔是说书法造型的美。写字要做到每一笔画都能给人以形体美的感受,巧妙之处是他们不是真的实体,我们不能去摸索印证,而它们又确实是从万事万物的形体中抽象出来的东西。永字八法起于点,一点之微,有多样的形状,多样的变化,不应以高峰坠石或巨石当途为满足。王羲之说:“或以蹲,或为蝌蚪,或如瓜瓣,又如栗子……” (王羲之《笔势论》) 如斯之美,各秉其仪。但得多少,学者开悟。他要求一点一画的意境,不论像什么,都必须磊落大方,抽象得体。从一点一法而推及其他的七法或者八法,都得用同样的抽象作出响应的表现和示范。
  汉字的书写是由横、竖、撇、捺、点、折、钩、挑等几种笔画组合的。他们之间穿插交错,互相依存;其精微奥妙之处,有时比其他的艺术还要难于掌握。如果点画中出现了败笔,或安排不恰当,或强弱不相称,或浓粘不调和,或肥瘦不适度,那就糟了,书法不比绘画,绘画出了毛病,有时还能补救;而书法不许用重复笔画,更不许填补,下笔就成定型,救也来不及了。所以练好一点一画,一撇一捺,书法家们不知要经过多少千百次的反复练习,才能集点而成字,也不一定就能使每一字都符合美的要求。在练习用笔的过程中,书法家心在盘算,指、腕、臂都在协调运动。心手相合,自然产生相应的力量和气势,写出来的字虽是静止的,但它却是从手腕运动中得来的,所以表现出来的动态;还是显而易见。所谓要在点、画、波、撇间下功夫,就是要具体到中侧、起伏、衄挫、顿驻、方圆、俯仰、波折笔等方面认真实践,一丝不苟,都要按着笔法的规矩去做,使用笔达到精熟的程度,然后写出来的字,就能有骨有肉,强劲多姿,气势不凡。我们现在从看到晋唐以来一些大书法家如钟、王、颜、柳的碑帖和真迹,不难从中找到他们在点画用笔方面的很多例证。
  不同的点画,有着不同的点画形态。书法家在书写时,起笔、行笔、收笔要连贯、完整,点画形态要准确。这在静态书体当中的楷书、隶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点画在不同的具体位置,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也是汉字书法形态丰富、变幻多端的表现之一。
  在不同位置的捺画,一般会有较大的差别,相同的字、相同的部件、相同位置的点画,要求形态多姿多变,这便是增加用笔内涵丰富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行书中,这一变化应根据上一笔的书写动作,顺势行笔,既保留了字形、点画本身的基本性,又在书写中表现出了丰富的变化。
  王羲之说:“莫以字小易,而忙于行草,莫以字大难,而漫展毫头,于是则筋骨不等,生死相混。不可使一点失所,若美人之无目;一画失所,若壮士之无肱。” 《王羲之?譬成章第十二》他用形象的语言,说得多么深刻。如果学书者不依规矩,信笔乱来,不想从隶楷体中去练习,就想先从行草中展翅飞翔,那就免不了要出现满纸浮华败笔,不是触犯了书法“八病”(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就是滚进了书法“十戒”(一蠢俗、二力弱、三柔细、四斌媚、五浪右、六板律、七狭长、八葳蕤、九向背不得宜,十上下不联层)“八病”“十戒”,都是书法所不能容许的。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祝敏申.大学书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谷翠峰,大连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硕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