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杨震留给子孙的厚礼

 静雅轩345 2017-05-22

 肖岩悟史


  《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东汉时弘农郡华阴县人。从少年起就聪明好学,通晓经传,早年在家乡办学,来自四方的求学者络绎不绝。他教学有方,不分贫富,因此名气大,学生多,被人尊称为“关西夫子”。


  杨震办学多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材,因此声名大振。当时的大将军邓骘很敬重他,就征召杨震到自己府内任积,他从五十岁开始做官,历任刺史、太守、太常、司徒等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每走一地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讲责任不贪不占,有担当不糊弄百姓,清正不昧良心。一次他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这个县的县令王密正是杨震过去的学生,是他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荐才提拔的官员。



  王密听说杨震路过此地,为报答当年杨震的提携之恩,于是白天去谒见杨震,晚上则准备了黄金想赠送给他。一是为报师恩,二是还因为昌邑县隶属于东莱,杨震正是他的顶头上司,将来还蒙恩师多方照顾。杨震看到黄金,说:“作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可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对老师说:“现在夜深人静,不会有人知道的。(暮夜无知者。)”杨震呵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五知?”王密只得带着金子羞愧地回去了。因此,人们称赞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后来任涿郡太守,官职越来越大,他依旧两袖清风,从来不接受别人的私下拜谒。他自己的生活很俭朴,子孙也常“蔬食步行”。有人劝杨震趁在位时为子孙置办一些产业,杨震不肯,他说:“留给子孙清白的名声,不正是给子孙的厚礼吗?”是的, 品德比黄金珍贵,良心比黄金高贵,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肖岩

责编/张燕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