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精神状态改变着你的基因

 长沙7喜 2017-05-22

现代人都知道,基因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DNA,是每个人的生命蓝图。每时每刻,细胞都在翻译DNA中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材料,人体则是由60-100万亿个细胞构成的。


人类在很久之前就知道,“精神状态”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显著的影响,甚至,我们必须承认精神健康、心理健康的存在,即便在科学的意义上也是如此。


如今,不但精神状态(mental state)已经成为科学术语,而且,最近十年间一大批严格的科学研究发现精神状态能够显著的影响人的基因表达,从而对人的机体健康产生消极或积极的深刻影响。精神状态可以直接作用到人体生命的基因层次,这是更新我们对自身生命认知的革命性发现。


由于内容的重要性,本文基本保持了学术化,以保证其严格性。对于非相关专业读者,这并不影响您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您完全可以把陌生的术语跳跃过去,而并不影响对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


本文结论是,保护你的精神状态,就是保护你的基因表达,从而,也就是保护你的整个生命。


1.基因的可变性远远超乎人们以往的想象。


DNA包括人体的蓝图,每个细胞中的DNA主导着人体内的每一个化学反应和功能。基因是DNA的片断,它编码着人体内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材料)和荷尔蒙(一种物质,通常为肽或类固醇,由一组织产生,经由血液循环到达另一组织来影响生理活动,例如生长或新陈代谢)的合成。


 

基因是由四个类型的核酸构成的密码,一个人的基因与其它人的基因99.9%都是相同的,而另外的0.1%的不同基因则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差别。


在生命活动中,DNA能够遭受破坏、也能够被修复,下面我们将会介绍。我们的基因型(genotype)是指我们的基因所包含的内容,而我们的表型(phenotype)是我们基因的正在表达(即控制着蛋白质和荷尔蒙的合成)的状态。


因此,并不是每时每刻所有的基因都在表达,而是许多基因都处于潜伏状态。正是许多基因的激活和顿化造成了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我们的DNA,或者基因,事实上控制着我们体内所有物质的表达。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如果没有外界的化学和辐射造成的损伤,它们就是保持稳定的。但现在人们认识到,基因的可变性远远超乎人们以往的想象。


在决定基因的发展、表达和修复的核心要素中,就包括精神状态(mental state)。


那么思维、情绪、动机以及对意义的寻求可以还原为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吗?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首席科学家Francis Collins曾说道,


“我们可能不会通过了解人类DNA序列来认识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爱’……如果人性开始将自己看作是机器,被DNA编程了的机器,我们会丢掉很多真正重要的东西”(184)。

 

2. 精神状态(Mental State)对基因表达的负面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发现心理压力能够导致DNA损伤。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这样的研究是在动物、而非在人体上发现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遭受各种压力的动物的会表现出染色体失常明显增加(染色体:动物细胞核和植物细胞中一条线状的DNA链和辅助蛋白 ,携带了传递遗传信息的基因和功能团)。

 

类似的变化也在人体上发现了,例如考试压力造成的变化。动物试验(185,186)和更多的人体试验研究发现,精神状态影响着基因功能。精神压力增加了基因变异的数量、以及似乎消弱了人体自我修复的功能(187)。这可能被一些中间生理过程所介导,例如大量的染色体失常的增加、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并作用于DNA修复每(例如甲基转移酶)。

 

DNA损伤显然是诱发癌症的特别重要的因素(188)。我们可能遗传性的、家族性的遗传了易感体质,包括某些类型的癌症,它们通过基因调控的细胞复制、细胞凋亡、和癌症抑制基因而介导。这些基因机制的损伤能够诱发癌症。细胞修复这些损伤的能力可以通过DNA修复能力(DRC)来测量。

 

一些压力,例如创伤压力能够增加氧化压力,同时刺激补偿性DNA修复机制(189)。最近针对健康的医学院学生开展的研究证实了,在高度压力时期,例如在考试期间,相比于低压力时期,例如假期后,所有的研究对象的DNA修复能力指数都增加了(190)。这是对DNA损伤的适应性响应。也就是说,在高压力期间,DNA损伤明显增加,因此造成DRC的活跃。重要的是,那些具有高度压力、和更长期的压力水平以及情绪波动的学生,他们的DRC是低的、或者是没有变化的,这表明他们体内的DNA修复响应已经被削弱了。


(注释:以上这段话的意思通俗的解释一下。因为在高度压力期,DNA损伤增加,所以相应的修复活动明显更活跃,这是能够明显被检测到的。显然,任何人的自我修复能力都是有限的,修复功能也是有损耗的。所以长期暴露在压力之中的人,这种修复能力是降低的,因为,长期高强度的启动修复能力,使得修复能力透支或者遭到了削弱。 


与之相关的另一项对照临床研究(191)比较了33位女性乳腺癌患者和47位无癌女性的DNA修复能力指数(DRC)。相比于控制组(即健康女性,她们的DRC为8.7%),癌症患者的DNA修复指数要低36%(她们的DRC为5.6%)。较为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为明显的DRC下降。“低DRC是乳腺癌的易感因素。1%的DRC下降,对应着乳腺癌的发病率升高22%……因为对于乳腺癌来说,DRC是一种独立的风险因子,女性的DRC水平或许是预测易感性的有效指标”。

 

同样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和加速的现象,启示人们,心理状态可能是影响基因表达的要素。后者的效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上瘾行为(192)、心血管活性(193)、沮丧(194)、精神分裂症(195)、哮喘(196)以及其它的病变,这些都表明为什么压力是众多疾病过程的共同触发者。

 

似乎基因活动常常是潜伏着的,它能够被某些事件触发从而产生效应,而不是像计算机的按键,点击它就能够开启程序。例如精神分裂症。“正常的内生多巴胺纤维在青春期晚期和它们与异常的内生的皮质-边缘回路的异常联结,能够触发那些精神分裂症易感者的症状发作”。

 

对于上瘾行为的基因倾向,

“压力,例如药物滥用和社交挫折,在青春期后的成年生活中,会加速神经发展遭到削弱的个体突破屏障,从而发展为精神错乱”(197)。

 

药物寻求(drug-seeking)行为,能够被大量的因素所触发,包括‘针管注射’、药物相关的环境刺激和压力。药物相关刺激和压力可能激活了这个系统,通过前额叶皮层、扁桃体和HPA轴的神经回路。“基于长期持续的复发风险增加的本性,似乎,相关的神经适应通过药物诱发的基因表达变化而被介导”(198)。

 

不仅DNA的功能、损伤和修复能够由心理状态引发,而且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基因的老化。


端粒(telomere)是位于DNA链底端的DNA片断,它们通过保护DNA免于解体从而避免引发细胞凋亡。

 

一项针对前更年期的女性开展的研究发现,心理压力,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明显的与已知的与影响细胞凋亡和寿命的因素相关。包括较高的氧化压力(oxidative stress)水平、较低的端粒酶(telomerase)活性(端粒酶是一种能够修复端粒的酶)、以及较短的端粒长度。具有最高压力水平的女性,相比于低压力水平女性的端粒要短,这段缩短的距离相当于老化9-17岁的年龄(199)。


(2009年,诺贝尔奖授予端粒和端粒酶发现者期间,在一门选修课上做过的一次报告。上述ppt内容重在说明,相关的科学机制在科学上已经得到了严格的确认。比较学术化的内容,在阅读中完全可以跳跃过去。用一个比喻来说,端粒就是我们DNA的保护装置。相当于我们每天穿的鞋子上,鞋带两端的保护装置。而端粒这种保护装置,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受到损耗的,因而DNA的表达会变得不稳定,生命质量下降。而精神状态正是影响端粒长度的重要因素。)



3.精神状态(Mental State)对基因表达的正面影响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Blackburn带领的科研团队考察了从事3个月每天6小时的冥想训练(一种传统的认知训练)的30名志愿者,并与另外30名在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较。


这项研究提出了两种应急参量:控制感和神经质,前者使应激参量减小,后者使应激参量增加。此外,他们还采用了两种品质指标:正念(Mindfulness,觉察性)和人生目标(Purpose in Life),来描述人的思维变化。


训练的参与者接受了关于集中注意的冥想技术指导、并进行培养慈善心态的辅助练习。在训练前后对志愿者进行心理测量。训练后采集外周血液单核细胞样本以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在训练结束后,训练组成员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且训练组成员的控制感增加、神经质下降,以及正念和人生目标感的增加度都较大。


分析显示,冥想训练对端粒酶活性的效应被控制感增强和神经质降低所介导。进而,控制感和神经质的改变都部分地由正念和人生目标的增强所介导。此外,人生目标增强直接介导了端粒酶活性的群体差异,而正念的增强则不具有同样作用。


这是将冥想和积极的心理变化导致端粒酶活性改变的第一项研究。


数据显示控制感的增强和负面情绪对端粒酶活性增强有贡献作用,这意味着端粒长度的增加和免疫细胞寿命延长。


人生目标被冥想训练增强,它直接影响着控制感和负面情绪,并且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着端粒酶活性 。


(原始文献)


结论是鲜明的:


精神状态(mental state)对人的基因表达、基因保护装置有着显著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或者消极的。


如今相关的大量科学研究正在涌现,以至于,不久的将来,我们必须说,精神活动对人的基因表达有着塑造性的作用。


或者更简要的说,精神活动能够形塑基因。


100多年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If you can change your mind, you can change your life. 

改变你的想法,你就能改变你的生命。


是的,这里的life,应该翻译成生命。

因为,你的想法,你的精神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改变着你的基因。


所以,


保护你的精神状态,就是保护你的整个生命。

训练你的精神状态,就是塑造你的整个生命。


时光再前进几十年,以那时的眼光回望这个时代,人们必然会把这个时代命名为科学革命的时代。人们看待生命的方式,看待精神、看待意识的方式,即将再也不同于以往。


此前发布过一篇文章,六个细思极恐的人类特征,这篇文章作为补充。


参考文献

本文前半部分摘译自:MIND-BODY MEDICINE: SCIENCE, PRACTICE AND PHILOSOPHY

作者:Dr Craig Hasse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