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总结了脑囊虫病相关知识,望君收藏

 茂林之家 2017-05-23

脑囊虫病多见于青壮年。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型:

1.癫痫型(脑实质型或皮质型)

最多见。发作类型常见的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和复合性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

2.颅内压增高型

主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可伴有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局限性神经体征可称为类脑瘤型。少数患者在当头位改变时突然出现剧烈眩晕、呕吐、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称Brun综合征。

3.脑膜脑炎型

系囊虫刺激脑膜和脑弥散性水肿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发热,还常同时有精神障碍、瘫痪、失语、癫痫发作、共济失调和颅神经麻痹。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嗜酸性粒细胞占优势。

4.单纯型

无神经系统症状,且无明显的皮肌囊虫结节,由于诊断方法的进步,(如CT等)而被发现。

例题

患者女性,32岁,反复癫痫大发作6个月,智力下降1个月,CT检查诊断为脑囊虫。首先考虑的类型为( )。

A.脑室型

B.皮质型

C.软脑膜型

D.混合型

【答案】B。

以上是总结归纳的脑囊虫病相关知识,更多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请关注中公卫生人才网临床医学知识库!

更多临床知识链接:http://www./kszl/ylws/196/或关注(yixue99)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