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诗词中的养生趣谈

 老刘tdrhg 2017-05-23
古人诗词中的养生趣谈


      东晋名士陶渊明,有诗《结庐在人境》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乐?而无车马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神诗,反映了他远离尘嚣、恬静安谧、与世无争的农村生活,同时,诗中讴歌了能够陶冶精神、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大自然。真是境与意会,物与心融,妙不可言!
 
    诗坛寿星陆游一生坎坷,却寿至85岁高龄。他对延年益寿的学问相当关注,饶有心得。诗云:
 
      吾身本无患,卫生在得宜。
 
      一毫不加谨,百疾所有滋。
 
      他还经常劳动,以活跃身心、抵御衰老。诗云:
 
      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午窗无一事,梨枣弄诸孙。
 
      陆游年老了,仍手不释卷:“万卷古今消永田,一窗昏晚送流年。”真是“读书有味身忘老,无诗三日却增忧”。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号“乐天”,然而,生逢乱世,他饱受折磨,致使病痛缠身,到了不惑之年,方知“不得长欢乐”,是“人生不满百”的原因,从而开始注意情志养生:“以道活心气,终岁得晏然”,逐渐变成了真正的“乐天派”人物。诗云: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洋溢着诗人对待老与病的正确观念。“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绿未及车先悬”,致仕退休后,他生活清闲,致力于诗歌创作。“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本全清”,正是其乐天精神的自我写照。
 
  有诗圣之称的杜甫,其《江村》诗写道: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身外复何求。
 
      指出人生病后,宜安下心来,专心致志治病。此外,还要从事一些有益于身体康复的活动,如下棋、钓鱼,以静心宁神。
 
  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清代诗人袁枚,其诗:
 
      老行万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
 
      总觉名山似名山,不蒙一见不罢休。
 
      道出了他之所以长寿,主要在于长期进行旅游活动,身体得到锻炼的结果。他“生于康熙,长于雍正,仕于乾隆,老于嘉庆”,终年82岁。故诗人蒋诗曾作“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的寿词以颂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