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万没想到】探秘元阳县那里村的“新石器时代”

 日食一升 2017-05-23

在元阳县南沙镇那里村依然保存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泥条盘筑法原始制陶工艺,不得不叫人感到惊奇和赞叹。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种新石器时代的古老制作工艺得以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如此完整地保留和传承?随记者去感受和追溯傣族群众的智慧之光。

拍打纹饰

时代相传的技能

那里,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位于元(阳)红(河)二级公路边的丫多河畔,海拔250米,全村共有54户206人,均为傣族,属旱傣支系。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那里村的群众和其他地方的傣族人一样,自古喜爱使用陶制品,盛水用土缸,装酒用土罐,煮肉用土锅,吃饭用土碗,喝酒用土杯,甚至连房屋上的一些装饰品也是土陶烧制。


据村民白永禄介绍,作为一种民间工艺,那里村的傣族人自古以来就会制作土陶。

时至今日,那里村还有七八家人会制作土陶,产品主要有碗、盘、壶、罐、锅等,特别是那种供本地群众煮饭做菜用的土锅,形状有大小、高低、扁圆之分,可称为那里土陶的代表。

取土

时至今日,那里村还有七八家人会制作土陶,产品主要有碗、盘、壶、罐、锅等,特别是那种供本地群众煮饭做菜用的土锅,形状有大小、高低、扁圆之分,可称为那里土陶的代表。

把陶土舂细,并用筛子把大的颗粒隔离开来


心灵手巧的傣族妇女
陶,向来被称为土与火的结晶,力与美的尤物。那里村土陶产生于当地傣族民间,清一色以家庭为单位小作坊式生产制作,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这门技术。

有趣的是,整个制陶过程,从挖土、捣细成粉、拌和、捏制成型、拍打纹饰、晾干、焙烧等全过程都由妇女独自操作完成,男人不会也不参与其中。

和泥


村民李秀芬说,原始制陶,一天一人做不了几个。这种不紧不慢的活计,虽然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却是她们快乐的源泉。

正如一篇介绍傣族制陶的文章上写到的:慢有慢的好,慢有慢的味道。就如米酒装在粗糙的土罐中,慢慢地才会显得清澈甘冽。是啊,一团没有情感的泥土,经过傣家女人的纤纤玉手便有了灵性。不上釉,不着色绘饰的土陶,犹如生活的大巧若拙,从此有了永世不竭的生命力。

母女俩分工负责,一个做锅,一个做盖


时代不会遗弃有价值的东西
时光荏苒,岁月无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遭到破坏,就制陶工艺而言,其他民族的工艺要么演变为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要么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渐渐消失,粗犷的陶制品逐渐被制作精细的瓷、玻璃、塑料、金属制品等代替。

把土陶摆放在细柴上,准备焙烧


在此背景下,那里村傣族的民间制陶工艺却仍然以细水长流的状态延续了下来,几经沉浮却并未消亡,反而焕发出了别样的返璞归真的意趣。

焙烧土陶现场

泥条盘筑法原始制陶工艺赋予了傣家土陶独特的韵味。正如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言:“物质器具和社会思想只有在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存留和传播,若失去这种功能,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时代不会遗弃有价值的东西。元阳近年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那里村已向上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从2005年起,每年12月12日举办“土锅文化节”,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把山村原始制陶的文化摆到了世人面前。

土陶制作的传承人李小妹把制作工艺传授给儿媳李秀芬后,李秀芬长年累月在家里制作以土锅为主的土陶销售。她制作的土陶由于工艺精致,兼顾实用性与观赏性,既美观、大方,又牢实、耐用,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仅出售土陶一项,年收入就有四五万元。不仅如此,李秀芬还免费提供土陶制作技术,不论是哪家的姑娘还是儿媳妇,只要愿意学她都教,毫不保留地传授。


但愿这种具有千年传奇色彩的那里村土陶制作,像李秀芬烧制土陶的熊熊烈火一样焕发绚烂的青春与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