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陶工艺的“活化石”

 梦泽赤子 2015-12-25
 

制陶工艺的“活化石”

元阳县那里村傣族制陶探秘

作者:张洪科 来源:中国红河网 2015-02-02


 

 拍打纹饰  
 

 取土  
 

  
 把陶土舂细,并用筛子把大的颗粒隔离开来  
 

 和泥  
 

 母女俩分工负责,一个做锅,一个做盖  
 

 把土陶摆放在细柴上,准备焙烧  
 

  
 焙烧土陶现场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漫长进程中,陶器和制陶技术出现得是比较早的,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持续不断地发展进步。然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元阳县南沙镇那里村却依然保存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泥条盘筑法原始制陶工艺,不得不叫人感到惊奇和赞叹。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种新石器时代的古老制作工艺得以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如此完整地保留和传承?日前,记者先后两次走进那里村,去感受和追溯傣族群众的智慧之光。

  一个美丽的传说

  那里,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位于元(阳)红(河)二级公路边的丫多河畔,海拔250米,全村共有54户206人,均为傣族,属旱傣支系。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走进村子,但见一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篮球场、活动室、厕所应有尽有,与城郊较为富有的村庄没有多少区别。

  那里村的群众和其他地方的傣族人一样,自古喜爱使用陶制品,盛水用土缸,装酒用土罐,煮肉用土锅,吃饭用土碗,喝酒用土杯,甚至连房屋上的一些装饰品也是土陶烧制,其制陶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历史悠久。据村民白永禄介绍,作为一种民间工艺,那里村的傣族人自古以来就会制作土陶。他说,远古时候,傣族人家由于生活困难,买不起锅碗瓢盆,只好自己烧制,天长日久,除了筷子砍竹子削以外,其他日常用品都是用陶土烧制,大到水缸、甑子,小到碗、酒杯,土陶产品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即使时代发展到今天,他们对土陶制品依然有着一种念念不忘的情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在一方水土的滋养中,也熟悉与掌握着这方水土,一代又一代无止境地在这丰饶的水土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时至今日,那里村还有七八家人会制作土陶,产品主要有碗、盘、壶、罐、锅等,特别是那种供本地群众煮饭做菜用的土锅,形状有大小、高低、扁圆之分,可称为那里土陶的代表。土锅不仅造型古朴、素雅,具有古老独特的民族风格,给人以特殊的美感,而且用它烹煮的肉食,原汁原味,香甜可口,色香味俱佳,还因为它能持久保温,煮沸后即使离开火源也能自沸三四分钟,一直以来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采访中,白永禄就讲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土锅换骡马》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农夫居住在大山里,每天都用土锅煮食物吃,他家门前有一条通往大山外面的路,每天都有不少马帮从这里经过。一天,农夫用土锅把食物煮熟后端到门口吹凉,恰逢一队马帮路过,赶马人看到土锅里的汤汁没有火烧也沸腾,好生奇怪,忙问农夫是什么神器?农夫回答:“这是祖传秘方制作的宝锅,保温时间很长。”赶马人想:“我天天走南闯北,风餐露宿,热菜热饭吃不了几餐,有这个神锅,煮一次吃两餐不是很方便吗?”于是,连声问道:“多少银子一个?”农夫说:“我年老体弱,上山下山不方便,你就用一匹骡子来换吧。”赶马人觉得土锅对他非常实用,马上同意了农夫的要求,留下一匹壮实的骡马,端起土锅走了。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土陶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

  心灵手巧的傣家妇女

  陶,向来被称为土与火的结晶,力与美的尤物。那里村土陶朴实无华的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成因和人文积淀。记者了解到,那里村土陶产生于当地傣族民间,清一色以家庭为单位小作坊式生产制作,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这门技术。有趣的是,整个制陶过程,从挖土、捣细成粉、拌和、捏制成型、拍打纹饰、晾干、焙烧等全过程都由妇女独自操作完成,男人不会也不参与其中。

  李小妹生于1929年8月,其家族从曾祖母开始便制作土陶至今,是那里村土锅制作的传承人。由于年事已高,她好几年没有做了,早把制陶技术传给了儿媳妇李秀芬和孙女们。她说:“与其他民族不同,傣族制陶都是由妇女世代相承。传统的土陶制作,完全是原始的做法,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和耐心,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完全是女人活计。”

  2014年12月12日,是那里村欢度“土锅节”的日子。记者跟随白永禄来到寨头,见李秀芬正在挖土。这些土当地傣族叫做“喂莫领”,呈黑褐色,土质坚硬,举镐用力才能挖得到。李秀芬介绍,这种陶土粘性特别好,是做土陶的原始材料。之后,记者跟着李秀芬,亲眼目睹了她和女儿从舂土、筛土、和泥、徒手捏制成型、拍打、印制花纹、焙烧成品制作土陶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李秀芬都动作麻利而又小心翼翼。

  时光仿佛重返新石器时代,让记者看到了一次最古老、最原始、最传统的土陶制作经过,令人诧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傣族妇女的艰辛与伟大。

  李秀芬说,原始制陶,一天一人做不了几个。这种不紧不慢的活计,虽然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却是她们快乐的源泉。正如一篇介绍傣族制陶的文章上写到的:慢有慢的好,慢有慢的味道。就如米酒装在粗糙的土罐中,慢慢地才会显得清澈甘冽。是啊,一团没有情感的泥土,经过傣家女人的纤纤玉手便有了灵性。不上釉,不着色绘饰的土陶,犹如生活的大巧若拙,从此有了永世不竭的生命力。

  土陶传承,后继有人

  时光荏苒,岁月无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遭到破坏,就制陶工艺而言,其他民族的工艺要么演变为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要么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渐渐消失,粗犷的陶制品逐渐被制作精细的瓷、玻璃、塑料、金属制品等代替。在此背景下,那里村傣族的民间制陶工艺却仍然以细水长流的状态延续了下来,几经沉浮却并未消亡,反而焕发出了别样的返璞归真的意趣。傣家土陶透气性好,能有效调节空气中的湿度,在热带地区是绝佳的食品保鲜器具。作为烹饪器具,用土陶烹饪的食品易熟保温,味道鲜美,煮饭烧菜不易变质变味,甚至连煎药都能保持最佳药性。而用土陶盛水,清凉生津,比常温要低三四度。泥条盘筑法原始制陶工艺赋予了傣家土陶独特的韵味。正如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言:“物质器具和社会思想只有在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存留和传播,若失去这种功能,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在那里村,记者遇到了对全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颇有研究的建水县紫陶研究会主席谢恒先生,他认为那里村的手工打片粘接成型的土陶,比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慢轮制陶还原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始的制陶工艺逐渐被淘汰。因为这种土陶产品的功能已经被其他产品所取代,何况其实用性和观赏性都不是很强。但是,如果从研究民族历史,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就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时代不会遗弃有价值的东西。元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全县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发展梯田旅游的同时,对民族文化旅游业加大了开发力度。那里村顺势而上,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每年12月12日举办“土锅文化节”,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把山村原始制陶的文化摆到了世人面前。现年46岁的白永禄曾经当过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其母亲过去一直制作土陶,现在已经80多岁,不能再做。白永禄2013年卸任后,把自家的一幢老屋子当作展览馆,把母亲亲手制作和从村里收集到的数百件土陶制品陈列在里面,免费供游人观赏。土陶制作的传承人李小妹把制作工艺传授给儿媳李秀芬后,李秀芬长年累月在家里制作以土锅为主的土陶销售。她制作的土陶由于工艺精致,兼顾实用性与观赏性,既美观、大方,又牢实、耐用,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仅出售土陶一项,年收入就有四五万元。不仅如此,李秀芬还免费提供土陶制作技术,不论是哪家的姑娘还是儿媳妇,只要愿意学她都教,毫不保留地传授。

  但愿这种具有千年传奇色彩的那里村土陶制作,像李秀芬烧制土陶的熊熊烈火一样焕发绚烂的青春与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