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云南)傣族村的原始制陶业

 huangnan35 2013-05-08

独行彩云之南—傣族村的原始制陶业

分享

2013-01-21 10:44

 

    傣族村地处红河谷地,气候炎热。那里不仅有淳朴的民风,原始的傣家人制陶工艺也令人惊叹。一幢幢土砖雕砌的居民房镶嵌在亚热带的树丛中,村子里至今好保留着新石器时期泥条盘筑法原始制陶工艺的全过程,被考古界公认为“活化石”。整个制陶过程从挖泥土、捣细成粉、拌和、泥条成、拍打纹饰、晾干、焙烧等全由村子里中老年妇女操作,男人不准参加。傣族村土陶制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该村有18户户人家从事土陶制作,她们生产出来的土陶制品有古窑独特的民族风格,不仅受当地人的喜爱,也被一些本土艺术家说藏。

   村子的土陶产生于傣族民间,为村子独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制作,几乎是每家每户。300多年前建村后,村民生活较困难,为了生计,决定制作土陶出售。到目前为止,烧制土陶出售仍是当地村民的一条经济来源渠道。

  她们制作的土陶,适合煮饭、煮菜,煮熟后的饭菜香甜可口,倍受人们亲睐,该村制作的土陶基本上销售于周边红河、绿春、建水、个旧等县市。于2005年12月10日举办“首届傣族土锅文化节”,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我们在村长国保的家里,就见到了两代从事土陶制作的前辈,一位是国保的奶奶李小妹,一位是国保的婶婶李秀芬。国保奶奶李小妹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曾带领全村的妇女从事土陶制作的全过程。

   

    这是王老师十年前拍摄的李小妹制作土陶的过程,如今老人家已经无法动弹,把她的制作技术传给了媳妇李秀芬。

    

     这位就是国保的婶婶李秀芬。她十八岁嫁给李小妹的二儿子,二十五岁开始跟随李小妹学习制陶,至今已有三十十多个春秋。我有幸拍摄了李大婶制作土陶的过程。

    

    看着大婶不怕烈日当头用心制作土陶的样子,那精神也感染了我,于是我应尽一切动作来记录大婶制陶难得一见的场面,最后也不忘自己秀一把制陶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