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谈恋爱处理案例实录 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对自己周围异性的言行特别敏感。他们在内心深出特别渴望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同学。随着他们阅历得不断丰富,他们对异性表达爱的方式已不像初中生表达得那么直白,他们会使自己表达爱/爱慕的方式进行得很合情合理。他们会地主动出击,不断创造接近他/她的机会。 这些学生(多为男生)在确定与同伴的恋爱关系前的初级阶段(萌芽阶段),其主要出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炫耀自己的才华或富有,吸引对方; (2) 自己故意不带学习用品,借故向对方求助,然后买食物或礼品报答; (3) 拼命学好对方的薄弱学科,以寻机在学习上帮助对方; (4) 以讨论题目或问问题为由接近对方; (5) 帮助对方打扫卫生以讨好对方; (6) 体育课上喜欢与对方一起活动; (7) 喜欢看男生打篮球或踢足球,而且叫的很响,她的表情随输赢而急剧变化; (8) 中午就餐如有可能肯定同桌对面坐;如男女分开坐,他们坐的方向往往是互相“遥望”; (9) 如双方是班干部,他们往往借工作之便在教室里留到很晚; (10) 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约对方出去游玩,并让好朋友把自己的想法以玩笑的形式试探对方,看对方的反应; (11) 双方以兄妹相称,或结成互帮互学对子; (12) 交换使用学习用品、通讯工具或MP3等; (13) 每天互发短信(尤其是晚上); (14) 晚上以问题目为由经常给对方打电话; (15) 早晨到校很早。他们到校后,中间有一较长的“真空”时段; (16) 坐同一班校车或公交车,男孩主动给女孩拎书包; (17) 男女同学喜欢打扮自己。如十分注重自己的发型和名牌鞋子(因校服是统一的,所以只能在这些方面观察。); (18) 女同学上课时自觉与不自觉地照镜子,发卡时尚,很引人注目。 … … 如果班级里的某些学生出现了以上这些现象中的两三项,那么他们离坠入爱河的距离已经不远了。 一般情况下,学生与异性恋情的发展是沿着同桌/同学-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几个发展阶段进行的。 当一个男生或女生在对方的心目中占据主要位置时,他们的恋爱就处在一触即发的友情与爱情的分界点上。 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在此点之前及早发现,及时恰当地给予疏导,相信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的最佳时机就捕捉到了,简单巧妙的处理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如果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适当,那可能就会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当然学生谈恋爱的成功率很低。最多能达到1% ,达到2%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学生谈恋爱对他们的学习杀伤力是巨大的。 在我所经历的上百例案例中,没有一例谈恋爱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下降的! 所以,高中生谈恋爱,等于在自己葬送自己!在拿他们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这话理论上是正确的,任何一名学生也懂这个道理。 然而在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生活中,他们根本不管什么前途不前途!他们注重的是体验,是好奇,还有相互攀比。 很多学校都制定了严厉的校规以封杀或杜绝谈恋爱的事件发生;学生家长也是“听恋色变”,粗暴干涉;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呢?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案例(一) 闻婷,高三(5)班宣传委员,身高1.65米;闻婷人如其名,文静含蓄,亭亭玉立;学习刻苦,成绩前五。 彭博,新插班的美术考生,身高1.75米;长相一般,美术功底好,文化课较弱。 彭博,插班后才两周,就主动帮闻婷设计班级的黑板报并包下了其中的所有美工工作。 彭博不愧是学美术的,班级黑板报出得很有创意,连连荣获年级黑板报评比一等奖。 我对班级的连连获奖虽然感到很自豪,但也有几分担忧。因为闻、彭二人经常出黑板报到很晚,有时家长打电话问我他们在学校干什么。 我几次劝他们利用中午的时间简单出一下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可是他们说要为班级争光,马虎不得。 唉,真是好学生啊!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实在令人感动。 一个月过去了,班级里有了有关闻、彭二人的一些风言风语。 其实,我也知道他们俩已经互有好感,但还没有达到谈恋爱的层次。 怎样把他们“消灭在萌芽”之中呢? 直接找他们谈,也没什么好谈的,给他们讲道理,他们比我都懂。 思来想去还是不谈的好,因为这种事越谈越麻烦。 再说,我总觉得高中男女生互相爱慕、互相吸引是他们生理发展的正常表现,没什么大惊小怪。 很多时候,教师的过于敏感和过早地干预,反而会促成他们确立恋爱关系,会促使他们的恋爱方式从“地上”转到“地下”,问题与麻烦也就会随之而来,那班主任的麻烦事就更多了! 他们现在还处在萌芽状态,只是有好感而已。 如果能有个机会“敲打敲打”他们一下,他们不再往下发展,也就够了。 机会终于来了 回复: 高中生谈恋爱处理案例实录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心理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