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近八成青年心理损耗,二成已威胁心身健康

 昵称20041990 2017-05-23

近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调研数据显示:我国18至28岁青年人群中,78.4%的被调查者处于心理损耗状态,抱怨“心好累”,其中21.7%的被调查者处于较为严重的心理损耗状态,已经达到了威胁心身健康的风险水平。

曾有调查称,中国大陆上班族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大陆占75%排名第一,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研究证实,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存在明确的关联。InterHeart研究发现,压力是仅次于高脂血症和吸烟之后的第三位危险因素。

有研究对患者提问:“在过去一个月中你是否感到非常绝望、无助、无希望,或感到你有太多的问题,使你怀疑有什么事情还值得去做?”结果发现,回答“有”者比回答“无”者冠心病发病危险度高1倍。

一项德国学者在3428位男士中进行的研究显示,身心俱疲可导致的致命性心血管事件,期危害等同于高胆固醇血症,可促成15%的心血管死亡。

心血管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即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除心肌梗死、高血压和脑卒中等心血管外,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和癌症等都属于这一类疾病。

现代人的压力源于生活现实,但更多的是膨胀的欲望与现实的差距。看到别人拿着高薪、住着大房子、开着名车,一种不平衡感油然而生。

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社会现象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病。膨胀的欲望和严酷的现实急剧增加了现代人的压力,将其细化就是,赚钱要趁早、出名要趁早、升官要趁早,相互攀比你追我赶的社会已然形成。如此大的压力让一些中国人等不及,更让一些人变得浮躁、焦虑、暴躁。

而要纾解中国人的压力,一方面应该疏浚社会上升渠道,重塑公平正义,给更多人以希望;同时也需要每个人压缩膨胀的欲望,关注精神与心灵的满足,不能舍本逐末,让沟壑难填的欲望剥夺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

因此,你不快乐,你必须先对你的思想来一次彻底的改造,进而才能彻底享受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